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通信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一种具有气体辅助的管材挤出机头的制作方法

2025-09-15 15:20:04 358次浏览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挤出机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气体辅助的管材挤出机头。



背景技术:

传统的管材成型工艺是将塑料原料热熔后通过机头口模挤出成管坯,再经定型模冷却定型,生产出所需截面尺寸的管材。生产中经常出现的不良现象是管坯的“巴拉斯效应”,即出模膨胀,严重影响了管材质量,且挤出生产效率低,能耗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很好的克服“巴拉斯效应”、生产效率高、能耗小的具有气体辅助的管材挤出机头。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气体辅助的管材挤出机头,包括机头体,所述机头体外部设置有加热圈,所述机头体上还设置第一气嘴,所述机头体空腔内设置有分流锥支架,所述分流锥支架内设置分流锥,所述分流锥支架还连接芯棒,与所述芯棒对应设置的口模,所述口模外部设置有将口模固定在机头体上的口模压板,所述口模压板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芯棒和口模距离的调节螺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室,所述气室包括气室外套管、多孔嵌管、气室密封圈和连接头,所述气室外套管一端具有台阶孔,所述多孔嵌管固定在所述气室外套管的台阶孔内,所述气室外套管、连接头还通过内螺纹与口模连接,所述气室外套管上还设置有第二气嘴。

进一步地,所述气室外套管与所述口模之间还设置有气室密封圈,用于形成封闭的气室。

进一步地,所述芯棒还连接拉杆,所述拉杆另一端连接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机头体上还设置有紧固螺钉,用于对所述机头体进行紧固。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嵌管为金属粉末烧结而成的多孔不锈钢金属套。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粉末的粒径为0-5u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气体辅助的管材挤出机头通过气体控制系统在口模出口段形成气垫膜,让塑料熔体和口模之间不接触,使传统的非滑移粘着剪切口模挤出方式变为气垫完全滑移非粘着剪切口模挤出方式,从而基本消除了管材的出模膨胀,提高了制品形状稳定性及尺寸精度。进一步地,气垫层减少了熔体流动阻力,实现了低压条件下的高速挤出,从而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管材的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气体辅助的管材挤出机头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头体,2-分流锥,3-分流锥支架,4-加热圈,5-芯棒,6-螺钉,7-口模压板,8-口模,9-气室密封圈,10-气嘴,11-联接头,12-气室外套管,13-多孔嵌管,14-拉杆,15-螺母,16-密封圈,17-螺母,18-调节螺钉,19-气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气体辅助的管材挤出机头结构示意图,包括机头体1,所述机头体外部设置有加热圈4,所述机头体1上还设置第一气嘴19,所述机头体1空腔内设置有分流锥支架3,所述分流锥支架3内设置分流锥2,所述分流锥支架3还连接芯棒5,与所述芯棒5对应设置的口模8,所述口模8外部设置有将口模8固定在机头体1上的口模压板 7,所述口模压板7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芯棒5和口模8距离的调节螺母1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室,所述气室包括气室外套管12、多孔嵌管13、气室密封圈9和连接头11,所述气室外套管一端具有台阶孔,所述多孔嵌管13固定在所述气室外套管12的台阶孔内,所述气室外套管12、连接头11还通过内螺纹与口模8连接,所述气室外套管上还设置有第二气嘴 10。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气体辅助的管材挤出机头通过气体控制系统在口模出口段形成气垫膜,让塑料熔体和口模之间不接触,使传统的非滑移粘着剪切口模挤出方式变为气垫完全滑移非粘着剪切口模挤出方式,从而基本消除了管材的出模膨胀,提高了制品形状稳定性及尺寸精度。

所述气室外套管12与所述口模8之间还设置有气室密封圈9,用于形成封闭的气室。

所述芯棒5还连接拉杆14,所述拉杆14另一端连接第一螺母15,所述第一螺母15 与第二螺母17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6。

所述机头体上还设置有紧固螺钉6,用于对所述机头体进行紧固。

所述多孔嵌管13为金属粉末烧结而成的多孔不锈钢金属套。所述金属粉末的粒径为0-5um。多孔嵌管13是整个机头的核心零件,该零件是粒径0.5μm金属粉末烧结而成的多孔不锈钢金属套,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孔隙就是最好的气体通道,压缩气体可以经过多孔嵌管注入管内壁与流动熔体之间,形成气体薄膜。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气体辅助挤出机头可分为压缩成型段和气辅成型段。

在压缩成型段:熔融塑料经挤出机进入机头体1,再经分流锥2分流,逐步压缩,通过分流锥支架3进入口模8和芯棒5构成的压缩成型段。

在气辅成型段:压缩空气经气嘴19、分流锥支架3、芯棒5和联接头11的内孔进入管坯,靠设在尾部的密封头(由件15、16、17组成)堵住,将管坯吹胀并紧贴在口模8和多孔嵌管13的内壁,形成管材形状。同时另一支压缩空气经气嘴10进入外套12和多孔嵌管之间的气室,经多孔嵌管的孔隙进入内壁与流动熔体之间,在多孔嵌管内壁和熔体之间形成气垫膜层,改善熔体的流动性,减少流动阻力,实现管材的气辅成型。

同时气压调节是在多孔嵌管内壁和熔体之间形成稳定气垫膜层的关键。本实用新型机头主要有两支气路,一支是经过气嘴19进入管坯内部,另一支是经过气嘴10进入到多孔嵌管内壁与熔体之间形成气垫膜。这两支气路的气压应达到动态平衡,生产中主要通过调节气压阀来实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申请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作出各种修改或改型。

文档序号 : 【 12852005 】

技术研发人员:许雯嘉,黄晓燕
技术所有人:成都工业学院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许雯嘉黄晓燕成都工业学院
塑编拉丝机的高效收丝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多填充塑料挤出喂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