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轨道交通的列车管理方法以及装置与流程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轨道交通,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轨道交通的列车管理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1、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为适应大众公共交通出行需求,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距离随之延长,长距离城市轨道交通的压力随之增加。为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以及列车的运行效率,目前通常是提前设置基于快慢车混合运营模式的运行计划。快车可根据运行计划在运行路线中指定的运行站台处进行跳停运行,从而减少停站时间,满足乘客快速到达目的地的需求。
2、然而,提前设置基于快慢车混合运营的运行计划,难以针对计划外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在列车未按计划运行,或者运行路线中临时加入计划外的其他列车时,容易出现慢车在前而快车在后的情况,使得慢车阻碍快车运行,影响列车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轨道交通的列车管理方法。本说明书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同时涉及一种基于轨道交通的列车管理装置,一种计算设备,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2、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轨道交通的列车管理方法,包括:
3、响应于第一列车到达当前停靠站台,获取第一列车的运行信息;
4、基于运行信息预测第一列车在目标停靠站台的第一离站时间,其中,目标停靠站台为第一列车在当前停靠站台的下一个停靠站台;
5、获取第二列车在目标停靠站台的第二离站时间,其中,第二列车与第一列车进出目标停靠站台的运行轨道相同且运行位置位于第一列车之后,第二列车跳停通过目标停靠站台;
6、在第一离站时间晚于第二离站时间的情况下,调整第一列车进入目标停靠站台的运行轨道。
7、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轨道交通的列车管理装置,包括:
8、响应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一列车到达当前停靠站台,获取第一列车的运行信息;
9、预测模块,被配置为基于运行信息预测第一列车在目标停靠站台的第一离站时间,其中,目标停靠站台为第一列车在当前停靠站台的下一个停靠站台;
10、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第二列车在目标停靠站台的第二离站时间,其中,第二列车与第一列车进出目标停靠站台的运行轨道相同且运行位置位于第一列车之后,第二列车跳停通过目标停靠站台;
11、调整模块,被配置为在第一离站时间晚于第二离站时间的情况下,调整第一列车进入目标停靠站台的运行轨道。
12、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13、存储器和处理器;
14、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轨道交通的列车管理方法的步骤。
15、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轨道交通的列车管理方法的步骤。
16、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轨道交通的列车管理方法的步骤。
17、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实现了响应于第一列车到达当前停靠站台,获取第一列车的运行信息;基于运行信息预测第一列车在目标停靠站台的第一离站时间,其中,目标停靠站台为第一列车在当前停靠站台的下一个停靠站台;获取第二列车在目标停靠站台的第二离站时间,其中,第二列车与第一列车进出目标停靠站台的运行轨道相同且运行位置位于第一列车之后,第二列车跳停通过目标停靠站台;在第一离站时间晚于第二离站时间的情况下,调整第一列车进入目标停靠站台的运行轨道。
18、如此,通过在第一列车到达当前停靠站台的情况下,基于运行信息预测第一列车在目标停靠站台的第一离站时间,能够提高对第一离站时间进行预测的准确性,从而提高判断结果准确性;通过获取第二列车在目标停靠站台的第二离站时间,并在第一离站时间晚于第二离站时间的情况下,调整第一列车进入目标停靠站台的运行轨道,能够在判断结果为第一列车干扰第二列车跳停目标停靠站台的情况下,实现对第一列车的自动调整,从而避免发生干扰,提高列车整体运行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轨道交通的列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列车在所述当前停靠站台的第一进站时间和第一预计停靠时间、所述第一列车在所述当前停靠站台和所述目标停靠站台之间的预计运行时间以及所述第一列车在所述目标停靠站台的第二预计停靠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二列车在所述目标停靠站台的第二离站时间之前,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二列车的预测信息之前,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进站时间和所述计划信息,生成所述预测信息之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停靠站台包括跳停站台和停靠站台,所述跳停站台和所述停靠站台位于两个不同的运行轨道上、所述两个不同的运行轨道通过道岔连接、所述两个不同的运行轨道上列车的运行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进入所述目标停靠站台的运行轨道由所述跳停站台对应的运行轨道调整为所述停靠站台对应的运行轨道之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二列车在所述目标停靠站台的第二离站时间之后,还包括:
9.一种基于轨道交通的列车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基于轨道交通的列车管理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基于轨道交通的列车管理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基于轨道交通的列车管理方法以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响应于第一列车到达当前停靠站台,获取第一列车的运行信息;基于运行信息预测第一列车在目标停靠站台的第一离站时间,其中,目标停靠站台为第一列车在当前停靠站台的下一个停靠站台;获取第二列车在目标停靠站台的第二离站时间,其中,第二列车与第一列车进出目标停靠站台的运行轨道相同且运行位置位于第一列车之后,第二列车跳停通过目标停靠站台;在第一离站时间晚于第二离站时间的情况下,调整第一列车进入目标停靠站台的运行轨道。通过第一离站时间和第二离站时间,能够及时判断列车之间的干扰情况,并自动调整第一列车以避免发生干扰,从而提高列车整体运行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任海潇,吴正中,张辉,邓能文,王晓东,姜子旺,武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城建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
技术研发人员:任海潇,吴正中,张辉,邓能文,王晓东,姜子旺,武涛
技术所有人:北京城建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