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负悬挂牵引式打包缠网膜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具体公开了一种背负悬挂牵引式打包缠网膜一体机。
背景技术:
1、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可利用的化学成分,可用作畜牧业饲料的原料,而收割机只能对农作物实现收割,而并不具备对收割下来的农作物秸秆打包的功能,使农作物秸秆只能被杂乱无章地散落农田地上,或者是被堆叠在收割机的尾部收集箱中,或者单独使用现有的打捆设备在收割完成后将秸秆打成捆,并使用网膜将成捆的秸秆缠覆打包。
2、专利公开号为cn219919745u的一种背负悬挂式打包缠网膜一体机,包括中转箱和打包箱,所述中转箱和打包箱均可拆卸安装在收割机的尾部,中转箱一侧还与收割机的尾部收集箱连通,中转箱内底部与打包箱之间设有水平输送带,打包箱底部还设有斜向输送带,打包箱内设有驱动电机,打包箱内设有成捆机构,打包箱内还设有卸料机构,打包箱内顶部设有包膜机构。
3、该装置解决了传统的收割机只能进行农作物收割而不能完成农作物秸秆打包,需要单独使用打捆设备对秸秆作处理,耗费人力与物力,使得农作物的收割成本高的问题,然而在对成捆的秸秆进行包膜时,成卷的网膜仅依靠成捆的秸秆的重力拉扯来使网膜撕扯断裂,若秸秆重力不足以扯断网膜时,网膜会源源不断地对同一秸秆捆进行缠覆,容易造成网膜的资源浪费,因此,发明人有鉴于此,提供了一种背负悬挂牵引式打包缠网膜一体机,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秸秆打捆设备依靠成捆秸秆的重力拉扯而使网膜撕扯断裂,容易造成网膜原料的浪费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背负悬挂牵引式打包缠网膜一体机,包括与收割机可拆卸连接的底板、可拆卸安装在底板上的打捆箱和可拆卸安装在打捆箱的前端的进料箱,所述进料箱的顶部设有与收割机的尾部收集箱连通的进料口,进料箱底部设有用于将秸秆输送至打捆箱内的进料件,打捆箱远离进料箱的一端铰接有仓门,打捆箱与仓门之间设有用于控制仓门开合的液压控制件,打捆箱的内部与仓门的内侧之间设有用于将秸秆制成捆状的打捆件,打捆箱内设有用于对成捆状的秸秆缠覆网膜的打包件,打捆箱内还设有用于切割网膜的裁剪件。
3、进一步,所述底板的前端均匀设有与收割机的尾部铰接的若干铰接座,底板的底部安装有用于支撑底板在地上移动的转向轮对,底板的两侧对称设有与收割机的尾部可拆卸连接的若干安装孔。
4、进一步,所述进料件包括用于将秸秆从进料箱输送至打捆箱的水平输送机构和用于将秸秆从打捆箱输送至打捆件上的斜向输送机构,水平输送机构包括与进料箱的内壁底部转动连接并位于进料口远离仓门的一侧的正下方的第一皮带辊、与打捆箱的内壁转动连接的第二皮带辊和与第一皮带辊和第二皮带辊配合连接的水平输送带,斜向输送机构包括与打捆箱的内壁转动连接并位于第二皮带辊下方靠近仓门的一侧的第三皮带辊、与打捆箱的内壁转动连接的第四皮带辊和与第三皮带辊和第四皮带辊配合连接的斜向输送带,第二皮带辊所处的水平高度位于第三皮带辊与第四皮带辊之间,第一皮带辊与第二皮带辊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打捆箱的一侧外壁可拆卸安装有第一液压马达,第二皮带辊的一端与第一液压马达的输出端同轴连接,第二皮带辊的另一端与第四皮带辊的一端之间设有皮带传动机构。
5、进一步,所述打捆件包括安装在打捆箱内的第一打捆机构和安装在仓门内的第二打捆机构,第一打捆机构包括与打捆箱的内壁转动连接的若干第五皮带辊和同时与所有第五皮带辊配合连接的第一打捆皮带,第二打捆机构包括与仓门的内壁转动连接的若干第六皮带辊和同时与所有第六皮带辊配合连接的第二打捆皮带,第三皮带辊与任意两根不相邻的第五皮带辊之间设有用于带动第一打捆皮带运行的第一传动机构,打捆箱内靠近第六皮带辊的一根第五皮带辊与靠近打捆箱的一根第六皮带辊之间设有用于带动第二打捆皮带运行的第二传动机构,第五皮带辊呈弧形均匀分布在打捆箱内部,第六皮带辊呈弧形分布在仓门内部,第五皮带辊和第六皮带辊在同一直径的圆形内分布设置,打捆箱的两侧内壁之间设有对称位于每根第五皮带辊的外侧并用于对第一打捆皮带限位的第一限位柱,仓门的两侧内壁之间设有对称位于每根第六皮带辊的外侧并用于对第二打捆皮带限位的第二限位柱,第一打捆皮带的一端与第二打捆皮带的一端为外切接触设置,仓门的外侧还设有用于调节第二打捆皮带的张紧度的张紧机构。
6、进一步,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对称转动连接在仓门的两侧外壁上的调节杆、转动连接在调节杆的自由端之间的调节辊和铰接在调节杆的中部与仓门的外壁之间的第一液压伸缩杆,调节辊位于仓门的外侧,调节辊和第六皮带辊均同时与第二打捆皮带配合连接。
7、进一步,所述打包件包括与打捆箱的内壁转动连接的网膜卷筒和可拆卸安装在打捆箱的外侧并用于同轴驱动网膜卷筒转动和放送网膜的第二液压马达,打捆箱内设有位于网膜卷筒下方并用于引导网膜放送至斜向输送带上的导向机构。
8、进一步,所述裁剪件包括设在打捆箱内壁并位于网膜卷筒的一侧下方的固定板、设在打捆箱内壁并位于网膜卷筒的一侧的挡料板、对称安装在打捆箱的两侧外壁的第二液压伸缩杆、连接在两个第二液压伸缩杆之间并与打捆箱的侧壁滑动连接的连接杆和设在连接杆靠近固定板的一侧的裁剪刀片,固定板与挡料板之间设有可容网膜通过并落在导向机构上的通料间隙,裁剪刀片所在的水平面位于挡料板的底面与固定板的底面之间,打捆箱的两侧对称设有可容连接杆通过的通槽,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通槽滑动相切连接。
9、进一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打捆箱的外侧并与第三皮带辊的一端同轴连接的第一链轮、转动连接在打捆箱的外侧并与打捆箱内远离仓门的一根第五皮带辊同轴连接的第二链轮、转动连接在打捆箱的外侧并与打捆箱内靠近仓门的一根第五皮带辊的一端同轴连接的第三链轮、与打捆箱的外侧转动连接的第一张紧链轮和同时与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和第一张紧链轮啮合连接的第一链条,导向机构包括与打捆箱的内壁转动连接的第一导向辊、与打捆箱的内壁转动连接并与第一张紧链轮同轴连接的第二导向辊和同时与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配合连接并倾斜设置的导向输送带,第一导向辊位于网膜卷筒的正下方且不低于固定板的底面所在的平面。
10、进一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打捆箱的外侧并与打捆箱内靠近仓门的一根第五皮带辊的另一端同轴连接的第四链轮、转动连接在仓门的外侧并与仓门内靠近打捆箱的一根第六皮带辊的端部同轴连接的第五链轮和同时与第四链轮和第五链轮啮合连接的传动链条,还包括与第五链轮同轴连接的第六链轮、转动连接在仓门的外侧并与仓门内靠近调节辊的一根第六皮带辊的端部同轴连接的第七链轮、转动连接在仓门的外侧并与仓门内位于非端部的任一根第六皮带辊的端部同轴连接的第八链轮、转动连接在仓门的外侧的第二张紧链轮和同时与第六链轮、第七链轮、第八链轮和第二张紧链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链条。
11、进一步,所述液压控制件包括可拆卸安装在打捆箱的一侧外壁上的第一安装座、可拆卸安装在仓门的一侧外壁上的第二安装座和安装在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之间的第三液压伸缩杆。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裁剪件和导向机构,通过设置第二液压伸缩杆带动裁剪刀片对在固定板与挡料板之间的通料间隙中的网膜进行裁剪,从而实现了包膜在成捆的秸秆外的网膜与成卷的网膜的分离,通过设置挡料板和导向输送带,便于在放送网膜的过程中对网膜提供导向作用,同时避免了网膜无法与成捆的秸秆相衔接以及网膜向进料箱的方向放送,提高了包膜的效率与质量,解决了传统的秸秆打捆设备依靠成捆秸秆的重力拉扯而使网膜撕扯断裂,容易造成网膜原料的浪费的问题。
14、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铰接座和转向轮对,便于整体结构与收割机的安装与连接,由收割机牵引整体结构进行打捆工作,通过转向轮对实现整体结构跟随收割机进行转向移动,达到了一边收割、一边对农作物秸秆打包成捆的目的,同时通过设置与收割机的牵引式安装连接方式,还可实现收割机同时牵引多台打包缠网膜一体机进行工作,大大地提高了农作物收割以及秸秆回收的工作效率;通过设置安装孔,便于将底板以及底板上的整体结构安装在收割机的尾部,实现收割机背负打包缠网膜一体机的整体结构进行收割与打捆工作同时运作,提高了农作物收割的工作效率。
15、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液压马达、进料件和链轮与链条的配合传动实现了打捆件的运动,通过带动第一打捆皮带和第二打捆皮带的回转运行工作,将秸秆依次从水平输送带和斜向输送带向打捆箱内进行整体回转成捆处理,由传统的辊式成捆改进为带式成捆,不仅成捆速度更快、成捆效果更优,而且带式成捆还可避免秸秆的杂碎在成捆过程中滞留在打捆箱的底部,整体使用更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秦香彬
技术所有人:秦香彬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