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张开的耳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耳内装置,例如耳塞、听力辅助装置等,并特别涉及定制适配耳内装置该装置当场制成,以便非常合适地呈现定制者的耳道和耳腔内部形状。
背景技术:
听力保护装置(HPDs)通常是无源的(即,没有动力),有些类似于耳塞,而更复杂(但仍然无源)的HPDs可包括音室和过滤器,以便通过或削弱选定频率。
术语“听力装置”包括或者具有听力保护性能或者具有听力辅助性能的有源装置(active devices),其中一部分或全部电池和其它部件安装在耳后的盒子内或远处,其与耳内装置通过音管或电线连通;并包括有源装置,其中,麦克风、扬声器和所有相关声音处理电路及部件,包括电池,都容纳在耳内单元中。
数字听力装置的最近趋势是通过提供多路声音传送来寻求克服传统的适配矛盾问题。
每次都可快速实现良好适配的前景对听力辅助(和听力保护)技术声频一方的进展提供新激励。
认识到,所有耳内听力装置的性能极度取决于装置在耳内的适配。如果HPD适配不好,声音仅在HPD周围经过。因此HPD趋向于过紧,导致佩戴舒适性差,因此佩戴者不希望长期佩戴这个HPD。
听力辅助的最近进展在于通过消除回响,来降低对良好适配的需要。
目前在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中使用不同的耳内装置。从性能观点看,HPDs与听力辅助装置相似,确实需要用户定制。
1989年8月4日授权给Lebisch等人的美国专利5,006,055公开了一种直接在听力不好的人耳内制造耳内装置的设备,利用可变形的封套套在模具或壳体上,或套在层叠壳体上。这一相当冗长的过程需要许多组装步骤。
1994年8月2日授权给Casail等人的美国专利5,333,622和1992年7月21日授权的5,131,411分别公开了一种定制—成模的耳塞,它可用于选择预定尺寸的耳塞或作为制造耳塞或听力辅助器的模子的铸型。这一耳塞不适于进行对用户耳道的现场定制适配。
Mclntosh等人在2000年3月23日提交并在2000年9月26日公开的加拿大专利申请2,302,962/A1,公开了一种使用扩张介质并适于当场扩张的听力设备。该设备包括一般被单独套体覆盖的核心部分。该套体的正确安装需要极度精细操作,特别是当使用远处密封装置将套体的远端连接到核心上,同时不妨碍音管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总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张开的耳内装置,可克服上述不足。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是用户可以反复将可张开耳内装置正确插入耳内。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是将可张开耳内装置模制成为一个单件。
本发明的再一优点是根据用户需要定制可张开耳内装置,定制为耳塞,过滤耳塞,听力辅助装置,通讯装置等。
本发明的又一优点是可张开耳内装置对于使用者很舒适。
而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可张开耳内装置可适于一侧特定用途,或者为左侧或者为右侧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优点是根据用户需要定制可张开耳内装置,以在其中可拆装地容纳任何类型的通讯装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张开耳内装置,通过插入可定型的化合物材料,将该装置当场定制适配到用户的耳室内,所述装置包括形成平台部分和突起部分的核形件,具有核形的形状,平台部分形成平台近端和基本相对的平台远端,平台远端形成平台远端周边,突起部分形成突起近端和基本相对的突起远端,突起部分从平台近端一体延伸以接合耳道(ear canal),核形件还形成音孔,所述音孔通常通过突起部分和平台部分从突起近端向平台远端延伸,用于将声音从用户周围的环境传导至耳道的内部;可拉伸套体,与核形件的突起近端一体结合并从该近端延伸开,在所述设备的展开结构中该突起近端与音孔相邻,形成鞘形的套体基本为核形形状的镜像,所述套体的结构和尺寸设置为,在装置的折叠结构内,当从里向外折叠在核形件之上时,套体基本呈现为核形形状,当在折叠结构下时所述套体还形成套体—核形件的二者之间内部区域,所述套体具有套体孔,在折叠结构下该套体孔基本承受平台远端周边;平台部分允许通过该平台注入可定型化合物材料,以到达所述二者之间内部区域,从而通过将套体从核形件拉开而扩张适配在耳道内的装置,以完美呈现所述耳道的形状及封闭所述耳道。
优选地,平台远端周边形成平台突起表面,该平台突起表面从平台远端突起,并形成突起表面周边,套体孔具有一定的形状以承受表面周边。
典型地,所述套体为薄且可拉伸的聚合体材料,基本不具有固有的结构刚度。
优选地,核形件通常为材料硬度值小于三十(30)A级肖氏硬度的固体。
典型地,在折叠结构内时套体紧紧套住所述核形件,以使所述二者之间内部区域基本无流体。
优选地,耳内装置由单件模制部件制成。
优选地,突起表面周边形成沿其长度延伸的周边凹槽,套体孔形成孔周边,在折叠结构内时利用与周边凹槽紧密接合的一体突起加强所述孔周边,以便基本封闭所述二者之间内部区域。
优选地,所述音孔为第一音孔,平台部分形成基本在其中从突起表面向内延伸的腔室,而该腔室用于将插入部件可移动地、紧密地并且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其内,该核形件还形成第二音孔,该第二音孔一般通过突起部分和平台部分从突起近端向腔室延伸,用于将声音从腔室引导至耳道内部,由此插入部件通过第二音孔与耳道内部声音连通。
优选地,腔室包括插入保持装置,用于以可释放方式保持其中的插入部件。
典型地,平台远端包括临时封闭音孔的开口膜,该开口膜允许远处仪器以可释放方式穿过该膜插入,以与音孔连通。
优选地,该装置包括固定在平台部分的手柄件,与平台远端相邻,以便操作耳内装置。
优选地,平台部分包括基本穿过平台在平台远端到二者之间内部区域之间延伸的注入狭道,以便使之流体相通,注入狭道用于在其中以可释放方式容纳一部分注入装置,以便将可定型化合物材料通过狭道注入到二者之间内部区域中。
典型地,注入狭道通常为直的,手柄件通常为细长的并形成纵向通达孔,该孔基本与平台部分的注入狭道对齐,通达孔用于将含有可定型化合物材料的注入装置引导至平台部分内的注入狭道内。手柄件的通达孔包括在其一端的封闭膜,该封闭膜与核形件的平台部分接触。
优选地,当从中撤回注入装置时,注入狭道立即自身封闭。
或者,平台远端形成通常突起的形状,所述突起形状具有通常伸长的顶端,并基本围绕顶端对称,突起形状形成两个基本平的表面,伸长的顶端在两平表面之间形成公共远边,平面一般从公共远边彼此离开并向平台近端延伸。
优选地,两个平面中的一个包括形成平台突起表面的平台远端周边,该平台突起表面从平台远端向外突出,并形成突起表面周边,套体孔具有一形状以承受表面周边,在折叠结构中,两个平面中的另一个完全被套体覆盖,以形成一部分所述二者之间内部区域,用于与耳道相应的用户耳腔的当场定制适配,以便最佳地呈现出耳腔形状。
适当参照附图,仔细阅读下面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更明显。
附图简要说明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代相同的部件。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可张开耳内装置一个实施例的分解侧视图,示出展开结构中在核形件外一体延伸的套体;图2为图1实施例的仰视图;图3为图1实施例的侧视图,在折叠结构中套体从里向外折叠在核形件上;图4为图2实施例的仰视图;图5为沿图3中5-5线的局部放大剖面图,示出固定在平台部分上的手柄件;图6为沿图3中6-6线的放大剖面图;图7为图2实施例的剖面图,该实施例插入用户的耳腔和耳道内,并利用可定型化合物材料及其张开以便完美呈现耳腔和耳道形状;和图8为接合腔室的插入部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附图,下面以象征目的和非限定方式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参照图1-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可张开耳内装置10的实施例。通过向耳道C和耳腔V内注入可定型化合物材料23,装置10适于在用户的耳道C和耳腔V内当场定制适配。装置10包括形成平台部分30和突起部分40并具有核形形状的核形件20。基本适配到耳腔V内的平台部分30形成平台远端32和通常相对的平台近端31,后者形成平台远端周边34.。基本适配到耳道C内的突起部分40形成突起远端43和基本相对的突起近端41。突起部分40从平台近端31一体延伸,用于接合耳道C。音孔21一般从突起近端41向平台远端32延伸,穿过突起部分40和平台部分30,用于将环境声音传导至耳道C的内部。
如图1所示,在装置10的展开结构中,可拉伸的套体50整体结合到核形件20的突起近端41,并延伸离开该近端。套体50形成鞘形,基本与核形件20的形状镜像对称。设置套体50的结构和尺寸,当在装置10的折叠结构内将套体从里向外折叠在核形件20上时,其基本呈现核形件的形状。在折叠结构内套体50还形成套体—核形件二者之间内部区域22,如图3所示。套体50具有套体孔51,基本容纳平台远端周边34。
平台部分30允许从中注入可定型化合物材料23,以到达二者之间内部区域22,并将套体50伸长离开核形件20,从而使适配在耳道C内的装置10膨胀,使其极佳地呈现后者和耳道V的形状并将其封上,由此在全部注入可定型化合物材料23后,与装置10形成一体部件。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原因,二者之间内部区域22不与音孔21相通。
耳内装置10还优选包括最好采用胶粘固定在平台远端32上的手柄件60。装置10包括手柄定位装置,用于相对于平台部分30定位手柄60。为相对于核形件20正确定位手柄60,手柄60最好设有齿61,用于接合平台部分30上的相应齿槽33,切口61和齿槽33形成手柄定位装置,如图5所示。
为确保可定型化合物材料23在装置10的二者之间内部区域22内更好地流动,平台近端31包括优选为半环形的凹槽35,与突起部分40相邻,如图1所示。为使化合物材料23通过半环形凹槽35从平台30的远端32到达二者之间内部区域22,相通的注入狭道36基本穿过平台部分30延伸,在平台远端32和半环形凹槽35之间与二者之间内部区域22流体相通。优选为直线式的注入狭道36以可释放方式接收含有可定型化合物材料23的注入装置,例如注射器S的注射针N。明显地,在套体50折叠在核形件20上之前,使用尖锐工具穿透平台30而制成注入狭道36,从而不会损坏套体50。
手柄60通常为细长的,并优选形成与注入狭道36对齐的纵向通达孔62,用于有选择地引导穿透工具和注射器S的注射针N(如图7所示)。
手柄60的孔62优选在其近端包括密封薄膜63,与核形件20接触,当手柄60粘结到平台30上时,防止粘胶在孔62内的任何倒流。类似地,在刚注入可定型化合物材料到二者之间内部区域22内后,为防止可定型化合物材料23的任何倒流,优选一旦从其中撤回注射针N,注入狭道36就立即自我密封。
如图7所示,平台远端周边34形成平台突起表面37,略为从平台远端32向外突起并形成突起表面周边。因此,套体孔51的形状容纳平台突起部分37的表面周边。优选地,套体孔51利用与之一体的突出部分52加强其周边,用于紧密接合平台突起表面37周边上的相应凹槽38。套体孔突起52优选连结(或胶粘)到平台突起表面37内的凹槽38上,以便基本密封二者之间内部区域22。音孔21的远端21d位于平台突起表面37内,只要没有以可释放方式将测量设备的麦克风等远处装置(未示出)插入其中,就优选由对其临时密封的狭长膜开口膜24将远端截止。
并如图2和6所示,平台远端32优选形成具有延伸顶端26的通常突起的形状,并且基本围绕该顶端26对称。突起形状形成两个基本平的表面25,顶端26在两表面之间形成公共远边。两个平面25一般向下延伸并从公共远边26彼此分开,沿近的方向朝向平台近端31。只有其中一个平面25包括形成平台突起表面37的平台远端周边34,而在耳内装置10的折叠结构中另一个平面被套体50完全覆盖,而形成部分二者之间内部区域22,所述区域根据用户的耳腔V当场定制适配以便极好地反映其形状。明显地,套体孔51位于相应突起表面37的同一侧。形成平面25的突起形状的斜度使装置10可以针对一侧专用,或者为左侧或者为右侧装置,并只有固定在突起表面37上的手柄60突出到用户耳朵之外。
而且,由于插入到耳道C内的突起部分40所要求的大致圆锥形特征,装置10需要保持件来防止其滑出耳道C。因此,完全由套体覆盖并具有平面25的平台30一侧的形状和尺寸使其能够安放在耳腔V内并提供需要的保持力。
安装手柄60并且形成注入狭道36之后,逐渐从里向外将套体50折叠到核形件20上。优选地,套体50紧紧裹住核形件20,使得内部区域22基本不能流通流体,没有空气进入其中。为安全起见,折叠套体50后,围绕突起表面37连接其孔51,然后内部区域22一般抽真空以除去进入其中进入的空气。这时,装置10即将插入耳道C内,并且将可定型化合物材料23注入内部区域22中以当场定制适配耳内装置10,如图7所示。然后将套体50拉离核形件20,以便完美的呈现耳道C的形状及封闭耳道C。类似地,装置10的保持件区域还使其填充有可定型化合物材料的一部分内部区域22同时膨胀,从而完美呈现用户的耳腔V的形状。然后在化合物材料23充分定型后,将装置10从耳道C内拿开。
核形件20通常为固体并具有足够的刚性,具有基本固有的结构刚性,而可拉伸套体50为基本上没有固有结构刚性的薄材料,二者优选为利用硅树脂类型材料等制成的单件模制件,其硬度值优选低于三十(30)肖氏A级硬度。因此,如图1所示,当前,突起近端41处的核形突起42优选仅用于音孔21、28的模制目的。当套体50折叠上之后,优选将核形突起切去,如图3和4所示。可定型化合物材料23优选为类似橡胶形式的材料,一旦其充分固化,其硬度值为优选低于三十(30)肖氏A级硬度。
此外,考虑到核形件20的材料基本具有弹性这一事实,耳内装置10的平台部分30优选形成腔室27,用于可移动地、紧密地和至少部分地容纳插入件70。腔室27从突起表面37基本向内延伸。核形件20还形成第二音孔28,其一般穿过突起部分40和平台部分30从突起近端41向平台30的腔室27延伸,以将声音从腔室27引导至耳道C内部,使得插入件70能与耳道C内部声音相通。第二音孔28基本与第一音孔21平行,除了在靠近平台远端32的区域之外,在该处两音孔彼此略为分离。
腔室优选包括插入保持装置,用于在腔室中以可释放方式保持插入件70。插入保持装置优选由手柄60的下部形成,该手柄限定出阶台以便以可释放方式接合插入件70的互补锁定阶台71。
手柄60和插入件70都优选由硅树脂类型材料等类似材料制成,材料的硬度值一般在五十(50)和八十(80)肖氏A级硬度之间。
如图1-7所示,插入件70可以是插销部件,以简单密封第二音孔28,而耳内装置10为典型的耳塞装置。
或者,插入件70包括用于连通第二音孔28的通讯部件72。因此,通讯部件72可以为带通滤波器,优选为充分以第二音孔28的尺寸延伸的形式,用于使可接收频率范围到达耳道C内部,从而耳内装置10为典型的过滤式耳塞装置。
并且,如图8所示,插入件70a的通讯部件72可以为插入腔73,适于以可释放方式接合电路(未示出,并且为本领域公知)或类似的电路,用于在预定频率范围内从环境向第二音孔28放大声音,从而耳内装置10为典型的听力辅助装置,更为公知的是耳内(ITE)听力辅助器。同样,通讯部件72可以是简单的音孔延伸件(未示出),适于接合在其远端的外部听力辅助装置,例如公知的耳后(BTE)听力辅助器等,并在其近端与第二音孔28相通,从而耳内装置10为典型的听力辅助适应装置。
或者,通讯部件72或仅插入件70可以是简单的无线或有线声频输出连接器,从适于以可释放方式适配在插入腔73内的典型电子装置进行输出,所述电子装置例如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式(或移动通讯GSM-全球系统)电话、手持式(掌上)计算机等。
当一对本发明耳内装置10损坏时,为防止用户松开他/她的本发明耳内装置10,两个手柄60的每个孔62可以通过相应的弹性插销件(未示出)进行以可释放方式接合,所述插销件固定在核形件等的相应端部,从而将两个装置10固定在一起。
尽管对本发明的可张开耳内装置进行相当程度的特征描述,应当理解该公开仅以示例形式进行,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描述和示出的实施例特征,但是包括所有落在下面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的修改和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张开的耳内装置(10),通过将可定型化合物材料注入其中,用于对用户耳道(C)进行当场定制适配,所述装置包括核形件(20),形成平台部分(30)和突起部分(40)并具有核形的形状,所述平台部分(30)形成平台近端(31)和基本相对的平台远端(32),所述平台远端(32)形成平台远端周边(34),所述突起部分(40)形成突起近端(41)和基本相对的突起远端(43),所述突起部分(40)从所述平台近端(31)一体延伸以接合耳道(C),所述核形件(20)还形成音孔(21),所述音孔(21)通常通过突起部分(40)和平台部分(30)从所述突起近端(41)向平台远端(32)延伸,用于将声音从用户周围的环境传导至耳道(C)的内部;可拉伸套体(50),与核形件(20)的突起近端(41)一体结合并从该近端自由延伸出去,在所述装置(10)的展开结构中该突起近端与音孔(21)相邻,形成鞘形的套体(50)基本为核形形状的镜像,所述套体(50)的结构和尺寸设置为,在装置(10)的折叠结构内,当从里向外将套体(50)折叠在核形件(20)之上时,套体(10)基本呈现为核形形状,当在折叠结构中时,所述套体(50)还形成套体-核形件的二者之间内部区域(22),所述套体(50)具有套体孔(51),在所述折叠结构内该套体孔基本承受平台远端周边(34);所述平台部分(34)允许通过该平台注入可定型化合物材料(23),以到达所述二者之间内部区域(22),从而通过将所述套体(50)从核形件拉开而扩张适配在耳道(C)内的装置(10),以完美呈现所述耳道的形状并封闭所述耳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其中,所述平台远端周边(34)形成平台突起表面(37),该平台突起表面(37)从所述平台远端(32)向外突起,并形成突起表面周边,所述套体孔(51)具有一定的形状以承受所述表面周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其中,所述套体(50)为薄且可拉伸的聚合体材料,基本不具有固有结构刚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10),其中,所述核形件(20)通常为材料硬度值小于三十(30)A级肖氏硬度的固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其中,在折叠结构内时,所述套体(50)紧紧套住所述核形件(20),以便在所述二者之间内部区域(22)内基本没有流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其中,所述耳内装置(10)由单件的模制部件制成。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10),其中,所述突起表面周边形成沿其长度延伸的周边凹槽(38),所述套体孔(51)形成孔周边,在折叠结构内时,利用与所述周边凹槽(38)紧密接合的一体突起(52)加强所述孔周边,以便基本封闭所述二者之间内部区域(2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其中,所述音孔(21)为第一音孔,所述平台部分(30)形成基本在其中从所述突起表面(37)向内延伸的腔室(27),而该腔室(27)用于可移动地、紧密地并且至少部分地将插入部件(70)容纳在腔室中,该核形件(20)还形成第二音孔(28),该第二音孔一般通过所述突起部分(40)和平台部分(30)从所述突起近端(41)向腔室(27)延伸,用于将声音从所述腔室(27)引导至耳道(C)内部,由此插入部件(70)通过第二音孔(28)与所述耳道(C)内部声音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10),其中,所述腔室(27)包括插入保持装置,用于以可释放方式将所述插入部件(70)保持在腔室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其中,所述平台远端(32)包括临时封闭所述音孔(21)的开口膜(24),所述开口膜(24)允许远处仪器以以可释放方式穿过该膜插入,以与所述音孔(21)连通。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其中,该装置包括固定在平台部分(30)上的手柄件(60),并与所述平台远端(32)相邻,以便操作所述耳内装置(10)。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10),其中,该装置包括手柄定位装置,用于相对于所述平台部分(30)定位所述手柄件(60)。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10),其中,所述手柄件(60)包括齿(61)以便接合所述平台部分(30)上的相应齿槽(33),所述齿(61)和所述齿槽(33)形成所述手柄定位装置。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10),其中,该装置包括固定在平台部分(30)上的手柄件(60),并与所述平台远端(32)相邻,以便操作所述耳内装置(10)。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10),其中,所述平台部分(30)包括注入狭道(36),所述狭道基本穿过所述平台部分并在所述平台远端(32)到所述二者之间内部区域(22)之间延伸,以便使之流体相通,所述注入狭道(36)用于在其中以可释放方式容纳一部分注入装置(N),以便将可定型化合物材料(23)通过狭道注入到二者之间内部区域(22)中。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10),其中,所述注入狭道(36)通常为直的,所述手柄件(60)通常为细长的并形成纵向通达孔(62),该孔基本与所述平台部分(30)的注入狭道(36)对齐,所述通达孔(62)用于将含有可定型化合物材料(23)的注入装置(N)引导至所述平台部分(30)内的注入狭道(36)内。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10),其中,所述手柄件(60)的通达孔(62)包括在其一端的封闭膜(63),所述封闭膜(63)与所述核形件(20)的平台部分(30)接触。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10),其中,刚从注入狭道撤回所述注入装置(N)时,所述注入狭道(36)即自身封闭。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其中,所述平台远端(32)形成通常突起的形状,所述突起形状具有通常伸长的顶端(26),并基本围绕所述顶端对称,所述突起形状形成两个基本平的表面(25),所述伸长的顶端(26)在两者之间形成公共远边,所述平面(25)一般从公共远边彼此离开并向平台近端(31)延伸。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10),其中,所述两个平面(25)中的一个包括形成平台突起表面(37)的平台远端周边(34),所述平台突起表面(37)从所述平台远端(32)向外突出,并形成突起表面周边,所述套体孔(51)具有一形状以承受所述表面周边,在折叠结构中,两个平面中的另一个完全被套体(50)覆盖,以形成所述二者之间内部区域(22)的一部分,用于进行与所述耳道(C)相应的用户耳腔(V)的当场定制适配,以便最佳地呈现所述耳腔(V)的形状。
全文摘要
一种可张开的耳内装置(10),通过将可定型化合物材料注入其中,当场定制适配到用户耳道(C)内。所述装置(10)包括具有平台部分(30)和突起部分(40)的核形件(20),与平台远端(31)形成一体并从所述平台远端延伸出去以接合耳道(C)。音孔(21)从突起近端(41)向平台远端(32)延伸,以将声音从外界环境传导到耳道(C)的内部。在装置(10)的展开结构中,可拉伸的套体(50)与突起近端(41)形成一体并从所述近端自由延伸出去。套体(50)的形状是核形件(20)形状的镜像,并具有套体孔(51)以承受平台远端(32)的周边(34)。在折叠结构中,套体(50)从里向外折叠到核形件(20)之上,以基本容纳后者,并在其间形成二者之间内部区域(22)。平台部分(30)允许通过该部分注入可定型化合物材料(23),并使该材料到达二者之间内部区域(22),从而通过将套体(50)拉离核形件(20)使适配在耳道(C)内的装置(10)扩张,以完美地呈现耳道(C)的形状并封闭耳道。
文档编号H04R25/00GK1537401SQ02805257
公开日2004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0日
发明者伊恩·麦金托什, 罗格·索西, 伊恩 麦金托什, 索西 申请人:索纳麦克斯听力保健公司
文档序号 :
【 7724511 】
技术研发人员:伊恩.麦金托什,罗格.索西
技术所有人:索纳麦克斯听力保健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伊恩.麦金托什,罗格.索西
技术所有人:索纳麦克斯听力保健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