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通信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多填充塑料挤出喂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5-09-15 15:20:09 106次浏览
多填充塑料挤出喂料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出机,尤其涉及一种多填充塑料挤出喂料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LED行业的兴起,以导热塑料为代表的多填充物料的使用量急剧增加。由于导热塑料粉末填充的含量在40-50%,传统的塑料挤出喂料系统已经很难满足导热塑料的制备要求。主要存在如下缺点:

1.由于导热塑料粉末填充大,使用普通的喂料螺杆,易导致粉末粘在螺杆槽当中,导致前后同样的转速而喂入量却不同,造成产品性能不均;

2.为了使喂料螺杆中的原料顺利进入挤出机,在喂料漏斗与挤出机喂料口间,一般会安装一个漏槽,但由于导热塑料粉末填充大,使用普通的漏槽易导致粉料在漏槽内结料、架桥等现象,造成断料、停机等生产异常;

3.为了解决此问题,需要专门配备一员工疏通料斗,保证不断料,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填充塑料挤出喂料系统,旨在用于解决现有的挤出喂料系统难以满足导热塑料的制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填充塑料挤出喂料系统,包括喂料漏斗以及挤出机,所述挤出机与所述喂料漏斗通过连接槽连通,所述连接槽靠近所述喂料漏斗,还包括驱动件以及由所述驱动件驱使旋转的喂料螺杆,所述喂料螺杆由所述喂料漏斗水平伸入所述连接槽内,所述喂料螺杆由直杆依次扭曲为弹簧状且所述喂料螺杆的相邻两圈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槽位于所述挤出机的上方,且所述连接槽的下端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呈渐缩状。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喂料螺杆的其中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喂料漏斗远离所述连接槽的一侧,所述喂料螺杆水平贯穿所述喂料漏斗。

进一步地,所述喂料螺杆靠近所述电机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喂料螺杆的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挤出机为双螺杆挤出机。

进一步地,所述喂料漏斗的上端为敞口结构且沿竖直向上的方向呈渐扩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喂料系统中,喂料漏斗与连接槽之间通过喂料螺杆连接,其中喂料螺杆整体呈弹簧状结构,即喂料螺杆为空心结构,可以避免塑料中的粉末填充物粘接在喂料螺杆上,进而可以保证在喂料螺杆同等转速的情况下,连接槽内的塑料喂入量相同,有效保证导热塑料的制备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填充塑料挤出喂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多填充塑料挤出喂料系统的喂料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多填充塑料挤出喂料系统的连接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填充塑料挤出喂料系统,包括喂料漏斗1以及挤出机2,塑料先存放于喂料漏斗1内,然后将塑料由喂料漏斗1喂入挤出机2内,最后由挤出机2挤出造粒改性,挤出机2与喂料漏斗1之间通过连接槽3连通,连接槽3为导通作用,具体地,连接槽3位于挤出机2的正上方,两者之间连通,且连接槽3靠近喂料漏斗1的出料口,喂料漏斗1内的塑料由其出料口进入连接槽3内,再由连接槽3进入挤出机2内,喂料系统还包括有驱动件5以及喂料螺杆4,喂料螺杆4由喂料漏斗1的出料口水平伸入连接槽3内,而驱动件5可驱使喂料螺杆4绕自身轴线旋转,且在喂料螺杆4旋转的过程中,可以将喂料螺杆4内的塑料导入连接槽3内,对于喂料螺杆4的结构整体呈弹簧状,其可由直杆依次扭曲形成且喂料螺杆4相邻的两圈之间具有间隙,喂料螺杆4类似于拉伸后弹簧。本实施例中,先将塑料由喂料漏斗1的进料口导入喂料漏斗1内,然后通过驱动件5驱使喂料螺杆4旋转,且在喂料螺杆4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塑料由喂料漏斗1进入连接槽3内,进入连接槽3内的塑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掉入挤出机2内,挤出机2工作将塑料挤出造粒。在上述过程中,由于喂料螺杆4呈弹簧状结构,则其为中空结构,塑料内的粉末不会轻易粘接至喂料螺杆4上,且也不会卡接于喂料螺杆4的相邻两圈之间,进而可以保证在同等转速情况下,喂料螺杆4的喂料量相同,可以满足导热塑料的制备要求。对于挤出机2可以采用双螺杆挤出机2,不但塑料的挤出造粒成本较低,而且维护比较方便。

参见图1以及图3,优化上述实施例,连接槽3的下端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呈渐缩状。本实施例中,喂料螺杆4由喂料漏斗1伸入连接槽3的上端,且连接槽3的上端径向尺寸大于其下端的径向尺寸,即塑料可以比较顺利进入连接槽3内,而由于连接槽3的下端为渐缩结构,使得连接槽3下端的内壁可以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进入连接槽3内的塑料可以持续进入挤出机2内,连接槽3内不易出现结料或者架桥的现象,进而避免挤出机2断料等生产异象。而且采用这种结构的连接槽3使得喂料系统无需设置专门的疏料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针对这种结构形式,将喂料漏斗1的上端设置有敞口结构且该敞口结构沿竖直向上的方向呈渐扩状,可以方便将塑料导入喂料漏斗1内。

再次参见图1以及图2,进一步地,驱动件5通常采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喂料螺杆4的其中一端连接,喂料螺杆4的另一端伸入连接槽3内,通过电机驱动喂料螺杆4绕自身轴线旋转。对于电机,应安设于喂料漏斗1的外侧,且位于喂料漏斗1远离连接槽3的一侧,喂料螺杆4水平贯穿喂料漏斗1。本实施例中,喂料螺杆4贯穿喂料漏斗1,可以保证喂料螺杆4在喂料漏斗1的有效长度,保证喂料漏斗1底部位置的塑料均可沿喂料螺杆4导入连接槽3内,且将电机安设于喂料漏斗1的外侧,可以避免塑料粉末等对电机工作产生干扰。优化电机与喂料螺杆4之间的连接结构,喂料螺杆4靠近电机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该连接杆位于喂料螺杆4的轴线上,且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通过这种结构,不但方便电机与喂料螺杆4连接,而且可以保证喂料螺杆4的旋转轴线为自身的轴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文档序号 : 【 12852007 】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超,万勇军,蔡明辉
技术所有人:中广核瑞胜发(厦门)新材料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马志超万勇军蔡明辉中广核瑞胜发(厦门)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气体辅助的管材挤出机头的制作方法 返回列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