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刺提取液合成的纳米银在制备菜豆根腐病菌抑制剂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合成纳米材料,具体涉及骆驼刺提取液合成的纳米银在制备菜豆根腐病菌抑制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又称四季豆,是豆科菜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根腐病是菜豆生产中常见的土传病害,严重影响菜豆的产量,菜豆根腐病为害主根及地下茎部。菜豆苗期受害症状为:病斑部呈深褐色凹陷,根和茎的维管束也呈褐色,植株表现为立枯症状。菜豆在开花结荚期发病会导致植株矮小,叶片下部边缘处出现大小不同的斑枯症状,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变黄,但不脱落。菜豆发病严重时,整株萎蔫枯死。在天气潮湿的时候,病株的茎基部会产生粉红色或者白色的霉状物。
2、菜豆根腐病主要由四种病原菌菜豆壳球孢(macrophomina phaseolina)、禾生腐霉(pythium graminicola)、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rolfsii)引起。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孢子在病残体中越冬,待翌年条件适宜时,孢子借风雨或农事操作传播,从寄主伤口或表皮气孔侵入植株,使植株发病。现采用的防治技术主要有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两方面。通过选用优良品种、轮作倒茬、消除病残体、合理密植以及水肥管理来进行农业防治;通过对种子和土壤使用杀菌剂消毒以及对菜豆植株进行药剂处理来实施化学防治。
3、利用生物方法合成的纳米金属材料来防治病菌,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好、杀菌能力强、绿色环保的优点,如公开号为cn116921688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基于桃叶提取液制备的纳米银抑制哈夫尼亚菌的作用,哈夫尼亚菌主要为真空包装和冷藏肉制品中常见的一种腐败菌,基于桃叶提取液制备的纳米银能够抑制哈夫尼亚菌生物被膜形成、抑制哈夫尼亚菌产胞外蛋白酶、抑制哈夫尼亚菌产胞外多糖等,在水产品养殖和贮藏运输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公开号为cn111685129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裸花紫珠苯乙醇苷提取物-纳米银复合物的抑菌作用,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4种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4、因此,有必要研发出一种利用生物方法合成的纳米金属材料来防治菜豆根腐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骆驼刺提取液合成的纳米银在制备菜豆根腐病菌抑制剂中的应用,利用骆驼刺提取液合成纳米银的方法绿色环保,步骤简单高效,产品纳米银大小均一、稳定性以及分散性优良,在制备菜豆根腐病菌抑制剂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骆驼刺提取液合成的纳米银在制备菜豆根腐病菌抑制剂中的应用,具体的,利用骆驼刺提取液合成纳米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1)将洗净的骆驼刺叶片烘干、破碎后,与去离子水混合,水浴加热,静置过滤后得到骆驼刺提取液;
5、(2)将骆驼刺提取液与agno3溶液混合,避光反应得到混合液,混合液经离心、洗涤、真空冷冻干燥后,得到纳米银;
6、所述的纳米银的平均粒径为2-25nm。
7、骆驼刺(alhagi graecorum)属于豆科蝶形花亚科骆驼刺属的落叶草本植物,是常用的传统中药材,其性温、味酸、甘,具有滋补、止渴、止痛除烦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腹泻、腹痛、头痛等疾病。骆驼刺有抗炎、抗肿瘤等生物活性。
8、骆驼刺水提液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在与硝酸银的作用过程中能起到还原剂和稳定剂的作用。
9、所述的菜豆根腐病菌包括菜豆壳球孢(macrophomina phaseolina)、禾生腐霉(pythium graminicola)、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rolfsii)中的至少一种。
10、优选的,破碎后的骆驼刺叶片与去离子水的料液比为1g:10-20ml。在上述优选的比例下,有助于提取骆驼刺叶片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11、优选的,水浴加热温度为60-70℃,水浴加热时间为50-70min。
12、优选的,步骤(2)中,将骆驼刺提取液与agno3溶液混合,在温度为60-70℃,转速为500-700rpm的条件下避光反应,待混合液的颜色变为红棕色即终止反应。若温度设置过低、转速设置过低均会导致反应不充分、合成效果不佳,最终会影响纳米银颗粒的粒径大小以及其稳定性和均匀性,从而影响其抑菌效果;温度设置过高、转速设置过高则容易导致合成物变质,同时会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13、进一步优选的,agno3溶液的浓度为2-4mm,骆驼刺提取液与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3-4:7。体系中骆驼刺提取液的有效成分含量过高会影响纳米银颗粒的生成,含量过低则会导致最终产物合成的效率降低。
14、优选的,步骤(2)中,离心条件为10000-14000g,10-20min。
15、利用骆驼刺提取液合成的纳米银结构稳定,呈近球形,大小均一,粒径小,对菜豆壳球孢m.phaseolina、禾生腐霉p.graminicola、立枯丝核菌r.solani和齐整小核菌s.rolfsii四种菜豆根腐病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这极大地提高了该纳米银颗粒对这些病原菌引发的植物病害的防治效果,具有极广泛的应用前景。
16、本发明还提供了骆驼刺提取液合成的纳米银在防治菜豆根腐病菌引发的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17、具体的,所述的植物病害包括菜豆根腐病。
1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菜豆根腐病菌抑制剂,包括所述的骆驼刺提取液合成的纳米银。
19、优选的,所述的菜豆根腐病菌抑制剂为骆驼刺提取液合成的纳米银的水溶液,纳米银的浓度优选为25-100μg/ml。在此优选范围内的骆驼刺提取液合成的纳米银水溶液对菜豆根腐病菌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进一步提高抑制剂浓度,其杀菌效果提高不多。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1、(1)本发明采用骆驼刺叶片作为原料,合成得到的纳米银颗粒平均粒径小、大小均一、结构稳定,能够有效地抑制菜豆壳球孢m.phaseolina、禾生腐霉p.graminicola、立枯丝核菌r.solani和齐整小核菌s.rolfsii四种菜豆根腐病菌的活性,防治其引发的植物病害菜豆根腐病,具有很强的杀菌效果。
22、(2)骆驼刺提取液合成纳米银的工艺简单,成本低,能源消耗相对较少且不产生有毒副产物,无需额外添加还原剂与催化剂,绿色环保,且合成得到的纳米银能够作为菜豆根腐病菌抑制剂的有效成分使用。
23、(3)将骆驼刺提取液合成的纳米银颗粒作为菜豆根腐病菌抑制剂应用,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不仅不会对人体带来潜在危害,也不会污染环境,应用方式也简单易行,在农业生产领域中有推广前景。
技术特征:
1.骆驼刺提取液合成的纳米银在制备菜豆根腐病菌抑制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利用骆驼刺提取液合成纳米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骆驼刺提取液合成的纳米银在制备菜豆根腐病菌抑制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破碎后的骆驼刺叶片与去离子水的料液比为1g:10-20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骆驼刺提取液合成的纳米银在制备菜豆根腐病菌抑制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水浴加热温度为60-70℃,水浴加热时间为50-7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骆驼刺提取液合成的纳米银在制备菜豆根腐病菌抑制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骆驼刺提取液与agno3溶液混合,在温度为60-70℃,转速为500-700rpm的条件下避光反应,待混合液的颜色变为红棕色即终止反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骆驼刺提取液合成的纳米银在制备菜豆根腐病菌抑制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agno3溶液的浓度为2-4mm,骆驼刺提取液与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3-4: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骆驼刺提取液合成的纳米银在制备菜豆根腐病菌抑制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离心条件为10000-14000g,10-20min。
7.骆驼刺提取液合成的纳米银在防治菜豆根腐病菌引发的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骆驼刺提取液合成的纳米银在防治菜豆根腐病菌引发的植物病害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病害包括菜豆根腐病。
9.一种菜豆根腐病菌抑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的骆驼刺提取液合成的纳米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菜豆根腐病菌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菜豆根腐病菌抑制剂为骆驼刺提取液合成的纳米银的水溶液,所述的菜豆根腐病菌抑制剂施用时,纳米银的浓度为25-100μg/ml。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骆驼刺提取液合成的纳米银在制备菜豆根腐病菌抑制剂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合成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利用骆驼刺提取液合成纳米银的方法包括:(1)将洗净的骆驼刺叶片烘干、破碎后,与去离子水混合,水浴加热,静置过滤后得到骆驼刺提取液;(2)将骆驼刺提取液与AgNO<subgt;3</subgt;溶液混合,避光反应得到混合液,混合液经离心、洗涤、真空冷冻干燥后,得到纳米银;所述的纳米银的平均粒径为2‑25nm。本发明方法合成得到的纳米银颗粒平均粒径小、大小均一、结构稳定,能够有效地抑制多种菜豆根腐病菌的活性,防治其引发的植物病害菜豆根腐病,具有很强的杀菌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寿林飞,王笑,李冰,周艳孔,鲁毓,卢嘉琦,艾梓,王艳丽,李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省植保检疫与农药管理总站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
技术研发人员:寿林飞,王笑,李冰,周艳孔,鲁毓,卢嘉琦,艾梓,王艳丽,李斌
技术所有人:浙江省植保检疫与农药管理总站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