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2025-09-18 14:00:07 445次浏览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以下药材和配伍重量比为:附子12克;白芍22克;蜈蚣22克;全蝎----22克;僵蚕22克;共计100克。按配伍重量比超细粉碎,均匀拌和,制成胶囊剂,对治疗三叉神经痛有很好的效果且毒副作用小。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成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复方口服胶囊剂,更具体的说为一种治疗的三叉神经痛中药复方制剂。

【背景技术】
[0002]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却患上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及其疼痛剧烈和顽固难愈。三叉神经痛的主要表现是在三叉神经某分支区域内,骤然发生如电击、针刺、刀割或撕裂样剧痛。疼痛可自发,也可由轻微的刺激如表情肌的运动、微笑、轻微的触摸面部;微风的吹拂、头部的转动以及刷牙漱口等均能引起疼痛发作。精神刺激是三叉神经痛的病因的一种。有少数患者因为情绪和心情上放不开,整天眉头紧锁,为可能要到来的头痛而提心吊胆,结果是造成肝郁气滞,郁久化火,上扰脑窍,而导致疼痛发作。这种三叉神经痛的原因较为常见。偏头痛是常见的慢性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头痛类型之一,以反复发作性的头痛为特点。现在虽有靶向定位微创神经修复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等现代医药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但是少见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成药。目前市售的药物都很难根治偏头痛,因此寻找一种能为偏头痛患者缓解病痛,毒副作用小的中药复方制剂成为紧迫任务。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为偏头痛患者缓解病痛,毒副作用又小的中药复方制剂。本发明主要由以下五种成分组成:附子,白芍,蜈蚣,全蝎,僵蚕。
[0004]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的子根。味辛、甘,性热;有毒;归心、脾、肾经;气雄行散,可升可降,走而不守。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莠寒除湿,止痛。它的主要功能是:(1)附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从附子中提取的去甲乌药碱是附子强心的主要成分,研究认为,去甲乌药碱是受体部分激动剂,其强心作用与兴奋受体有关。(2)附子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作用。
(3)抗炎、镇痛,附子煎剂对急性炎症模型有明显抑制作用,附子煎剂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部炎症,对甲醛、蛋清、组织胺、角叉菜等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乌头碱类生物碱也有抗炎作用。实验发现,动物切除双侧肾上腺后,附子仍有抗炎作用,说明附子除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外,本身可能还具有皮质激素样作用。生附子及乌头碱能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生附子能明显提高小鼠尾根部加压致痛法的痛阈值。附子液腹腔注射和附子水煎醇沉液对热刺激所致小鼠疼痛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乌头碱是附子所含双酯型二萜生物碱,既是毒性的成,又是镇痛作用的有效成分。实验发现,动物切除双侧肾上腺后,附子仍有抗炎作用,说明附子除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外,本身可能还具有皮质激素样作用。生附子及乌头碱能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生附子能明显提高小鼠尾根部加压致痛法的痛阈值。附子液腹腔注射和附子水煎醇沉液对热刺激所致小鼠疼痛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乌头碱是附子所含双酯型二萜生物碱,既是毒性的成分,又是镇痛作用的有效成分。附子是中药四大主药之一,(人参,大黄,石膏,附子又称药中四维)之功在于温五脏之阳,要善用附子而不能滥用。三叉神经痛极为顽缠,一般药物均难奏效,附子善去头面之风,对三叉神经痛,偏头痛有奇效。
[0005]白苟(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白苟性凉,味苦酸,微寒,具有补血养血、平抑肝阳、柔肝止痛。芍药甙有抗菌、解热、抗炎、增加冠状动脉流量、改善心肌营养血流、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痉、抗溃疡、调节血糖的作用。用醋酸注射于小鼠腹腔,以扭体反应作为疼痛的指标,芍药甙有显著的镇痛效果。芍药甙能抑制小鼠扭体、撕叫、热板反应,对吗啡抑制扭体反应有协同作用,并能对抗戊四唑所致惊厥。
[0006]全蝎药用历史悠久。钳蝎的主要药用成分为蝎毒素(Buthotoxin),据《本草纲目》和《中国药典》载,全蝎具有“熄风镇痉、消炎攻毒、通络止痛”功能。
[0007]蜈蚣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与作用,蜈蚣治痉挛抽搐。蜈蚣性温,性善走窜,通达内外,搜风定搐力强,与全蝎均为息风要药,两药常同用,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痉挛抽搐,如止痉散《经验方》;蜈蚣治顽固性头痛。蜈蚣搜风,通络止痛,可用治久治不愈之顽固性头痛或偏正头痛,多与白僵蚕等同用。
[0008]僵蚕归肝、肺、胃经。是临床常用的中药,能够祛风解痉,化痰散结。僵蚕味辛行散,能祛风、化痰、通络,常与全蝎、白附子等同用。
[0009]本发明的配伍重量比为:
附子 12g 白芍 22g 蜈蚣 22g全蝎 22g 僵蚕 22g共计10g
按配伍重量比超细粉碎,均匀拌和,制成胶囊剂,对治疗三叉神经痛有很好的效果且毒副作用小。
[0010]四.【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使用50多病例,每次口服胶囊剂或丸剂0.3g,每日三次,饭后用温开水吞服,连服2-3周,对有三叉神经痛很好的效果,一周后的症状都有很好的缓解,无一例出现毒副作用。服药后至今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多未出现血压反弹现象。
[0011]病例:周XX。男79岁,干部。宿有高血压,脑血栓之疾,近月来。左侧头面掣痛如触电,说话进食时更甚,迭用多极镇痛药及局部封闭,仍然末能控制,给予上方,服后2小时即感轻松,次日疼痛基本缓解。嘱其每日服一次,以资巩固,连服二周。观察半年,迄未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以下药材和配伍重量比为: 附子 12g 白芍 22g 蜈蚣 22g 全蝎 22g 僵蚕22g共计 10g 按配伍重量比超细粉碎,均匀拌和,制成胶囊剂,对治疗三叉神经痛有很好的效果且毒副作用小。
【文档编号】A61K36/714GK104127518SQ201410332572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4日
【发明者】陆培群, 胡宝山 申请人:上海浦东高星生物技术研究所
文档序号 : 【 1313602 】

技术研发人员:陆培群,胡宝山
技术所有人:上海浦东高星生物技术研究所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陆培群胡宝山上海浦东高星生物技术研究所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返回列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