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一种清热除湿、利胆排毒的大黄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2025-08-06 14:20:02 376次浏览
病,目前无特效药物促进肝细胞再生和防止肝细胞坏死。湿热蕴藏在人体内,排不出去,就 会造成胆气上溢,口苦口干,急躁易怒。湿热内阻,阳气被遏,因此人总感觉身重困倦。本发 明选取清火除湿的中药,宣疏化湿以散热排毒减肥。且服用中药比较麻烦,口感不佳,不宜 长期服用,效果也不一定理想。是药三分毒,中药保健品一定要控制好剂量,使其毒性降到 最低。本发明大大改进中药提取技术,使得中药的有毒成分降到最低,可以使人体吸收,大 大提尚其利用率。
[003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清热除湿、利胆排毒的大黄口服液,其所述 口服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大黄10~50份,茵陈10~20份,茯苓10~20份, 夏枯草10~20份,栀子10~20份,白芍10~20份,淡竹叶10~20份,玉米须10~20 份,白鲜皮10~20份,虎杖10~20份,连翘10~20份,板蓝根10~20份,陈皮10~20 份,冬瓜皮10~20份,天花粉10~20份,鸡骨草10~20份,墨旱莲10~20份,小米草 10~20份,车前子10~20份,鸡内金10~20份,扁豆10~20份,鸡血藤10~20份。
[00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清热除湿、利胆排毒的大黄口服液,其所述口服液可以包 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大黄10~30份,茵陈10~15份,茯苓10~15份,夏枯草10~ 15份,栀子10~15份,白芍10~15份,淡竹叶10~15份,玉米须10~15份,白鲜皮 10~15份,虎杖10~15份,连翘10~15份,板蓝根10~20份,陈皮10~20份,冬瓜 皮10~20份,天花粉10~20份,鸡骨草10~20份,墨旱莲10~20份,小米草10~20 份,车前子10~20份,鸡内金10~20份,扁豆10~20份,鸡血藤10~20份。
[0038] 所述清热除湿、利胆排毒的大黄口服液,其所述口服液还可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 的原料药:大黄10~40份,茵陈10~20份,茯苓10~20份,夏枯草10~20份,栀子 10~20份,白芍10~20份,淡竹叶10~20份,玉米须10~20份,白鲜皮10~20份,虎 杖10~20份,连翘10~20份,板蓝根10~15份,陈皮10~15份,冬瓜皮10~15份,天 花粉10~15份,鸡骨草10~15份,墨旱莲10~15份,小米草10~15份,车前子10~ 15份,鸡内金10~15份,扁豆10~15份,鸡血藤10~15份。
[0039]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清热除湿、利胆排毒的大黄口服液的制 备方法,其所述口服液的制备步骤包括:
[0040] a.大黄的制备,萃取,作为组分1 ;
[0041] b.将所述其余原料药放入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作为组分2 ;
[0042] c.将上述两种提取液组分1和组分2合并,浓缩后加蜂蜜或糊精调和,消毒杀菌后 制备成口服液装瓶。
[0043] 所述步骤a中,可以在秋末莖叶枯委或次春发芽前米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 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将干燥的大黄置于有盖不锈钢桶内,加70 %乙醇液,质 量为粗粉的〇. 8-1倍,搅拌均匀,湿润密闭放置1小时以上,使充分膨胀;将渗漉筒底部滤板 用纱布袋包裹铺平后再将湿润膨胀后的药物样品拌松弄散,然后用不锈钢勺盛粉,均匀的 装入渗漉筒,装10-12厘米厚,用T型棒压匀,再按上述操作,一层一层的装入,适当加压,药 粉填装不得超过渗漉筒的2/3高处;药粉面上盖不锈钢孔板压牢,打开渗漉筒下面的放料 阀,并放一容器,然后缓缓加入70%乙醇液;待排出药粉粉粒之间的空气,并有乙醇流出约 20L左右,关闭放料阀,盖上漉筒、浸渍24小时,然后开放料阀进行渗漉,控制渗漉速度一般 为1000g药材每分钟流出2~3ml,滤液放入贮液缸内,并将排空时的乙醇液倒入贮液缸; 将渗滤液合并静置,加热浓缩至膏状,静置备用,成组分1。
[0044] 所述步骤b中,可以将所述其余原料泡入占其质量10倍量乙醇中,加热提取2次, 每次1-2小时,去上清液,合并提取液,100-12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 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C时1. 06的浸膏,加热浓缩至膏状,静置备用,成 组分2。
[0045] 所述步骤c中,可以将组分1和组分2合并后,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 90°C时相对密度为1. 36的浓缩液,置0~5°C低温冷藏24小时;将冷藏液加0. 3%的助滤 剂硅藻土,过滤,滤液再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每lml含0. lg生药量;浓缩后的膏 剂加蜂蜜或糊精调和,紫外线消毒杀菌后装瓶。
[004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也提供一种清热除湿、利胆排毒的大黄口服液的制 备方法,制备步骤还可以为:
[0047] a.将大黄制备成熟大黄,加水提取,作为组分1 ;
[0048] b.将大黄提取后残渣与所述其余原料药一起加水浸泡、提取2次作为组分2 ;
[0049] c.将组分1、组分2混合浓缩后加蜂蜜调和,紫外线消毒杀菌后装瓶。
[0050] 所述步骤a中,可以在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 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取切成小块的生大黄,用黄酒拌匀,放蒸笼内蒸制,或置 罐内密封,坐水锅中,隔水蒸透,取出晒干,按上法反复蒸制2~3次者,干燥成熟大黄,然后 将干燥后的熟大黄片加水,然后放入提取罐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去上清液,合并提 取液,100-12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 密度为80°C时1.06的浸膏,作为组分1 ;所述步骤b中,将提取的大黄渣滓与所述其余原 料一起放入占其质量5-10倍量水中,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去上清 液,合并提取液,100-120目滤过,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减压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 6g 生药/mL,抽滤后,滤液的相对密度约为20°C时1. 08 ;减压至0. 03-0. 08MPa,温度保持在 60-80°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20,温度至60°C -70°C的浸膏,作为组分2。
[0051] 所述步骤c中,可以将组分1与组分2混合后放入减压浓缩罐内,减压回收乙醇, 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 lg生药/mL,抽滤至滤液的相对密度为20°C时1. 06 ;上述滤液经体积 为10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后,用10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5倍 树脂柱体积的95 %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去除溶剂,再调和蜂蜜,紫外线消毒杀菌后 装瓶。
[0052] 生大黄泻下力强,故欲攻下者宜生用,入汤剂应后下,或用开水泡服;久煎则泻下 力减弱。酒炙大黄泻下力较弱,活血作用好,易于瘀血证治疗。大黄炭则多用于止血。肝胆 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无特效药物促进肝细胞再生和防止肝细胞 坏死。湿热蕴藏在人体内,排不出去,就会造成胆气上溢,口苦口干,急躁易怒。湿热内阻,阳 气被遏,因此人总感觉身重困倦。本发明选取清火除湿的中药,宣疏化湿以散热排毒减肥。 且服用中药比较麻烦,口感不佳,不宜长期服用,效果也不一定理想。本发明有选择性地降 低SG0T作用,大剂量使肝脏指数减少,也说明本药有较好的保肝利胆,除湿减肥排毒的作 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有一类胖子,古人称为"肉人",我们称为结实型的肥胖,与虚胖相反。他们性格急 躁,动不动就发火。其实,这类胖子的急躁易怒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因为他们的体内有湿热。 湿就是身体内的死水,死水与痰结合,就成了痰湿,死水与热结合,就成了湿热。农村的人都 知道,麦收以后,农民会将麦杆砌成一垛一垛的,一阵雷雨过后,麦杆被淋湿了,这时你将手 伸进麦垛内,就会感觉到里面又潮、又湿、又热,这种湿乎乎、热乎乎的感觉就是湿热。湿热 蕴藏在麦垛内,时间一长,麦垛就会腐烂、发酵,农民用它来做肥料;湿热蕴藏在人体内,排 不出去,就会造成胆气上溢,口苦口干,急躁易怒。湿热内阻,阳气被遏,因此人总感觉身重 困倦。感觉有一层油似的。除此之外,脸上还经常会长出一些痤疮、粉刺,痤疮很多情况是 因为体内湿热郁积,排不出去,最后在脸上激发出来,这也是我们平时说的痘痘。看一个胖 子有没有湿热,还应看他的饭量。湿热型的人都食欲旺盛,很能吃,但能吃并不表示脾胃功 能正常,相反是处于"胃强脾弱"的病理状态。体内有湿热会影响到胃,胃有湿热,中医称为 "胃热湿阻",胃受热之后,其功能就会亢进,这时人的饭量就会大增,动不动就会感到饥饿。 然而,胃纳过旺,就势必加重脾运化的负担,脾有"运化水湿"的作用,脾的负担过重容易造 成"水湿内停"。所以,中医又将这类胖子称为"胃热湿阻型肥胖"。分辨湿热型胖子,还要 看舌。湿热型胖子舌质偏红舌,苔黄腻,体内的热越盛,舌苔就越黄,就好像煮饭的时候火太 大,饭就煮焦了,成了焦黄色的锅巴,如果再不关火,锅巴就会烧成了黑色。所以舌苔的颜色 越深,证明你体内的湿热越严重。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大小便来判断自己是否有湿热,大便 太干燥或者太湿,都是体内湿热的表现。如果身体里热重于湿,则大便燥结;湿重于热,则 大便黏滞,小便短赤。湿热体质的人,怕湿怕热,对湿环境或气温偏高,尤其是夏末秋初湿热 交蒸气候难以适应。看一个胖子体内是否有湿热,还应看他的眼睛,湿热内蕴,热灼血络,这 时人的两眼内就会有红赤的血丝,不痛不痒,西医说这是免疫系统的反应。其实,这就是体 内有湿热的表现。总的来说,面垢油光、长痘、舌苔黄腻、脾气急躁、眼睛红赤、大便太干燥或 者太湿都是湿热型胖子的表现。湿热的治疗,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化湿为主,可 选用六一散、三仁汤、平胃散;热重以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葛根芩连汤。在这 一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药,如湿疹、疔疱,加野菊花、地丁草、苦参、白藓 皮;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汤、地榆、车前子等;阴囊湿 疹、睾丸胀痛、白带黄臭可加龙胆草、苦参等;血尿可加小蓟草、茅根、石苇、扁蓄等。此外,因 热往往依附湿而存在,所以,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 甜食。
[0054] 大黄为常用中药,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用于实热便秘,积 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扑损 伤。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炎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
文档序号 : 【 9479531 】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技术所有人:青岛安倍康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不公告发明人青岛安倍康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呼吸内科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一种治疗小儿咳喘的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