一种蚕豆叶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具体涉及一种蚕豆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蚕豆是一种常见的豆类蔬菜,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30%,是食用豆类中仅次于大豆的高蛋白作物,被认为是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此外,蚕豆中含有8种必需氨基酸,淀粉含量高达48%,且以直链淀粉为主。蚕豆叶具有以下功效和作用:一是可以补充营养,蚕豆叶中富含膳食纤维、叶绿素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能促进新陈代谢;二是具有清热解毒、防止毒素积聚等功效,能促进肠道蠕动,清肠排毒。三是具有止血功能,用蚕豆叶可以止血,缓解咳血和便血。
2、蚕豆的用途非常广泛,可食用,肥用或饲用,因而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蚕豆属无限生长作物,分枝旺盛,需在分枝期和结荚期打顶、去除无效分枝,打顶和去除无效分枝清理出来的叶子,一般都是就地还田或作为饲用,没有作为食用原料来利用。尤其是大面积生产时,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
3、目前,蚕豆叶广泛应用于土壤改良、制备饲用产品等,但利用蚕豆叶制备茶产品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了能充分利用蚕豆叶片资源,从而提供一种蚕豆叶茶产品及制备方法,在能够有效降低制作成本的同时,还能满足更多消费者的使用需求,从而提高种植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蚕豆叶茶以及该蚕豆叶茶的制作方法,利用该方法制备而得的蚕豆叶茶,充分利用废弃物作为原料,制作成本低,方便加工,而且制备的产品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蚕豆叶的保健效果,同时还能显著提高蚕豆叶中主要活性成分的溶出率,从而满足更多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具体地说是一种蚕豆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蚕豆叶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以蚕豆叶为原料,包括萎凋、杀青、揉捻、初炒、复炒、三炒和干燥冷却处理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s1.原料准备:蚕豆始荚期疏除无效分枝,打掉顶芽,将枝叶分离,收集新鲜蚕豆叶片为制茶原料;
4、s2.萎凋:将收集的原料均匀摊放在竹筛内,放置在阴凉通风处进行萎凋,萎凋时间为10~20h;
5、s3.杀青:采用蒸汽对萎凋后的蚕豆叶进行杀青,经杀青后得杀青叶;
6、s4.一次揉捻:经杀青后的蚕豆叶趁温度下降时用手揉捻,揉捻时间为20~40min,揉至有明显汁液渗出后均匀摊开、抖散;再揉搓成团,揉至有明显汁液渗出后再均匀摊开、抖散;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揉捻叶成条率达到60%以上即可;
7、s5.一次摊凉:将一次揉捻后的蚕豆叶均匀摊放于竹筛内,自然冷却至室温;
8、s6.初炒:将冷却后的蚕豆叶置于铁锅中进行炒制,炒制温度控制在60~80℃,炒制时间为20~40min;
9、s7.二次揉捻:将初炒后的蚕豆叶按照步骤s4中的方法再次揉捻,直至揉捻叶成条率达到95%以上即可;
10、s8.二次摊凉:将二次揉捻后的蚕豆叶均匀摊放于竹筛内,自然冷却至室温;
11、s9.复炒:将冷却后的蚕豆叶置于铁锅中进行复炒,炒制温度控制在150~180℃,炒制时间为1~2.5h;
12、s10.三次摊凉:将复炒后的蚕豆叶均匀摊放于竹筛内,自然冷却至室温;
13、s11.三炒:将三次摊凉后的蚕豆叶置于铁锅中进行三炒,炒制温度控制在120~140℃,炒制时间为1~2.5h;
14、s12.干燥冷却:将三炒后的蚕豆叶置于铁锅中,采用小火炒干至蚕豆叶含水量为5~10%,然后取出,并在室温下冷却,即得到蚕豆叶茶成品。
15、进一步地,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蚕豆叶茶的制备方法,在所述步骤s1原料准备过程中,选择晴天上午10点之前,对蚕豆打顶及侧枝修剪,然后进行枝叶分离,及时收集分离后的新鲜蚕豆叶为制茶原料。
16、进一步地,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蚕豆叶茶的制备方法,在所述步骤s2萎凋过程中,摊放在竹筛内的蚕豆叶的厚度为2~3cm,萎凋时间为10-15h,萎凋至蚕豆叶的含水量为55~60%即可,通过萎凋,使原料自然脱水,散去青草气,减轻涩味。
17、进一步地,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蚕豆叶茶的制备方法,在所述步骤s3杀青过程中,采用蒸汽温度为280~320℃的蒸汽进行杀青,杀青时间为 7~8 min,通过蒸汽杀青,让蚕豆叶片中氧化酶的活性被破坏。
18、进一步地,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蚕豆叶茶的制备方法,在所述步骤s6初炒过程中:将冷却后的蚕豆叶置于铁锅中进行炒制,炒制温度控制在60~65℃,炒制时间为25~35min。
19、进一步地,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蚕豆叶茶的制备方法,在所述步骤s9复炒过程中,将冷却后的蚕豆叶置于铁锅中进行复炒,炒制温度控制在160~170℃,炒制时间为1.5~2h。
20、进一步地,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蚕豆叶茶的制备方法,在所述步骤s11三炒过程中,将三次摊凉后的蚕豆叶置于铁锅中进行三炒,炒制温度控制在125~135℃,炒制时间为1.5~2h。
21、进一步地,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蚕豆叶茶的制备方法,在所述步骤s5一次摊凉、步骤s8二次摊凉和步骤s10三次摊凉过程中,摊放在竹筛内的蚕豆叶的厚度为2~3cm。
22、进一步地,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蚕豆叶茶的制备方法,在所述步骤s12干燥冷却过程中,将三炒后的蚕豆叶置于铁锅中,采用温度为55~65℃的小火进行炒制,炒干至蚕豆叶含水量为5~8%即可。
2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蚕豆叶茶,所述连蚕豆叶茶由上述蚕豆叶茶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24、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蚕豆叶茶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蚕豆叶富含膳食纤维、叶绿素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能促进新陈代谢,具有清热解毒、防止毒素积聚等功效,能促进肠道蠕动,清肠排毒,还能起到缓解咳血和大便带血的作用,本发明采用蚕豆叶作为原料,将蚕豆叶进行再加工制为茶叶即可提高蚕豆收获指数,又能大大提高种植者的收益。同时,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而得的蚕豆叶茶,不仅很好的改善了原植物的味道,茶香持久,且所述蚕豆叶茶冲泡后叶面展开完全,叶质柔软,形态美观,汤色嫩绿、清澈,味道清香;同时,所述蚕豆叶茶可直接包装,亦可放入不同规格茶叶袋中,方便使用。
25、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蚕豆叶茶,不仅原料来源丰富,工艺流程简易,加工成本低,而且制备的产品营养丰富,具有清热解毒、促进肠道蠕动的功效,饮用方便,有益人体健康,是集营养保健、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一种新茶品,可满足更多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实现了蚕豆叶片资源综合利用,提高了种植效益。
技术特征:
1.一种蚕豆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以蚕豆叶为原料,包括萎凋、杀青、揉捻、初炒、复炒、三炒和干燥冷却处理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豆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原料准备过程中,选择晴天上午10点之前,进行蚕豆打顶及侧枝修剪,然后将枝叶分离,去掉老叶、病叶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豆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萎凋过程中,摊放在竹筛内的蚕豆叶厚度为2~3cm,萎凋时间为10-15h,萎凋至蚕豆叶的含水量为55~60%即可,通过萎凋,使原料自然脱水,散去青草气,减轻涩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豆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杀青过程中,蒸汽温度为280~320℃,杀青时间为 7~8 min,通过蒸汽杀青,将蚕豆叶片中氧化酶的活性破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豆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6初炒过程中:将冷却后的蚕豆叶置于铁锅中进行炒制,炒制温度控制在60~65℃,炒制时间为25~35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豆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9复炒过程中,将冷却后的蚕豆叶置于铁锅中进行复炒,炒制温度控制在160~170℃,炒制时间为1.5~2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豆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1三炒过程中,将三次摊凉后的蚕豆叶置于铁锅中进行三炒,炒制温度控制在125~135℃,炒制时间为1.5~2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豆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一次摊凉、步骤s8二次摊凉和步骤s10三次摊凉过程中,摊放在竹筛内的蚕豆叶的厚度为2~3 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蚕豆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2干燥冷却过程中,将三炒后的蚕豆叶置于铁锅中,采用温度为55~65℃的小火进行炒制,炒干至蚕豆叶含水量为5~8%即可。
10.一种蚕豆叶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蚕豆叶茶由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蚕豆叶茶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蚕豆叶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以蚕豆叶为原料,包括萎凋、杀青、揉捻、初炒、复炒、三炒和干燥冷却处理步骤。本发明充分利用蚕豆疏枝打顶产生的叶片为原料制作饮用茶,不仅原料来源丰富,而且工艺流程简便、加工成本低,能够有效解决资源浪费问题。同时,蚕豆叶茶营养丰富,具有清热解毒、促进肠道消化的功效,有益于人体健康,可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饮用需求。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蚕豆叶茶,实现了蚕豆叶片资源综合利用,提高了秋冬种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王怀昕,赵福素,王瑾,王天鸿,王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
技术研发人员:王怀昕,赵福素,王瑾,王天鸿,王炜
技术所有人: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