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热除湿、利胆排毒的大黄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0072] 栀子是传统中药,属卫生部颁布的第1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 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高血压、糖尿病等症。主 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疸;淋证;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 本品对目赤肿痛有很大疗效。该品清泻三焦热邪,可治肝胆火热上攻之目赤肿痛,常配大黄 用,如栀子汤《圣济总录》。
[0073] 鸡骨草,中药名。为科植物广州相思子的干燥全株。甘、微苦,凉。有利湿退黄, 清热解毒,疏肝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疽,胁肋不舒,胃脘胀痛,乳痈肿痛。《中国药植 图鉴》:"治风湿骨痛,跌打瘀血内伤;并作清凉解热药。"
[0074] 鸡血藤味苦微甘、性温,归肝、心、肾经;色赤入血,质润行散;具有活血舒筋,养血 调经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经闭,白细胞 减少症。治疗风湿所致的腰膝关节疼痛、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常与红花桃仁、赤芍、地龙、黄 芪、当归、丹参等配伍。可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常与香附、益母草同用。
[0075] 扁豆,学名Lablab purpureus (Linn. ) Sweet,通用名藕豆,白花和白色种子入药, 有利于暑湿邪气的祛除,健脾止泻之效,同时扁豆还有显著的消退肿瘤的作用。味甘,性微 温。能健脾除湿。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磷、妈、铁、锌,维生素 B1.B2和烟酸、泛酸、豆甾醇、 磷脂、氰甙、血球凝结素等成分。用于脾虚有湿,体倦乏力,少食便溏,或水肿;妇女脾虚带 下;暑湿为患,脾胃不和,呕吐腹泻。
[0076] 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干燥果穗。全国各地均产, 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夏季果穗呈棕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生用。其 性辛、苦,寒。归肝、胆经。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治疗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目珠夜痛。夏枯草苦寒主入肝经,善泻肝火以明目。用治肝火上炎,目赤肿痛,可配桑叶、菊 花、决明子等药用。本品清肝明目之中,略兼养肝,配当归、枸杞子,可用于肝阴不足,目珠疼 痛,至夜尤甚者;亦可配连翘、甘草用,如夏枯草散(《张氏医通》)
[0077]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0078] 具体实施例1 :
[0079] 大黄在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 串干燥或直接干燥,切碎后将其泡入5-10倍量的乙醇中,将药粉置有盖不锈钢桶内,加 70%乙醇液,质量为粗粉的0. 8-1倍,搅拌均匀,湿润密闭放置1小时以上,使充分膨胀;将 渗漉筒底部滤板用纱布袋包裹铺平后再将湿润膨胀后的药物样品拌松弄散,然后用不锈钢 勺盛粉,均匀的装入渗漉筒,装10-12厘米厚,用T型棒压匀,再按上述操作,一层一层的装 入,适当加压,药粉填装不得超过渗漉筒的2/3高处;药粉面上盖不锈钢孔板压牢,打开渗 漉筒下面的放料阀,并放一容器,然后缓缓加入70%乙醇液;待排出药粉粉粒之间的空气, 并有乙醇流出约20L左右,关闭放料阀,盖上漉筒、浸渍24小时,然后开放料阀进行渗漉,控 制渗漉速度一般为l〇〇〇g药材每分钟流出2~3ml,滤液放入贮液缸内,并将排空时的乙醇 液倒入贮液缸;将渗滤液合并静置成组分1。
[0080] 将其余原料药茵陈,茯苓,夏枯草,栀子,白芍,淡竹叶,玉米须,白鲜皮,虎杖,连 翘,板蓝根,陈皮,冬瓜皮,天花粉,鸡骨草,墨旱莲,小米草,车前子,鸡内金,扁豆,鸡血藤, 放入10倍量乙醇中,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静置后去上 清液,然后放入减压浓缩罐内,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 6g生药/mL,抽滤至滤 液的相对密度为80°C时1. 06的浸膏,成为组分2。
[0081] 将组分1和组分2合并后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90°C时相对密度为1. 36 的浓缩液,置0~5°C低温冷藏24小时;将冷藏液加0. 3%的助滤剂硅藻土,过滤,滤液再置 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每lml含0. lg生药量;浓缩后的膏剂加糊精调和,紫外线消毒 杀菌后装瓶。
[0082] 具体实施例2 :
[0083] 在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 燥或直接干燥,取切成小块的生大黄,用黄酒拌匀,放蒸笼内蒸制,或置罐内密封,坐水锅 中,隔水蒸透,取出晒干,按上法反复蒸制2~3次者,干燥成熟大黄5000g后,将其泡入10 倍量乙醇中,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去上清液,合并提取液,100-120目滤过,再经截 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C时1. 06的浸膏,加 热浓缩至膏状,静置备用,成组分1。
[0084] 将茵陈1500g,茯苓1500g,夏枯草1500g,栀子1500g,白芍1500g,淡竹叶1500g, 玉米须1500g,白鲜皮1500g,虎杖1500g,连翘1500g,板蓝根1500g,陈皮1500g,冬瓜皮 1500g,天花粉1500g,鸡骨草1500g,墨旱莲1500g,小米草1500g,车前子1500g,鸡内金 1500g,扁豆1500g,鸡血藤1500g,将其余原料药的药放入10倍量乙醇中,浸泡1-2小时,加 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静置后去上清液,然后放入减压浓缩罐内,减压回 收乙醇,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 6g生药/mL,抽滤至滤液的相对密度为20°C时1. 06的浸膏, 成为组分2。
[0085] 将组分1和组分2合并后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90°C时相对密度为1. 35 的浓缩液,置0~5°C低温冷藏24小时;将冷藏液加0. 3%的助滤剂硅藻土,过滤,滤液再置 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每lml含0. lg生药量;浓缩后的膏剂加糊精调和,紫外线消毒 杀菌后装瓶。
[0086] 具体实施例3 :在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 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取切成小块的生大黄,用黄酒拌匀,放蒸笼内蒸制,或置罐内 密封,坐水锅中,隔水蒸透,取出晒干,按上法反复蒸制2~3次者,干燥成熟大黄4500g后, 然后将干燥后的熟大黄片加水,然后放入提取罐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去上清液,合 并提取液,100-12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 相对密度为80°C时1. 06的浸膏,作为组分1,将所述其余原料将茵陈1200g,茯苓1200g, 夏枯草ll〇〇g,栀子ll〇〇g,白芍1200g,淡竹叶1100g,玉米须1100g,白鲜皮1100g,虎杖 1200g,连翘1100g,板蓝根1100g,陈皮1100g,冬瓜皮1100g,天花粉1100g,鸡骨草1100g, 墨旱莲llOOg,小米草llOOg,车前子llOOg,鸡内金llOOg,扁豆llOOg,鸡血藤llOOg,放 入5-10倍量水中,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去上清液,合并提取液, 100-120目滤过,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 6g生药/ mL,抽滤后,滤液的相对密度约为20°C时1. 08 ;减压至0. 03-0. 08MPa,温度保持在60-80°C,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20,温度至60°C -70°C的浸膏,作为组分2。将组分1组分2混合置入 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90°C时相对密度为1. 05的浓缩液,置0~5°C低温冷藏24小 时;将冷藏液加〇. 3 %的助滤剂硅藻土,过滤,滤液再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每lml 含0. lg生药量;浓缩后的膏剂加组分1的精油然后加蜂胶调和,紫外线消毒杀菌后装瓶。
[0087] 具体实施例4 :在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 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取切成小块的生大黄,用黄酒拌匀,放蒸笼内蒸制,或置罐内 密封,坐水锅中,隔水蒸透,取出晒干,按上法反复蒸制2~3次者,干燥成熟大黄4500g后, 泡入10倍量乙醇中,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去上清液,合并提取液,100-120目滤过, 再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C时1. 06的 浸膏,加热浓缩至膏状,静置备用,成组分1。将茵陈ll〇〇g,茯苓1200g,夏枯草1100g,栀子 ll〇〇g,白芍1200g,淡竹叶1100g,玉米须1100g,白鲜皮1100g,虎杖1200g,连翘1100g,板 蓝根1100g,陈皮1100g,冬瓜皮1100g,天花粉1100g,鸡骨草1100g,墨旱莲1100g,小米草 1200g,车前子1100g,鸡内金1100g,扁豆1100g,鸡血藤1100g,将所述原料药放入粉碎机粉 碎后,将颗粒物放入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将 上述乙醇提取过的药渣加10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 并静置,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作为组分2 ;合并组分1组分2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C 时1. 36的滤液,回收乙醇,调入蜂胶,紫外线杀菌后装瓶。
[0088] 试验例1 :本发明急性毒性试验
[0089] 一、试验材料:
[0090] 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21_24g,雌雄各半,山东大学生物试验室育种。药物:本发 明口服液(按实施方法2制备)。
[0091] 二、方
文档序号 :
【 9479531 】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技术所有人:青岛安倍康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技术所有人:青岛安倍康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