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药物。
【背景技术】
[0002]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现代医学中神经科的疑难病之一,它因神经周围组织发生 病变,局部组织器官发生炎症性病灶或外伤性病灶的神经根脱髓鞘改变,神经的感觉根受 到压迫或牵拉,及周围血管受压等引起三叉神经的眼支、上颌支、下颌支疼痛。表现为单侧 面部的额、眼、面颊、上下牙床等处出现严重的抽搐样,或刀割样,或烧灼样,或电击样的 剧烈、持续性疼痛,常年不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顽固性疼痛,患者十 分痛苦。由于其病因目前尚未明确,因而亦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现代医学认为中枢缺血, 原发性三叉神经脱髓及神经变性有关,原发性三叉神经脱髓改变是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 理和发病原因。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西药、针、封闭疗法及手术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 较难根治,且易复发。
[0003] 此病属中医"风症"、"面痛"等范畴,多由于思劳过度,耗伤阴血,阴虚阳亢;或血 虚血郁,不能上荣头面经络;或外邪风、痰、湿阻痹日久,郁而化火,上犯于头面。中医对其 发病原因,解释为"此足阳明经络受风毒传入经络,血凝滞而不行,故有此症……"。多因 思劳过度,年老性躁与忧郁,耗伤阴血而引起阴虚阳亢。血虚或血郁不能上荣头面经络, 外加风邪,痰湿阻痹日久,郁而化火上犯于头面部引起。因此在治疗上以温通经络,通窍 止痛,滋阴降火,柔肝补肾为原则,本发明就是在此中医治疗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用 于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中药药物。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中药药物, 其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解除和减轻了病人痛苦,同时,也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实 有推广应用价值。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中药药 物,其原料药包括党参、连翘、茜草、蒲黄、桑寄生、白芷、鹅不食草、芦根、蒲公英、苦参、桂 枝、熟地黄、地莶根、冬里麻、马尾连、云苔草、没药、玄参、辛夷和甘草。
[0006] 其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党参55g?65g、连翘30g?40g、茜草25g?35g、蒲 黄20g?30g、桑寄生25g?35g、白] 1£ 25g?35g、鹅不食草15g?25g、芦根20g?30g、蒲 公英25g?35g、苦参20g?30g、桂枝15g?25g、熟地黄25g?35g、地茶根5g?15g、冬 里麻IOg?20g、马尾连15g?25g、云苔草IOg?20g、没药15g?25g、玄参35g?45g、辛 夷20g?30g和甘草IOg?20g。
[0007] 其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党参58g?62g、连翘33g?37g、茜草28g?32g、蒲 黄23g?27g、桑寄生28g?32g、白芷28g?32g、鹅不食草18g?22g、芦根23g?27g、蒲 公英28g?32g、苦参23g?27g、桂枝18g?22g、熟地黄28g?32g、地茶根8g?12g、冬 里麻13g?17g、马尾连18g?22g、云苔草13g?17g、没药18g?22g、玄参38g?42g、辛 夷23g?27g和甘草13g?17g。
[0008] 其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党参60g、连翘35g、茜草30g、蒲黄25g、桑寄生30g、 白芷30g、鹅不食草20g、芦根25g、蒲公英30g、苦参25g、桂枝20g、熟地黄30g、地莶根10g、 冬里麻15g、马尾连20g、云苔草15g、没药20g、玄参40g、辛夷25g和甘草15g。
[0009] 其中,所述药物制备成口服剂型。
[0010] 其中,所述药物可以制备成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丸剂、散 齐U、混悬剂、粉剂、滴丸剂。
[0011] 其中,所述药物可以制备成口服液和颗粒剂。
[001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0013] 第一步,选取党参、连翅、桑寄生、白]E、鹅不食草、桂枝、熟地黄、地茶根、云苔草、 玄参、辛夷和甘草,分别粉碎成粉末,按重量放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加水煎煮两次,第 一次加水为该步获得的原料药混合物质量的10倍量,煎煮2h,第二次加水为原料药混合物 质量的8倍量,煎煮I. 5h,合并煎液,0. 08MPa、70°C下减压浓缩至70°C时相对密度为1. 15, 加95% (v/v)乙醇使含醇量达75% (v/v),搅拌,静置过夜,过滤,滤液在0.08MPa、65°C条 件下减压浓缩成至65°C时相对密度为I. 15g/mL,获得第一提取液;
[0014] 第二步,将余下组分分别粉碎成粉末,按重量放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加入相 对于该步获得的混合物质量6倍的醇浓度为65%的乙醇,加热回流3小时,过滤;滤渣加入 相对于该步获得的混合物质量4倍的醇浓度为65%的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过滤;将两次 滤液混合,减压蒸馏除去乙醇,获得第二提取液;
[0015] 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第二提取液加入第一步获得的第一提取液中,搅拌均匀, 浓缩至70°C相对密度为1. 30,获得中药浸膏,根据需要制备成各种需要的剂型。
[0016] 其中,当所制备的剂型为口服液时,所述第三步进一步具体为,取第三步获得的中 药浸膏150g,加入蜂蜜100g、蔗糖90g、苯甲酸钠3. Og及水适量,混匀,加氢氧化钠试液调 pH值至5?6,加水至1000ml,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0017] 其中,当所制备的剂型为颗粒剂时,所述第三步进一步具体为,取第三步获得的中 药浸膏200g,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 2?0. 4倍的蔗糖粉、0. 1?0. 3倍的糊精以及0. 8? 1. 2倍的淀粉,搅拌均匀,制成颗粒,于50?60°C干燥,获得颗粒剂。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9]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中药药物,其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 果,解除和减轻了病人痛苦,同时,也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实有推广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中药药物,其原料药包括党参、 连翘、茜草、蒲黄、桑寄生、白芷、鹅不食草、芦根、蒲公英、苦参、桂枝、熟地黄、地莶根、冬里 麻、马尾连、云苔草、没药、玄参、辛夷和甘草。
[0021 ] 进一步优选,所述中药药物仅由上述原料药构成。
[0022] 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党参55g?65g、连翘30g?40g、茜草25g?35g、蒲黄 20g?30g、桑寄生25g?35g、白]1£ 25g?35g、鹅不食草15g?25g、芦根20g?30g、蒲公 英25g?35g、苦参20g?30g、桂枝15g?25g、熟地黄25g?35g、地茶根5g?15g、冬里 麻IOg?20g、马尾连15g?25g、云苔草IOg?20g、没药15g?25g、玄参35g?45g、辛夷 20g?30g和甘草IOg?20g。
[0023] 进一步优选,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党参58g?62g、连翘33g?37g、茜草28g? 32g、蒲黄23g?27g、桑寄生28g?32g、白芷28g?32g、鹅不食草18g?22g、芦根23g? 27g、蒲公英28g?32g、苦参23g?27g、桂枝18g?22g、熟地黄28g?32g、地茶根8g? 12g、冬里麻13g?17g、马尾连18g?22g、云苔草13g?17g、没药18g?22g、玄参38g? 42g、辛夷23g?27g和甘草13g?17g。
[0024] 最优选,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党参60
文档序号 :
【 8272189 】
技术研发人员:袁海成,房雷,相波,孙锋,宋博
技术所有人:袁海成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袁海成,房雷,相波,孙锋,宋博
技术所有人:袁海成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