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新型花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容器,具体涉及多功能新型花盆。
【背景技术】
[0002]在家庭和公共场馆等室内场所种植花草盆景,不仅能美化室内环境,还能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但是现在的单个花盆大都只适合种植单一品种的植物,不能满足单个花盆提供立体式多品种植物花卉种植的需求;如果使用不同形状规格的花盆种植不同的植物花卉,再将其进行位置搭配摆放,则盆子之间会由于空间不足或者彼此结构的不同,往往达到预期的效果,进而大大局限了如室内美化、展会布置等绿化设计。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能够适合多种植物生长且方便护理,呈现立体绿化的景观效果佳的多功能新型花盆。
[0004]多功能新型花盆,包括盆体以及与盆体上部匹配的盖体,所述盆体为上端开口状,下端边沿设有盆脚,盆体底部后部设有定位装置;所述盖体的前部设有一个上端呈开口状的种植腔,盖体后部设有与定位装置相匹配的限位装置。
[0005]进一步的,所述种植腔上部设有溢水孔。
[0006]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呈均匀分布的圆坑。
[0007]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为设有均匀分布的圆孔的卡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装置呈均匀分布的圆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装置为设有均匀分布的圆孔的卡板。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1]1.通过在与盆体上部匹配的盖体上设置种植腔,可实现在种植腔内种植植物花卉;且浇水时,水可通过种植腔上部的溢水孔流入盆体内,不必揭开盖体进行浇灌;
[0012]2.通过盆体底部的定位装置与盖体的限位装置,可极方便固定直杆形的植物花卉,直杆形的植物可以选富贵竹或玫瑰等,可以搭配种植,种植腔内可以种植如绿萝、吊兰等藤蔓类植物;
[0013]3.盆体内可观赏鱼,实现生态立体式绿化,极具观赏价值;
[0014]4.定位装置和限位装置可使用卡板,清洗盆体或护理直杆形植物花卉时,方便取出和清洗;
[0015]5.本实用新型使用水培的种植方式,具有优点为:1、观赏价值高;2、清洁卫生;3、养护简单;4、应用范围广;5、方便组合;6、调节气候;7、形式多样。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0017]附图中:10、盆体,11、盆脚,12、圆坑,20、盖体,21、种植腔,211、溢水孔,22、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如图1所示,多功能新型花盆,包括盆体10尺寸为长240mm、宽140mm、高240mm,与盆体10上部匹配的盖体20的边缘高为5mm,盆体10为上端开口状,下端边沿设有盆脚11,盆脚11的高度为10mm,盆体10底部后部设有两排间距20mm的直径为20mm、深度为10mm的圆坑12,每排六个;盖体20的前部设有一个上端呈开口状的种植腔21,种植腔21为长230mm、宽40mm、深100mm,种植腔21距底部80mm处设有直径为20mm的溢水孔211 ;盖体20后部设有与盆体10底部后部的圆坑12相匹配的圆孔22。
[002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当视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多功能新型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盆体以及与盆体上部匹配的盖体,所述盆体为上端开口状,下端边沿设有盆脚,盆体底部后部设有定位装置;所述盖体的前部设有一个上端呈开口状的种植腔,盖体后部设有与定位装置相匹配的限位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新型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腔上部设有溢水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功能新型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呈均匀分布的圆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新型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为设有均匀分布的圆孔的卡板。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多功能新型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呈均匀分布的圆孔。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多功能新型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为设有均匀分布的圆孔的卡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功能新型花盆,包括盆体以及与盆体上部匹配的盖体,盆体为上端开口状,下端边沿设有盆脚,盆体底部后部设有定位装置;盖体的前部设有一个上端呈开口状的种植腔,盖体后部设有与定位装置相匹配的限位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合多种植物生长且方便护理,呈现立体绿化的景观效果佳。
【IPC分类】A01G31/02, A01K63/00
【公开号】CN205040380
【申请号】CN201520783507
【发明人】黄弘
【申请人】黄弘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1日
文档序号 :
【 10130178 】
技术研发人员:黄弘
技术所有人:黄弘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黄弘
技术所有人:黄弘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