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一种清热除湿、利胆排毒的大黄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2025-08-06 14:20:02 373次浏览
法:
[0092] 1、LD50计算:采用改良寇氏法,将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将 栓剂溶解,配成最大浓度,按小鼠最大允许容量给药,所给剂量按生药量依次为18,14. 4, 11. 5,9. 2, 7. 4 (g. kg-Ι),在动物禁食(不禁水)18小时后,一日内分两次给药(间隔半小 时),每次〇. 5ml,观察动物死亡情况。
[0093] 2、最大耐受剂量测定(MTD值):取小鼠20只,雌雄各10只。将栓剂加蒸馏水溶解, 配成最高浓度,按动物的最大耐受量,以注射灌喂器能抽动为准。在动物禁食(不禁水)18 小时后,一日内分两次给药(间隔半小时),每次〇. 5ml (每ml含生药0. 36g),总药量为18g 生药/kg. d,相当临床成人50Kg体重用量的300倍。给药后连续观察7天。
[0094] 三、试验结果:
[0095] 在LD50计算中当用最大允许浓度和最大允许容量给予小鼠时(18g/Kg. d),未见 小鼠死亡,即未测出LD50,只可求最大耐受剂量,在7天观察期中,动物其食欲、活动、毛色、 精神状态等皆正常,发育正常,未见有死亡。即选用相当于临床剂量的300倍药量,并无不 良反应发生,表明急性毒性极小,MTD > 18g/Kg. d。
[0096] 试验例2 :本发明急性皮肤刺激试验报告
[0097] 1、实验目的:检测本发明对实验动物皮肤的刺激/腐蚀作用和强度
[0098] 2、材料和方法:
[0099] 2. 1.受试物:本发明口服液(按实施例方法2制得)
[0100] 2. 2.实验动物:壹级大耳白种家兔,10只,雌性,体重2. 1-2. 3kg;由青岛大学医学 院生物系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0101] 2. 3.试验方法:
[0102] 选用皮肤完好的健康家兔10只,于试验前24小时将其背部脊柱两侧被毛剪掉,去 毛面积左、右各约4cmX4cm。试验时取受试物0. 2ml涂于2. 5cmX2. 5cm的二层纱布上,敷 贴于一侧去毛皮肤表面,油纸覆盖,胶布固定。另一侧皮肤作为空白对照。封闭4小时后, 去除覆盖物,并用温水清洗去残留受试物,于去除受试物后的1、24和48小时观察涂抹部位 皮肤反应,并评分。
[0103] 3、实验结果:实验动物皮肤未出现任何红斑,红肿,发炎现象。
[0104] 4、小结:根据《消毒技术规范》(1999)中皮肤刺激反应评分标准判定,本发明对动 物皮肤刺激强度属无刺激性。
[0105] 实施例3 :长期毒性实验资料
[0106] 1、实验方法
[0107] 将豚鼠随机份成4组,每组15只。在豚鼠背部脊柱两侧将脱毛剂均匀涂上,使其 脱毛范围约40平方厘米。洗净脱毛剂,观察24小时后每组豚鼠分别涂本发明口服液溶液 0. 2、0. 4和0. 8ml,分别含生药92、184和368mg,另一组涂溶媒0. 8ml每日二次,连续30天, 观察豚鼠的一般情况,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及病理学检查。
[0108] 2、结果
[0109] 上述三组用药豚鼠躯干去毛区,未见局部皮肤有水肿、充血、红斑、出血点及溃疡。 用药组与对照组动物毛发色泽、摄食、四肢活动等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血液生化检查,用药 组与对照组均在正常范围。病理组织学检查,实验各组心、肝、肾及局部皮肤均未见明显病 变。提示,本发明中药口服液长期用药对局部皮肤及全身重要脏器均未见明显的毒性作用。
[0110] 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口服液实验安全。该药对乙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 肠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1 : 150,淋球菌为1 : 150,白色念珠菌为1 : 300,对1 : 20稀 释度时的杀灭时间为5分钟,1 : 50时为10分钟,1 : 100时为20分钟,1 : 200时为40 分钟,1 : 400时为8小时。
[0111] 药理学实验:
[0112] 大黄对正常小鼠由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表现为SG0T显著降 低,使肝体比降低(大剂量)。对正常大鼠有显著的利胆作用,胆汁流量增加持续2h。熊去 氧胆酸流量增加持续1小时。胆汁中胆固醇、胆红素给药前和给药后组间比较未见显著差 异性。为此我们进行了实验研究。
[0113] 1、材料与方法
[0114] 药物:本发明提醇沉液的制备:取一定量本发明原料药,水煎两次,水浴上浓缩至 一定体积后加95乙醇沉淀杂质,过液,滤液回收乙醇。配成100%浓度。
[0115] 对照组为白云山消炎利胆片,国药准字Z44022243。熊去氧胆酸为日本三菱化成生 产。
[0116] 动物ICR小鼠,SD大鼠均由本院动物研究室提供。
[0117] 1. 1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雄性小鼠78只,体重18_23g,按体 重随机分层分成六组,每组13只。本发明3个剂量组2. 5g/kg、5. Og/kg、10.0 g/kg,阳性对 照药白云山消炎利胆片l〇g/kg,模型组,水对照组每天灌胃给药一次,连续6d,于第六天给 药后lh除水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皮下注射0. 15的四氯化碳菜油5ml/kg。16h后摘眼球取 血用北京化工厂产的试剂盒测定血清SGPT、SG0T。解剖出肝脏称重,根据处死时体重计算 每只小鼠的肝体比、数据以均值士标准差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
[0118] 1. 2对正常大鼠胆汁流量的影响1. 2. 1
[0119] 胆汁流量的测定:取大鼠60只,雄性,体重250~350g,称重随机分成五组,每组 12只,实验前禁食12h,不禁水。实验以10 %乌拉坦1. Og/kg腹腔注射麻醉,仰位固定于手术 台,沿腹正中线切开腹壁,找出十二指肠,在降部肠系膜中找到白色有韧性的胆管,在其下 穿二根丝线,结扎乳头部,向肝脏方向作"V"形切口,插入硬质塑料管,结扎固定,即可见有 淡黄绿色胆汗流出,试管收集胆汁,术后以盐水纱布覆盖腹腔,待稳定lh后,先收集30min 的胆汁,作为给药前的基础值,然后分组给药(经十二指肠)。本发明3个剂量组2. 5g/kg、 5. Og/kg、10.0 g/kg,水对照组,阳性药熊去氧胆酸0. 5g/kg。给药后每隔30min收集测量1 次胆汁。共4h。
[0120] 1. 2. 2胆汁成分的测定:将给药前,给药后4h收集的胆汁测定胆红素(伊利康生 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咖啡因法)。胆固醇含量测定用东欧生物工程公司生产的试剂盒,酶 法测定。
[0121] 2实验结果
[0122] 2. 1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四氯化碳引起的SGPT、SG0T显著 升高P < 0. 01,说明造型成功。本发明使SG0T显著降低三个剂量组均P < 0. 05,本发明对 SGPT无明显影响。白云山消炎利胆片使SGPT、SG0T显著降低(P-~0. 05)。泽兰10g/kg 组使肝体比显著低于四氯化碳模型组。详见表1。
[0123] 表1本发明对四氯化碳中毒小鼠血清转氨酶的影响(X土S)
[0126] 注:组间进行t检验,与四氯化碳组比*P < 0. 05, #P < 0. 01
[0127] 2. 2对正常大鼠胆汁流量的影响:本发明2. 5g/kg组使正常大鼠胆汁流量增加, 持续2h,以给药后的30min增加最显著< 0. 05)。5. Og/kg组给药2h各时相都显著增加 < 0. 05. 10.0 g/kg组给药后90min内各时相都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 < 0. 01,P < 0. 05)。 阳性药熊去氧胆酸也使流量增加,持续lh。P < 0. 05详见表2。
[0128] 表2本发明对麻醉大鼠胆汁流量的影响(X土S)
[0129]
[0130] 注t以给药前流量为100%,组问进行t检验,与对照组比*P < 0. 05, #P < 0. 01. 本发明给药前、给药后涓定胆汁中胆红素和胆同醇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显著差异。详见 表3〇
[0131] 表3本发明对大鼠胆汁中胆固醇、胆红素排出量的影响(X土S)

[0134]讨论:
[0135] 生大黄泻下力强,故欲攻下者宜生用,入汤剂应后下,或用开水泡服;久煎则泻下 力减弱。酒炙大黄泻下力较弱,活血作用好,易于瘀血证治疗。大黄炭则多用于止血。肝胆 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无特效药物促进肝细胞再生和防止肝细胞 坏死。我们的实验已经证明本发明有良好抗实验性肝硬变作用。本实验表明本发明对CCL4 引起的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有使SG0T显著降低作用。血清转氨酶升高主要反映 肝细胞变性、坏死,细胞膜通透性升高,使肝细胞内GPT、GOT释放入血所致。有文献报道由 CCL4中毒引起的动物SGPT、SG0T升高与肝细胞损伤程度呈粗略平行关系。本发明有选择 性地降低SG0T作用,大剂量使肝脏指数减少,也说明本药有较好的保肝作用。
[0136] 大黄在增加胆汁分泌的同时,还可降低狗总管奥狄氏括约肌张力。给狗以2m 1/k g体重行十二指肠灌注竺。20%的大黄煎剂1小时后观察对肝胆汁流出量及对奥狄氏括约 肌灌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黄能利胆.增加胆汁流量;促进排胆松驰奥狄氏括约肌;促 进胆内容物(包括郁结的胆汁沉积的胆泥,甚则小的结石)的排出,进而降低胆道内压力, 缓解胆绞痛。
[0137] 自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笔者采用自拟清肝利湿降脂汤治疗脂肪肝60例, 取得显著疗效,临床资料本组60例中为体检发现者和同行单位的门诊患者,年龄40~50 岁,平均44岁;均为男性,疗程1~6年不等。两组资料经R idit检验,年龄、病程等方面 均无显著差异性。具有可比性。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均符合脂肪肝 特征。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诊断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肝 病重点专科写作组主编《中医肝病诊疗常规》2005年10月第1版。
[0138] 治疗方法
[0139] 治疗组:本发明口服液,方药组成大黄30g,茵陈12g,茯苓llg,夏枯草llg,栀子 llg,白芍12g,淡竹叶12g,玉米须12g,白鲜皮llg,虎杖llg,连翘1
文档序号 : 【 9479531 】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技术所有人:青岛安倍康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不公告发明人青岛安倍康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呼吸内科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一种治疗小儿咳喘的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