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食品,饮料机械,设备的制造及其制品加工制作,储藏技术

一种茶叶烘焙提香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2025-07-05 15:40:12 439次浏览
一种茶叶烘焙提香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茶叶烘焙提香装置,具体为一种茶叶烘焙提香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1、茶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烘焙,进而将茶叶内部的水份烘干,进而使得茶叶的香气得到散发,进而起到提香的作用下,一般需要经过多次反复的烘焙-晾凉-烘焙的步骤,进而使得茶叶的香气富有层次感。

2、考虑到烘焙过程中,需要对茶叶进行翻炒,同时需要对其进行晾凉,整个过程中会出现茶叶外观损坏或者操作时间较长等情况,因此一些具有特殊功能和结构的茶叶烘焙提香装置可以得到应用并解决问题。

3、一般的,传统的茶叶烘焙提香装置在进行运作时,需要对茶叶进行翻炒,而翻炒的器具在接触茶叶后,由于主动受力的作用下,会导致茶叶更加容易受损,进而导致茶叶碎渣增多,降低茶叶品质,同时在进行晾凉的过程中,自然阴凉时长较久,而将其取出放在簸箕内晾凉的步骤繁琐,循环操作导致茶叶容易出现碎裂等情况,进而导致整体的茶叶品质降低,进而影响茶叶的实际价值。

4、综上,需要提出一种茶叶烘焙提香装置及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烘焙提香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茶叶烘焙提香装置及方法,包括:

4、底框;

5、烘焙筒,烘焙筒设置在所述底框的内部,烘焙筒的上半圆形内壁安装有加热丝以及对加热丝进行加热的电系统;

6、驱动翻炒结构,驱动翻炒结构安装在所述底框的一侧及所述烘焙筒的内部;

7、支撑限位结构,支撑限位结构安装在所述底框的一侧,与所述驱动翻炒结构配合对烘焙筒进行支撑;

8、辅助晾凉结构,辅助晾凉结构安装在所述底框的两侧,用于对所述烘焙筒的内部茶叶进行辅助烘干;

9、杂质收集结构,杂质收集结构安装在所述底框的底部,用于收集碎屑和过滤出来的灰尘杂质。

10、优选的,所述驱动翻炒结构还包括安装在底框一侧靠近顶部处的u形架,所述u形架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圆板,所述安装圆板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辅杆,所述传动辅杆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贯穿底框的一侧内壁并与烘焙筒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辅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圆盘,所述转动圆盘的内壁滑动插设有卡位杆,所述底框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卡位孔,所述卡位杆可以插入卡位孔的内壁。

11、优选的,所述烘焙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半圆过滤网板,所述烘焙筒的内壁一侧开设有圆形卡槽,所述烘焙筒的内壁位于圆形卡槽的外周开设有四个矩形卡槽,四个所述矩形卡槽呈等距圆周排列在圆形卡槽的外周,所述烘焙筒的一侧为开放状且内壁卡接有环形卡块,所述环形卡块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卡块,所述第一圆卡块可以卡进圆形卡槽的内壁,所述第一圆卡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矩形卡块,所述第一矩形卡块可以卡进矩形卡槽的内壁。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侧三角形孔板,所述侧三角形孔板的顶角一侧与固定杆固定,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刮板。

12、优选的,所述支撑限位结构还包括对称固定在底框一侧的两个矩形卡块,所述矩形卡块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圆插孔,所述矩形卡块的外表面卡接有矩形卡框,所述矩形卡框的顶部及底部内壁开设有第二圆插孔,所述第一圆插孔和第二圆插孔的内壁插设有同一个螺纹插杆,所述螺纹插杆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矩形卡框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u形框。

13、优选的,所述u形框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矩形板,所述安装矩形板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滑动插设在安装矩形板的内壁,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一侧转动连接有圆形卡框,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圆卡块,所述第二圆卡块的外表面与圆形卡框的内壁卡接,所述第二圆卡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矩形卡块,所述圆形卡框的内壁开设有四个矩形贯穿卡槽,所述第二矩形卡块可以卡进矩形贯穿卡槽的内壁。

14、优选的,所述辅助晾凉结构还包括安装在底框两侧的矩形孔网板、安装在底框的两侧的安装框以及两个第一传动杆,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框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传动杆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与另一个安装框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外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体。

15、优选的,所述安装框的内壁位于第一传动杆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和第三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和第三传动杆的外表面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轮和第三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叶体,所述第三传动轮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扇叶体,所述第一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的外表面转动设置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三传动轮的外表面转动设置有第二传动带。

16、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传动轮,所述安装框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的外表面一侧转动连接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的外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五传动轮,所述第四传动轮和第五传动轮的外表面转动设置有第三传动带。

17、优选的,所述杂质收集结构还包括开设在底框一侧的辅助槽,所述底框的内部放置有收集框,所述底框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卡框,所述底框的底部内壁开设有轮槽,所述底框的内壁位于辅助槽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导向竖板,所述导向竖板开设有孔洞,所述导向竖板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弧板,所述收集框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矩形环卡块,所述矩形环卡块可以插入环形卡框的内壁,所述收集框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矩形滑槽,所述矩形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滑块,所述矩形滑块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操作杆,所述矩形滑块的外表面远离操作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疏导扫板,所述收集框的底部位于四角位置安装有移动轮。

18、优选的,还包括一种茶叶烘焙提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9、s1、烘焙时,将茶叶放置在烘焙筒的内部,此时将第一圆卡块插入到圆形卡槽的内壁,此时第一矩形卡块可以卡进矩形卡槽的内壁,进而使得环形卡块卡进烘焙筒的内部,将卡位杆与卡位孔分离,启动第一电机,使得第一电机可以带动传动辅杆转动,进而可以带动转动圆盘转动,进而可以带动烘焙筒转动,此时将烘焙筒内部的电控系统打开,使得烘焙筒可以加热,茶叶在翻滚时,可以从底部的半圆过滤网板处将碎渣和灰尘过滤落下,烘焙结束后,在盖板取出的过程中,可以在刮板的作用下,将茶叶从烘焙筒内取出;

20、s2、此时将矩形卡块卡进矩形卡框的内壁,此时将螺纹插杆插入到第一圆插孔和第二圆插孔的内壁,此时将固定螺母与螺纹插杆进行固定,进而使得u形框与底框固定,此时转动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可以带动连接板运动,进而可以带动圆形卡框与第二圆卡块卡接,此时第二矩形卡块可以卡进矩形贯穿卡槽的内壁,可以对烘焙筒进行辅助支撑和转动;

21、s3、当茶叶半干后,此时需要晾凉后再进行烘干,此时启动第二电机,使得第二电机可以带动第一传动杆转动,进而可以带动第一传动轮转动,进而可以带动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转动,此时可以带动第二传动轮和第三传动轮转动,进而可以带动第二传动杆和第三传动杆转动,进而可以带动第一扇叶体和第二扇叶体转动,同时第一传动杆转动可以带动第四传动轮转动,进而可以带动第三传动带和第五传动轮转动,进而可以带动辅助杆和另一侧的第五传动轮转动,进而可以带动另一侧的第一扇叶体和第二扇叶体转动,便可以配合烘焙筒底部的半圆过滤网板对内部的茶叶进行晾凉;

22、s4、当需要对过滤后的碎渣和灰尘进行收集处理时,此时在烘焙筒翻滚的过程中,会将碎渣和灰尘从半圆过滤网板的内壁过滤出来,进而在导向竖板和导向弧板的作用下,将其导入到底部的收集框内,当内部的碎渣和灰尘堆积较多时,此时推动操作杆,使得操作杆可以带动矩形滑块在导向杆的外表面滑动,进而可以带动疏导扫板运动,进而将碎渣和灰尘横扫铺平。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在使用时,在烘焙筒配合驱动翻炒结构的作用下,使得烘焙筒进行翻滚,进而避免外部部件进行翻炒,使得茶叶在烘焙筒的内部进行翻滚进而配合内部的侧三角形孔板对茶叶进行翻面,茶叶随着烘焙筒翻滚进而在重力作用下进行翻面,相较于使用外部翻炒工具翻炒,此方式的受力单位为茶叶对烘焙筒的撞击力,此撞击力过小,不会导致茶叶大片出现碎渣等情况,同时可以在支撑限位结构的作用下,可以对烘焙筒进行辅助支撑并辅助其转动,进而使得减轻驱动翻炒结构内部的支撑压力,在辅助晾凉结构的作用下,可以在第一扇叶体和第二扇叶体的作用下,加速烘焙筒周边的空气流动,进而加速晾凉,在杂质收集结构的作用下,方便对从烘焙筒底部过滤下来的碎渣和灰尘杂质进行辅助收集,进而集中处理。

文档序号 : 【 39251953 】

技术研发人员:周奇云,宋福香,方海珍
技术所有人:婺源县五龙山有机食品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周奇云宋福香方海珍婺源县五龙山有机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龙虾尾加工用蒸煮装置的制作方法 返回列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