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箱包用的内嵌式硬质置物盒的制作方法
[0014]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包用的内嵌式硬质置物盒使用时,只要打开置物盒翻盖,在硬质置物盒内存取小体积物品,这时置物盒翻盖是呈半打开状态,以防存放物品散落。
[0015]置物盒翻盖呈半打开状态的原因是因为置物盒翻盖内端面下端端部的左、右端部处分别所设的左、右限位柱的宽度W均小于置物盒盒体下端壁的内壁上的左、右端部处分别所设的左、右立柱外端面上的呈长方形状的左、右盲孔的宽度W,同时置物盒翻盖内端面下端端部的左、右端部处分别所设的左、右限位柱的长度L且均大于置物盒盒体下端壁的内壁上的左、右端部处分别所设的左、右立柱外端面上的呈长方形状的左、右盲孔的高度H。因此打开置物盒翻盖时,置物盒翻盖内端面下端端部的左、右端部处分别所设的左、右限位柱始终处于置物盒盒体下端壁的内壁上的左、右端部处分别所设的左、右立柱外端面上的呈长方形状的左、右盲孔内。
[0016]闭合置物盒翻盖时,只要将其压下,压下后,置物盒翻盖内端面上端部的左、右端部处分别所设的左、右定位片与所述置物盒盒体外端开口处的左、右内壁上分别所设的左、右台肩处还分别所设的左、右定位缺口形成配合联接,置物盒翻盖内端面上端端部的左、右端部处分别所设的左、右定位柱与置物盒盒体上端壁为外端面中部突起的空腔体的上端面上左、右端部处分别所设的左、右定位孔形成插接联接,置物盒翻盖内端面上端端部的中部处所设的呈“V”字形状的弹性卡扣与置物盒盒体上端壁为外端面中部突起的空腔体的上端面上中部处所设的卡扣孔形成插接联接,置物盒翻盖上端边的中部处向外所延伸的呈弧形状的置物盒翻盖手柄与置物盒盒体外端开口处所延伸的向外折弯形成的翻边的上端边内侧处所设的呈弧形状的置物盒翻盖手柄座相配合。
[0017]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包用的内嵌式硬质置物盒的置物盒翻盖还可从箱体内锁定,只要向里拨动其上的横向长腰圆形状孔处与左、右螺栓形成滑动联接的锁定片上的手推柄,且使锁定片穿过置物盒盒体上端壁为外端面中部突起的空腔体的外端面上的左端部处所设的锁定片孔后插入置物盒翻盖内端面上端端部的中部处所设的呈“V”字形状的弹性卡扣中间的间隙内。反之则为打开。
[0018]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包用的内嵌式硬质置物盒具有如下优点:
[0019]1、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包用的内嵌式硬质置物盒为内嵌式安装,不使旅行箱包外表面凸出,在旅行箱包上的安装位置灵活,可以安装到拉杆式旅行箱的两拉杆滑轨之间,充分利用了空间。
[0020]2、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包用的内嵌式硬质置物盒面盖带锁,且只能从箱体内部开启或关闭锁定,防盗效果好,结构简单,无须钥匙。
[0021]3、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包用的内嵌式硬质置物盒装配容易,只要在旅行箱包的外表面上设置相应的安装孔后,将旅行箱包用的内嵌式硬质置物盒的置物盒盒体与在旅行箱包内的置物盒内框嵌接联接,并由螺钉固定,确保牢固。
[0022]4、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包用的内嵌式硬质置物盒内安放的物品不受挤压、也不会因外力作用而转移安放位子,存取物品简捷。
[0023]简而言之,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包用的内嵌式硬质置物盒可为旅行途中存取小体积物品带来方便,且无须打开整体旅行箱包,保障了旅行途中顺利进行,同时旅行箱包用的内嵌式硬质置物盒结构简洁,加工制作容易。
[0024]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包用的内嵌式硬质置物盒适宜在旅行箱包上应用。
【附图说明】
[0025]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002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置物盒内框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置物盒体示意图。
[002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置物盒体的俯视示意图。
[002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置物盒体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3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置物盒翻盖示意图。
[0031]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置物盒翻盖的右视示意图。
[0032]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置物盒翻盖的俯视示意图。
[0033]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置物盒翻盖的B部放大示意图。
[0034]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包用的内嵌式硬质置物盒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36]实施例一
[0037]参见图1、图2、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9,该实用新型的旅行箱包用的内嵌式硬质置物盒包含硬质置物盒。
[0038]所述硬质置物盒由置物盒内框1、置物盒盒体2及置物盒翻盖3所形成。
[0039]所述置物盒内框I呈长方形状,所述置物盒内框I上框边的下端部处设有一呈弧形状的缺口 11,所述置物盒内框I上端面上分布有下端面处分别向下延伸有呈筒体形状的接插座13的接插孔12,所述置物盒内框I上端面上所分布的接插孔12的下端面处所分别向下延伸的呈筒体形状的接插座13底面的中央处设有一螺钉孔131。
[0040]所述置物盒盒体2呈长方形状,且为外端开口,所述置物盒盒体2上端壁为外端面中部突起的空腔体,所述置物盒盒体2上端壁为外端面中部突起的空腔体的上端面上中部处设有一^^扣孔21,左、右端部处分别设有左、右定位孔22、23,所述置物盒盒体2外端开口处的左、右内壁上分别设有左、右台肩,所述置物盒盒体2外端开口处的左、右内壁上分别所设的左、右台肩处还分别设有左、右定位缺口 24、25,所述置物盒盒体2外端开口处还延伸有向外折弯形成的翻边27,所述置物盒盒体2外端开口处所延伸的向外折弯形成的翻边27的上端边内侧处设有一呈弧形状的置物盒翻盖手柄座28,所述置物盒盒体2外端开口处所延伸的向外折弯形成的翻边27的下端面上分布有向下延伸的接插柱271,所述置物盒盒体2下端壁的内壁上的左、右端部处分别设有外端面上带呈长方形状的左、右盲孔216、217的左、右立柱。
[0041]所述置物盒翻盖3呈长方形状,所述置物盒翻盖3上端边的中部处向外延伸有一呈弧形状的置物盒翻盖手柄31,所述置物盒翻盖3内端面上端端部的中部处设有一呈“V”字形状的弹性卡扣32,所述置物盒翻盖3内端面上端端部的左、右端部处分别设有左、右定位柱35、36,所述置物盒翻盖3内端面上端部的左、右端部处分别设有左、右定位片37、38,所述置物盒翻盖3内端面下端端部的左、右端部处分别设有与所述置物盒盒体2下端壁的内壁上的左、右端部处分别所设的左、右立柱外端面上的呈长方形状的左、右盲孔216、217相对的左、右限位柱33、34,所述置物盒翻盖3内端面下端端部的左、右端部处分别所设的左、右限位柱33、34且插入在所述置物盒盒体2下端壁的内壁上的左、右端部处分别所设的左、右立柱外端面上的呈长方形状的左、右盲孔216、217内。
[0042]所述置物盒翻盖3内端面下端端部的左、右端部处分别所设的左、右限位柱33、34的宽度W均小于所述置物盒盒体2下端壁的内壁上的左、右端部处分别所设的左、右立柱外端面上的呈长方形状的左、右盲孔216、217的宽度W,所述置
文档序号 :
【 9030219 】
技术研发人员:陈颖
技术所有人:上海签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陈颖
技术所有人:上海签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