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四连炉生产阳极铜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0032](3)因为粗铜的吹炼过程是连续进行的,炉膛温度变化极小,解决了热震对耐火材料的损伤,减少了耐火材料消耗,延长了炉窑的使用寿命。
[0033](4)造渣炉内的造渣反应连续进行,不断的流入冰铜、加入石英石熔剂和鼓入富氧空气,不断的生成新的吹炼渣,吹炼渣过氧化现象较轻,其中的Fe3O4含量必然较低,再加上适当地沉淀分离,吹炼渣的含铜比较低,小于3.0% ;进入造铜炉的白冰铜,其品位控制在75?80%之间,其中的含铁量小于2.0%,这样,造铜时只产生微量的吹炼渣,为保证粗铜质量这部分吹炼渣必然要过氧化,渣含铜会很高,约为20?30%,但由于其渣量很小,急冷破碎后返回造渣炉;所以金属直收率较高,还能获得含硫低、含杂质少的优质粗铜。
[0034](5)吹炼过程连续化作业,漏风率小、烟气温度高、烟气量稳定,余热回收效果好,产出的饱和蒸汽量和压强稳定,可与熔炼余热锅炉蒸汽集中用于余热发电,降低综合能耗。
[0035](6)熔炼炉、造渣炉和造铜炉均在负压条件下运行,工艺烟气无泄漏;所有溜槽及渣包处从熔液中逸出的SO2和金属雾均设置集烟罩全部收集,此环集烟气100%汇入制酸系统、用于调节工艺烟气氧硫比的稀释风,环集烟气中的SO2气体在制酸系统得以回收利用。
[0036](7)粗铜经过溜槽连续转入阳极炉内,省掉了粗铜利用钢包和桥式起重机的倒运作业,避免了粗铜倒运过程中的显热损失;氧化阶段和还原阶段采用冷煤气,改善了精炼作业环境,烟气经余热回收和脱硫处理后,达标排放。
【附图说明】
[0037]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9]参照图1,本发明采用四连炉生产阳极铜的工艺所采用的主要设备包括熔炼炉、造渣炉、造铜炉、阳极炉及余热锅炉。其中造渣炉和造铜炉分前后布置,两个炉窑之间用溜槽连接,每台炉窑的烟道出口都连接一台余热锅炉。
[0040]熔炼炉:设有熔剂和冷料的加料口、富氧空气风嘴、观察口、冰铜排放虹吸道、熔炼渣溢流排放口和用于烟气排放的竖直烟道。
[0041]造渣炉:设有冰铜溜槽、冰铜流入口、熔剂和冷料的加料口、富氧空气风嘴、观察口、白皮排放虹吸道、吹炼渣溢流排放口和用于烟气排放的竖直烟道。
[0042]造铜炉:设有白冰铜溜槽、白冰铜流入口、熔剂加料口、残阳极加料口、富氧空气喷枪、粗铜排放虹吸道、粗铜溜槽、吹炼渣溢流排放口和用于烟气排放的竖直烟道。
[0043]阳极炉:设有粗铜流入口、炉口盖、燃烧器及燃烧口、氧化还原口、出铜口、出烟口及烟道。
[0044]实施例1
[0045]如图1所示,一种采用四连炉生产阳极铜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46](I)按配料比例、经准确计量,将混配的含铜18.5%、含水7%的铜精矿与粒度
<1mm的石英石熔剂和焦粉,经由胶带输送机直接从熔池熔炼炉顶部加料口送入炉内,通过风嘴鼓入压力llOKPa、含氧70%的富氧空气,在炉内发生化学反应,熔炼温度控制在1250 0C,生成熔炼渣、冰铜和含SO2的高温烟气。熔炼渣和冰铜在炉内分离,含铜50 %的冰铜沉在熔体下层,通过虹吸道排出,经过溜槽流入造渣炉;含铜< 0.90%、Fe/Si02= 1.55的熔炼渣熔炼渣经电极渣室连续排出,经过溜槽进入缓冷渣包,去渣选厂浮选;1220°C含S02的高温烟气经过竖直烟道进入余热锅炉,从余热锅炉出来的320°C低温烟气经过电收尘进入制酸系统。
[0047](2)熔炼产出含铜50%的热态冰铜,通过冰铜溜槽连续稳定地流入造渣炉,同时通过加料口加入粒度< 1mm的石英石熔剂和冷料,通过风嘴鼓入压力lOOKPa、含氧30%的富氧空气,在炉内发生化学反应,吹炼温度控制在1250°C,生成吹炼渣、白冰铜和含S02的高温烟气。吹炼渣和白冰铜在炉内分离,含铜< 3.0%的吹炼渣漂浮在熔体上层,通过排渣口溢流连续放出,通过渣溜槽进入缓冷渣包,去渣选厂浮选;含铜75%的白冰铜沉在熔体下层,通过虹吸道排出,经过溜槽流入造铜炉;1200°C含302的高温烟气经过竖直烟道进入余热锅炉,从余热锅炉出来的320°C低温烟气经过电收尘进入制酸系统,烟尘返回熔炼炉,产出的饱和中压蒸汽用于余热发电。
[0048](3)白冰铜连续稳定地流入造铜炉,通过加料口加入粒度1mm的石灰石恪剂,通过喷枪鼓入压力150MPa、含氧25%的富氧空气,在炉内发生化学反应,吹炼温度控制在1250 0C,生成微量的吹炼渣、粗铜和含SO2的高温烟气。吹炼渣和粗铜在炉内分离,含铜20 %的吹炼渣漂浮在熔体的上层,从溢流排渣口定期排出,急冷破碎后返回造渣炉作为冷料;含铜> 98.5%、含硫< 0.03%的粗铜沉在熔体下层,通过虹吸道经过溜槽进入粗铜包或阳极炉;1250°C含SO2的高温烟气经过竖直烟道进入余热锅炉,从余热锅炉出来的320°C低温烟气经过电收尘进入制酸系统,烟尘返回熔炼炉,产出的饱和中压蒸汽用于余热发电。炉内熔体温度适当时通过残阳极加料口加入电解残阳极。所有溜槽和渣包的环集烟气进入制酸系统。
[0049](4)粗铜连续流入1#阳极炉,2#阳极炉处于氧化阶段,进料期间维持铜水温度1250°C,氧化阶段操作温度1260°C,还原阶段操作温度1270°C。
[0050]实施例2
[0051]如图1所示,一种采用四连炉生产阳极铜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52](I)按配料比例、经准确计量,将混配的含铜19.5%、含水8%的铜精矿与粒度
<20mm的石英石熔剂和焦粉,经由胶带输送机直接从熔池熔炼炉顶部加料口送入炉内,通过风嘴鼓入压力130KPa、含氧80%的富氧空气,在炉内发生化学反应,熔炼温度控制在1260°C,生成熔炼渣、冰铜和含S02的高温烟气。熔炼渣和冰铜在炉内分离,含铜55%的冰铜沉在熔体下层,通过虹吸道排出,经过溜槽流入造渣炉;含铜< 1.0%,Fe/Si02= 1.65的熔炼渣熔炼渣经电极渣室连续排出,经过溜槽进入缓冷渣包,去渣选厂浮选;1240°C含SO2的高温烟气经过竖直烟道进入余热锅炉,从余热锅炉出来的330°C低温烟气经过电收尘进入制酸系统。
[0053](2)熔炼产出含铜55 %的热态冰铜,通过冰铜溜槽连续稳定地流入造渣炉,同时通过加料口加入粒度< 20mm的石英石熔剂和冷料,通过风嘴鼓入压力llOKPa、含氧33%的富氧空气,在炉内发生化学反应,吹炼温度控制在1260°C,生成吹炼渣、白冰铜和含SO2的高温烟气。吹炼渣和白冰铜在炉内分离,含铜< 3.0%的吹炼渣漂浮在熔体上层,通过排渣口溢流连续放出,通过渣溜槽进入缓冷渣包,去渣选厂浮选;含铜78%的白冰铜沉在熔体下层,通过虹吸道排出,经过溜槽流入造铜炉;1250°C含SO2的高温烟气经过竖直烟道进入余热锅炉,从余热锅炉出来的330 0C低温烟气经过电收尘进入制酸系统,烟尘返回熔炼炉,产出的饱和中压蒸汽用于余热发电。
[0054](3)白冰铜连续稳定地流入造铜炉,通过加料口加入粒度20mm的石灰石恪剂,通过喷枪鼓入压力180MPa、含氧28%的富氧空气,在炉内发生化学反应,吹炼温度控制在1260°C,生成微量的吹炼渣、粗铜和含S02的高温烟气。吹炼渣和粗铜在炉内分离,含铜24%的
文档序号 :
【 9284754 】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军,韩志
技术所有人:赤峰金峰冶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军,韩志
技术所有人:赤峰金峰冶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