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花椒育苗的种植架

本技术涉及种植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花椒育苗的种植架。
背景技术:
1、花椒是植物的一种,相比较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花椒在生活中作为食品调料的一种更为大众所知晓,由于生活中对于花椒的需求量较大,所以需要使用科学的种植方法对花椒进行大批量种植,为了保证花椒后续的健康成长,现在人们一般会在种植架上对花椒种子进行育苗操作,随后再转移室外或大棚中种植,达到快速种植的目的,授权公告号为cn215992091u公开了一种用于花椒育苗的种植架,包括底座、转动电机、接水盘、支腿、撑板、中筒、调湿装置、洒水装置以及种植模块,所述调湿装置包括支撑板、风机电机、轴流风机、调湿水槽以及蓄水布,所述洒水装置包括洒水泵、上水管以及洒水器,但是此种植架总有背光的育苗,不能正常培育幼苗,且不能升降,导致容易被其他物体遮挡阳光,依然不能很好的培育花椒幼苗,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花椒育苗的种植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能升降,不能有效吸收阳光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花椒育苗的种植架。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花椒育苗的种植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安装有圆盘,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固定栓,所述圆盘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多个固定孔均与固定栓相互配合,所述圆盘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圆盘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圆盘上固定安装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与升降板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培育机构,所述培育机构包括多个培养盘,多个培养盘均与升降板固定连接,升降板上固定安装有透明顶,透明顶上转动安装有两个透明门,两个透明门上均设置有拉把,升降板上设置有水泵,水泵上设置有水管,水管上设置有多个喷头。
4、优选的,所述透明顶上转动安装有两个门轴,两个门轴与两个透明门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圆轨,圆轨与圆盘滑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升降板上固定安装有握把,底座上设置有多个竖孔,上述所述的所有转动零件均通过轴承、转轴或轴承和转轴的配合进行限制,确保所有零件能够在特定位置稳定转动。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用于花椒育苗的种植架的有益效果:升降机构中电机、螺杆和升降板的配合设置能够升降培养盘,方便接收光照、便于培养花椒幼苗,培育机构中透明顶和透明门的配合设置能够保护幼苗,且不会影响光照,水泵、水管和喷头的设置方便为幼苗洒水,满足幼苗的生长需求。
8、本实用新型能够升降培养盘,方便接受光照,适用性高,使用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花椒育苗的种植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转动安装有圆盘(2),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固定栓(3),所述圆盘(2)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4),多个固定孔(4)均与固定栓(3)相互配合,所述圆盘(2)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5),所述电机(5)与圆盘(2)固定连接,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螺杆(6),所述螺杆(6)上螺纹连接有升降板(7),所述圆盘(2)上固定安装有辅助杆(8),所述辅助杆(8)与升降板(7)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7)上设置有培育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花椒育苗的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机构包括多个培养盘(12),多个培养盘(12)均与升降板(7)固定连接,升降板(7)上固定安装有透明顶(9),透明顶(9)上转动安装有两个透明门(10),两个透明门(10)上均设置有拉把(11),升降板(7)上设置有水泵(13),水泵(13)上设置有水管(14),水管(14)上设置有多个喷头(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花椒育苗的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7)上固定安装有握把(16),底座(1)上设置有多个竖孔(1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花椒育苗的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顶(9)上转动安装有两个门轴,两个门轴与两个透明门(10)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花椒育苗的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圆轨,圆轨与圆盘(2)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种植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花椒育苗的种植架,针对现有的不能升降,不能有效吸收阳光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安装有圆盘,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固定栓,所述圆盘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多个固定孔均与固定栓相互配合,所述圆盘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圆盘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圆盘上固定安装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与升降板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培育机构,所述培育机构包括多个培养盘,本技术能够升降培养盘,方便接受光照,适用性高,使用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胡容平,范中菡,陈庆华,陈松,杨东升,陈庆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40117
技术公布日:2024/9/2
技术研发人员:胡容平,范中菡,陈庆华,陈松,杨东升,陈庆东
技术所有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