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其他产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旋转电机的定子、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以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2025-09-09 09:40:07 284次浏览
旋转电机的定子、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以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旋转电机的定子、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以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以往,用于电动机或发电机等旋转电机的定子由定子铁芯和安装于定子铁芯的齿间的槽中的线圈构成。形成线圈的导线被绝缘覆盖,线圈与定子铁芯绝缘。但是,在旋转电机的定子中,为了确保线圈与定子铁芯的充分的绝缘,在定子铁芯与线圈接触的部分还配设有绝缘部(以下,将定子铁芯简略地称为铁芯)。

2、现有的定子在铁芯上隔着绝缘部卷绕导线来设置线圈。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绝缘部具有能够收纳压接端子的端子收纳部(空腔)。然后,关于定子,插入导线和压接端子,并利用跨接线在各齿间进行接线。此外,例如,专利文献2所示的定子为了减少接线部而连续两个齿地卷绕导线。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51923号

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6760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2、通常,在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中,为了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降低价格,减少材料以及缩短制造时间是重要的。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定子中,接线使用压接端子和连接各齿间的跨接线。在该情况下,例如在9齿的定子中,需要18个压接端子和8根跨接线。由此,需要大量接线部件,材料费增加,价格增高。此外,在插入压接端子的工序中,在绝缘部的端子收纳部会产生由强度引起的问题。

3、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定子中,虽然通过将线圈连续绕线而使得接线部件减少,但在由9齿构成的定子中,在离开两个齿的齿间连续三个地进行绕线的情况下,若要配置第二次的搭接线,则会与第一次的搭接线发生干涉,因此无法配置搭接线。

4、本申请是为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防止线圈形成时的导线卷绕中的线圈的搭接线的干涉且能够减少接线部件的旋转电机的定子、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以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5、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6、本申请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具备隔着绝缘部绕铁芯卷绕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具备:第一突出部,其向所述铁芯的轴向的一方突出;以及第二突出部,其向所述铁芯的轴向的另一方突出,在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分别设置有槽部,所述槽部收纳跨在所述线圈之间的搭接线,所述搭接线在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之间改换位置而配置于所述槽部。

7、发明效果

8、根据本申请,由于在向铁芯的轴向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分别设置有收纳跨在线圈间的搭接线的槽部,因此能够切换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地将搭接线配置于槽部,防止了线圈形成时的导线卷绕中的线圈的搭接线的干涉,且能够减少接线部件。



技术特征:

1.一种旋转电机的定子,其具备隔着绝缘部绕铁芯卷绕的线圈,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4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4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15.一种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电机具备:

16.一种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是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17.一种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是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18.一种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旋转电机的定子(100)具备隔着绝缘部绕铁芯(1)卷绕的线圈(7),其中,所述绝缘部具备:第一突出部(21),其向所述铁芯的轴向的一方突出;和第二突出部(31),其向所述铁芯的轴向的另一方突出,在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分别设置有槽部(9),所述槽部收纳跨在所述线圈间的搭接线(8),所述搭接线在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之间改换位置而配置于所述槽部。由此,能够得到防止线圈形成时的导线卷绕中的线圈的搭接线的干涉且能够减少接线部件的定子。

技术研发人员:横手雄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
文档序号 : 【 39272430 】

技术研发人员:横手雄哉
技术所有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横手雄哉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一种用于光伏新能源储能系统在线监测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线束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