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其他产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层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5-11-13 17:20:07 131次浏览
层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光伏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层压模具。


背景技术:

1、在太阳能板生产制造过程中,通过对光伏板层压件进行高温层压工艺,以制造一体化的太阳能板。但由于可折叠光伏板在层压过程中,通常采用压条单独在光伏板层压件上。在真空热压过程中,压条会在压力的影响下发生位移和扭曲等现象,进而导致光伏板的折叠区歪斜以及表面膜层起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层压模具,以至少部分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层压模具,层压模具用于制备光伏组件,层压模具包括第一模具以及第二模具,第一模具具有第一底面,第一底面的边缘围设有第一围栏,第一围栏围成第一容置槽,第一底面凸设有多个第一凸条,多个第一凸条位于第一容置槽内,第二模具具有第二底面,第二底面的边缘围设有第二围栏,第二围栏围成第二容置槽,且当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合模时,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连通形成容纳腔。

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底面凸设有多个第二凸条,多个第一凸条和多个第二凸条一一对应。

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凸条之间并排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凸条之间并排间隔设置。

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均设置有多个抗反射结构,抗反射结构突出或凹设于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

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抗反射结构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菱形或三角形或矩形。

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围栏开设有第一溢胶槽,第一溢胶槽连通第一容置槽。

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围栏开设有第二溢胶槽,第二溢胶槽连通第二容置槽。

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溢胶槽和第二溢胶槽相对设置,且当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合模时,第一溢胶槽和第二溢胶槽连通形成溢胶通道。

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凸条以及第二凸条将容纳腔分为多个腔室,每个腔室至少连通一个溢胶通道。

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凸条的两端抵接于第一围栏,第二凸条的两端抵接于第二围栏。

1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层压模具,通过将层压件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中的一者内,并将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两者合模。此时,第一凸条抵压于层压件的一端,防止层压件之间发生相对活动,可以避免产生褶皱、错位等情况。层压模具持续挤压以及加热层压件以形成一体化的光伏组件,进而保证光伏组件顺利成型,提高光伏组件的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层压模具,用于制备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面凸设有多个第二凸条,多个所述第一凸条和多个所述第二凸条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凸条之间并排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凸条之间并排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面和所述第二底面均设置有多个抗反射结构,所述抗反射结构突出或凹设于所述第一底面和所述第二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反射结构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菱形或三角形或矩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栏开设有第一溢胶槽,所述第一溢胶槽连通所述第一容置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层压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二围栏开设有第二溢胶槽,所述第二溢胶槽连通所述第二容置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溢胶槽和所述第二溢胶槽相对设置,且当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合模时,所述第一溢胶槽和所述第二溢胶槽连通形成溢胶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层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条以及所述第二凸条将所述容纳腔分为多个腔室,每个所述腔室至少连通一个所述溢胶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条的两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围栏,所述第二凸条的两端抵接于所述第二围栏。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层压模具,包括第一模具以及第二模具,第一模具具有第一底面,第一底面的边缘围设有第一围栏,第一围栏围成第一容置槽,第一底面凸设有多个第一凸条,多个第一凸条位于第一容置槽内,第二模具具有第二底面,第二底面的边缘围设有第二围栏,第二围栏围成第二容置槽,且当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合模时,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连通形成容纳腔。通过将层压件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中的一者内,并将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两者合模。此时,第一凸条抵压于层压件的一端,防止层压件之间发生相对活动,可以避免产生褶皱、错位等情况。层压模具持续挤压以及加热层压件以形成一体化的光伏组件,进而保证光伏组件顺利成型。

技术研发人员:姜星晨,孙中伟,陈锋文,于华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华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31
技术公布日:2024/9/2
文档序号 : 【 39247718 】

技术研发人员:姜星晨,孙中伟,陈锋文,于华君
技术所有人:深圳市华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姜星晨孙中伟陈锋文于华君深圳市华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装卸机构及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返回列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