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树青梗快繁育苗方法

本发明涉及茶树育苗,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茶树青梗快繁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1、茶树是多年生经济作物,其繁殖方法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其中,有性繁殖是通过播种茶树种子来实现繁殖,其优点是适应环境能力强、种苗成本低,但是其缺点是植株间经济性状混杂,生长差异大,生育期不一致,不便管理,尤其是一些结实率低的茶树品种难以用种子繁殖。由于无性繁殖能保持良种的特征特性,后代性状一致性高,有利于茶园管理,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但是目前传统的无性繁殖方法在茶树的繁育速度和生根效果方面均不理想。
2、水培扦插繁殖技术作为无性繁殖方法中的一种,其是以水作基质,利用离体植物组织器官的再生性能,在一定条件下经人工培育使其发育成为一个独立植物体的育苗方法。然而传统的水培扦插繁殖方法受到温度、水质、光照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移栽成活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树青梗快繁育苗方法,利用水培和基质进行扦插育苗,有效避免了茶树在扦插繁育过程中出现存活率低及繁育速度慢等问题,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培育出的茶苗根系发达,茶苗移栽效率与移栽成活率高,可以提高优良茶树品种的繁育效率。
2、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茶树青梗快繁育苗方法,包括以下5个步骤:
3、s1.剪穗;
4、s2.诱导处理插穗;
5、s3.制备育苗基质;
6、s4.扦插插穗;
7、s5.苗期管理。
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1中剪穗的具体操作如下:
9、在6月-7月中上旬进行,选择当年生未完全木质化的健康青梗作为扦插穗条,沿斜角45°剪下,保持上端切口平整,插穗长度约为3~4cm,每穗保留1个健壮腋芽及叶片。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2中诱导处理插穗的具体操作如下:
11、将插穗用100ppm的多菌灵处理10min,插穗插入带孔泡模板中,插穗下端没入浓度为80ppm的激素溶液中浸泡2h;而后在纯水中培养30d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每隔7d更换一次纯水,温室大棚中进行,适当遮阴,水温不超过28℃。
1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激素为萘乙酸和吲哚丁酸的混合物,所述萘乙酸:吲哚丁酸=1:1。
13、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3中制备育苗基质的具体操作如下:
14、将草炭、蛭石、珍珠岩以体积比3∶6∶1混合,搅拌均匀,装入6*12或10*5的育苗穴盘中。
15、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4中扦插插穗的具体操作如下:
16、将在纯水中诱导过的插穗插入穴盘中,插入深度2~3cm,按压紧实。
1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5中苗期管理的具体操作如下:
18、将扦插完成后的插穗放入到温室大棚中进行培育,温室大棚内的温度保持在30℃以下,扦插后及时浇水,保持基质湿度在70%~80%,及时摘除花芽和防治病虫害,生根后施肥。
19、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水培和基质进行扦插育苗,有效避免了茶树在扦插繁育过程中出现存活率低及繁育速度慢等问题,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培育出的茶苗根系发达,茶苗移栽效率与移栽成活率高,可以提高优良茶树品种的繁育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茶树青梗快繁育苗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5个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青梗快繁育苗方法,其特征是:所述s1中剪穗的具体操作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树青梗快繁育苗方法,其特征是:所述s2中诱导处理插穗的具体操作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树青梗快繁育苗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激素为萘乙酸和吲哚丁酸的混合物,所述萘乙酸:吲哚丁酸=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青梗快繁育苗方法,其特征是:所述s3中制备育苗基质的具体操作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树青梗快繁育苗方法,其特征是:所述s4中扦插插穗的具体操作如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茶树青梗快繁育苗方法,其特征是:所述s5中苗期管理的具体操作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青梗快繁育苗方法,涉及茶树育苗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茶树青梗快繁育苗方法包括插穗选择、诱导处理、育苗基质、扦插、苗期管理等步骤。本发明利用水培和基质进行扦插育苗,有效避免了茶树在扦插繁育过程中出现存活率低及繁育速度慢等问题,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培育出的茶苗根系发达,茶苗移栽效率与移栽成活率高,可以提高优良茶树品种的繁育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胡双玲,陈清华,梁金波,张强,崔清梅,陈芳,罗鸿,向俊,张朝阳,周洋,黄忠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硒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8/15
技术研发人员:胡双玲,陈清华,梁金波,张强,崔清梅,陈芳,罗鸿,向俊,张朝阳,周洋,黄忠浩
技术所有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硒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院)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