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用于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2025-09-18 17:00:03 125次浏览
g、连翘35g、茜草30g、蒲黄25g、桑寄生 30g、白芷30g、鹅不食草20g、芦根25g、蒲公英30g、苦参25g、桂枝20g、熟地黄30g、地莶根 l〇g、冬里麻15g、马尾连20g、云苔草15g、没药20g、玄参40g、辛夷25g和甘草15g。
[0025]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药物制备成口服剂型。
[0026]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可以制备成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丸剂、 散剂、混悬剂、粉剂、滴丸剂。
[0027]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可以制备成口服液和颗粒剂。
[002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0029] 第一步,选取党参、连翅、桑寄生、白]E、鹅不食草、桂枝、熟地黄、地茶根、云苔草、 玄参、辛夷和甘草,分别粉碎成粉末,按重量放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加水煎煮两次,第 一次加水为该步获得的原料药混合物质量的10倍量,煎煮2h,第二次加水为原料药混合物 质量的8倍量,煎煮I. 5h,合并煎液,0. 08MPa、70°C下减压浓缩至70°C时相对密度为1. 15, 加95% (v/v)乙醇使含醇量达75% (v/v),搅拌,静置过夜,过滤,滤液在0.08MPa、65°C条 件下减压浓缩成至65°C时相对密度为I. 15g/mL,获得第一提取液;
[0030] 第二步,将余下组分分别粉碎成粉末,按重量放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加入相 对于该步获得的混合物质量6倍的醇浓度为65%的乙醇,加热回流3小时,过滤;滤渣加入 相对于该步获得的混合物质量4倍的醇浓度为65%的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过滤;将两次 滤液混合,减压蒸馏除去乙醇,获得第二提取液;
[0031] 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第二提取液加入第一步获得的第一提取液中,搅拌均匀, 浓缩至70°C相对密度为1. 30,获得中药浸膏,根据需要制备成各种需要的剂型。
[0032] 当所制备的剂型为口服液时,取第三步获得的中药浸膏150g,加入蜂蜜100g、蔗 糖90g、苯甲酸钠3. Og及水适量,混勻,加氢氧化钠试液调pH值至5?6,加水至1000ml,滤 过,灌封,灭菌,即得。
[0033] 当所制备的剂型为口服液时,取第三步获得的中药浸膏200g,加入相对于其质量 0. 2?0. 4倍的蔗糖粉、0. 1?0. 3倍的糊精以及0. 8?1. 2倍的淀粉,搅拌均匀,制成颗粒, 于50?60°C干燥,获得颗粒剂。
[0034] 方中,党参温经补气,健脾燥湿,连翘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茜草、蒲黄祛风燥湿, 活血化瘀,桑寄生和利血脉,舒经活络,白芷散寒解表,祛风止痛,鹅不食草散寒解表,祛风 止痛,芦根清热降火,清肺胃之火,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杀虫, 熟地黄滋阴降火,养血补血,地莶根活血止血,利湿解毒,冬里麻疏风止咳,清热透疹,马尾 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云苔草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玄参滋阴降 火,解毒散结,辛夷通窍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各药物协同作用,实现温通经络,通窍止痛, 滋阴降火,柔肝补肾的功效。
[0035] 各原料药药理如下:
[0036] 党参:味甘,性平,入肺、脾经,有补气益脾,养血生津的作用,主要用于脾肺气虚或 气血两虚之倦怠乏力、气短,咳嗽自汗等症状,党参长于补脾养胃,调理中焦,兼有养血的作 用,其性平,健脾运而不燥;滋味阴而不湿,能够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提高抗病能力。
[0037] 连翘:味苦,性微寒,入心、肝、胆、小肠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用于痈 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等证。
[0038] 茜草:性寒,味苦,归肝经,功效: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主治血热咯血、吐血、衄血、 尿血、便血、崩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黄疸、疮痈、痔肿等证。
[0039] 蒲黄:味甘,性平,入肝、心包经,具有止血,化瘀,通淋的功效。用于吐血,衄血,咯 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等证。
[0040] 桑寄生:味苦,甘,性平,入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的作用, 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腰酸疼痛,筋骨痿软,足膝无力,肝肾不足,精血虚亏,胎元不固之胎动 不安,腰腹疼痛等证。
[0041] 白芷:性温,味辛,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鸾,燥湿止带,消 肿排脓的功效,主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 皮肤燥痒,疥癣等证。
[0042] 鹅不食草:味辛,性温,入肺、肝经,具有祛风寒,通鼻窍,止咳祛痰,散瘀消肿的作 用,用于风寒表证,鼻塞流涕及鼻渊,咳嗽痰多,百日咳,疮痈肿痛等证。
[0043] 芦根:味甘,性寒,入肺、胃经,有清肺胃热,利尿,开郁涤痰,养阴生津的作用,主要 用于治疗温热病入营分之烦热口渴,舌燥津少;麻疹之疹出不透,热邪犯肺之咳嗽咳痰;肺 痈之咳嗽吐脓;湿热阻滞于胃之呕吐呃逆等证。
[0044] 蒲公英:拉丁名Taraxaci Herba,味甘、苦,性寒,入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 散结、清肝明目、利尿通淋的作用,主要用于疮疡肿毒的治疗,对乳痈效果尤其显著,亦可用 于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等证。
[0045] 苦参:拉丁名Sophorae Flavescentis Radix,味苦,性寒,入心、胃、大肠、膀胱经, 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的作用,主要用于湿热泻痢,黄疸,淋证,苦参对痢疾杆菌、大肠杆 菌、变形杆菌、乙型链球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0046] 桂枝:拉丁名cinnamomi ramulus,为樟科植物肉桂干燥嫩枝,味辛、甘,性温,归 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不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亦用于风湿痹痛、胃寒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肩臂肢节冷痛 等证,痰饮证和膀胱蓄水,心脾阳虚,水湿内停,胸胁胀满,咳逆头晕等痰饮证。
[0047] 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入心、肝、肾经,有益肝肾、滋阴降火,养血补血的作用,主 要用于肝肾阴虚,心肾不交,水火不能及济腰膝酸软,虚火上炎之头晕目眩等症状。
[0048] 地莶根:为野牡丹科野牡丹属植物地莶的根,味苦,微甘,性平,归肝、肺、脾经,具 有活血止血,利湿解毒的功效,主治通经,难产,产后腹痛,胞衣不下,崩漏,白带,咳嗽,吐 血,痢疾,黄疸,血淋,风湿痛,牙痛,疝气,跌打损伤等证。
[0049] 冬里麻:为荨麻科水麻属植物水麻的枝叶,味辛、微苦,性凉,具有疏风止咳,清热 透疹,化瘀止血的功效,主治外感咳嗽,咳血,小儿急惊风,麻疹不透,跌打损伤,妇女腹中包 块等证。
[0050] 马尾连:为毛莨科唐松草属植物金丝马尾连、昭通唐松草、高原唐松草、多叶唐松 草的根及根茎,味苦,性寒,归心、肝、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主治湿热泄 泻,痢疾,黄疸,感冒发热,麻疹,目赤肿痛等证。
[0051] 云苔草:为报春花科报春花属植物无粉报春的根或全草,味苦、辛,性平,具有祛风 除湿,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牙痛,风湿痹痛,肝炎,痢疾,淋证, 皮肤瘙痒,毒蛇咬伤等证。
[0052] 没药:味苦,辛,性平,入肝、脾、心、肾经,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主治胸腹 瘀痛、痛经、经闭、症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等证。
[0053] 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入肺、胃、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的 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热病伤阴,伤津便秘,骨蒸劳咳,目赤红肿,押后疼痛,痈肿
文档序号 : 【 8272189 】

技术研发人员:袁海成,房雷,相波,孙锋,宋博
技术所有人:袁海成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袁海成房雷相波孙锋宋博袁海成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