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2025-09-12 17:20:02 467次浏览
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味甘,性平;归心、 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0034] 本发明中药制剂的中药组方的方解: 该中药组方是以鲜桑葚、川芎、钩藤、赤芍、柴胡为君药,补血滋阴、祛风止痛、息风定 惊、散瘀止痛、和解表里;以白芷、黄芩、牡丹皮、全蝎为臣药,通窍止痛、泻火解毒、活血化 瘀、息风镇痉、通络止痛;以细辛、没药、红花、蜈蚣为佐药,祛风散寒、散瘀止痛、活血通经、 功毒散结;以乳香、当归、桂枝为使药,定痛追毒、补血活血、温通经脉;以甘草调和诸药性, 使君臣佐使诸药协同发力,阴阳调和,表里相携,从而达到补血滋阴、祛风止痛、息风定惊、 通窍止痛、泻火解毒、活血化瘀、息风镇痉、功毒散结、定痛追毒等功效,对三叉神经痛具有 十分显著的疗效。
[003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药制剂在治疗三叉神经痛方面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1、 见效快、治愈率高、标本兼治侧重调理、治愈后不易复发; 2、 制剂的药效稳定、普适性好,制剂制备方法简便易行,适合转化成工业批量生产,易 于推广创造更大社会价值。
[0036] 因此,本发明还要求保护上述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三叉神经痛药物中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实施例1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发明中药组方和制备方法的可行性,并为药理毒理试验、临床试验 提供样品,发明人选取了几组有代表性的组方配比进行了颗粒剂的实践生产,这几组的配 比为组方药材范围的最小值、最大值、任意值和优选组方配比,分别编号为A、B、C、D、E各组 方配比如表1所示。
[0038] 表1各组原料配比重量一览表
(1) 、按表1所示的原料配比分别称取全蝎、川考、白J£、细辛、当归、柴胡、黄苳、牡丹 皮、赤芍、蜈蚣、钩藤、鲜桑葚、没药、乳香、红花、桂枝、甘草等各味中药材; (2) 、将白芷、没药、甘草分别粉碎,炒制磨细,过100目筛,得细粉a,备用; (3) 、将全蝎、川芎、细辛、当归、柴胡、黄芩、牡丹皮、赤芍、蜈蚣、钩藤、乳香、红花、桂枝 分别粉碎混合,加入初始药材13倍重量的纯化水,浸泡16小时,回流煎煮3小时,过滤,再 加入初始重量9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并保留滤渣,合并滤液,浓缩至55°C 相对密度为1. 24-1. 28的浓缩液备用; (4) 、将步骤(3)的滤渣加9倍重量的浓度7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过 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并浓缩至55°C相对密度为1. 24-1. 28的浓缩液备用; (5) 、将鲜桑葚榨汁,过滤,得桑葚汁,备用; (6) 、将步骤(3)和(4)所得的浓缩液与桑葚汁合并,保持50°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 39-1. 43的中药浸膏,25°C真空干燥至干浸膏,粉碎磨细,过100目筛,获得细粉b,备用; (7) 、将细粉a和细粉b混合均勾,添加适当的辅料,利用现代通用的中药制剂技术,制 成颗粒剂,规格:〇. 66g生药/g颗粒剂。
[0039]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1所生产颗粒剂的毒性试验 (1)、试验材料 试验动物:SPF级KM小鼠,体重23 ± 4g,SD大鼠,体重232 ± 13g,均雌雄各半,从上海卓 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购买。
[0040] 试验药物:本发明实施例1所生产的编号为A-E的中药颗粒剂,规格为0. 66g生药 /g颗粒剂。
[0041] (2)、急性毒性试验 小鼠按0. 7g/ml,50ml/kg剂量灌胃给予本发明中药颗粒剂,一天3次,间隔4h。给药 后连续观察14d,所有受试小鼠皮肤、毛色正常,鼻、眼、口腔正常且无异常分泌物,无呕吐现 象,体重增长、活动、饮食饮水及二便正常,动物未出现不良情况和死亡。第15天处死及解 剖动物,肉眼观察主要脏器未发现异常。大鼠按0. 7g/ml,50ml/kg剂量灌胃给予本发明中 药颗粒剂,一天3次,药后连续观察14d,所有受试大鼠皮肤、毛色正常,鼻、眼、口腔正常且 无异常分泌物,无呕吐现象,体重增长、活动、饮食饮水及二便正常,动物未出现不良情况和 死亡。第15天处死及解剖动物,肉眼观察主要脏器未发现异常。本品小鼠、大鼠的一天给 药总量是成人(〇. 33g生药/kg/d)的396. 6倍,提示本发明中药颗粒剂用药安全性很高。
[0042] (3)、长期毒性试验 选用SD大鼠1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及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高、中、 低剂量组,本发明中药颗粒剂高、中、低剂量:59.4 g生药/kg/d、19.8 g生药/kg/d、6.6生 药/kg/d,分别为成人日临床拟用量的180、60、20倍,采用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连续给药6 个月,并停药1个月作恢复性观察。试验期间观察动物的外观、一般行为、体重、饮食饮水量 变化,对各组进行血液分析、血液生化分析及脏器系数,空白对照组及高剂量组进行病理组 织学指标检查。
[0043] 试验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及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低剂量组动物一般状态良好, 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腺体分泌、呼吸、二便、体重增长、给药反应及饮水饮食量均无异常变 化。高剂量组动物体重出现降低,偶见软便,但停药后恢复。在血液分析方面,有个别指标 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血液生化分析指标未见异常改变。给药3个月、停药1个月后各给药 组脏器系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给药3个月、给药6个月、停药1个月后各组动物 主要脏器的色泽、质地正常,肉眼未见有明显的变化。病理学检查,空白对照组与高剂量组 主要脏器组织未见与药物相关的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颗粒剂连续6个月给药 对大鼠灌胃给药无明显影响,无明确的毒性靶器官和敏感指标,恢复期观察也未见延迟性 毒性反应,提示本发明中药颗粒剂临床应用的剂量安全性很高。
[0044] 实施例3 本发明中药制剂的药效学实验 1、对0. 6%HAC致小鼠疼痛反应的镇痛作用: 取雄性健康小鼠80只,随机分为8组,本发明中药颗粒剂(实施例1中编号为D、E的颗 粒剂,规格为:〇. 66g生药/g颗粒剂)高、中、低剂量组(13. 2g生药/kg、6. 6g生药/kg、3. 3g 生药/kg),分别为临床用药量的40倍、20倍、10倍;卡马西平组和空白对照组;卡马西平组 剂量为0.02g/kg,均按0.25ml/10g体重的体积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给等体积的水灌胃给 药,连续3天,分别测定末次药后1小时腹腔注射0. 6%HAC,0. lml/lOg鼠重,记录出现扭体 反应的潜伏期和15分钟内的扭体次数,按公式计算疼痛抑制率(%),结果以I ±SD表示,统 计学处理方法采用组间t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0045] 抑制率=(空白组扭体次数一给药组扭体次数)/空白组扭体次数X 100% 表2本发明中药颗粒剂对0. 6%HAC致小鼠疼痛反应的作用(i ±SD,n=10)
注:与空白组比较*P < 0. 05, #P < 0. 01,< 0. 001 ;卡马西平组相比较ΔΡ < 0. 05,δδΡ < 0.0 lo
[0046] 由表2结果可见,本发明中药颗粒剂高、中、低剂量均能明显抑制小鼠的扭体潜伏 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本发明中药颗粒剂高、中、低剂量均能显 著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与空白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提示本发明中药制剂颗 粒剂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从疼痛抑制率结果看:本发明中药制剂颗粒剂三个剂量组均显著 优于卡马西平组。
[0047] 2、本发明中药制剂对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1)、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成年雄性SD大鼠,233±15g/只。测定术前疼痛阈值(作为基础痛阈)后,进行左侧眶 下神经(Infraorbitalnerve,ION)环扎术。2周后观察动物是否出现痛觉
文档序号 : 【 9512798 】

技术研发人员:许跃龙,陈萍,韦友红
技术所有人:青岛华之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许跃龙陈萍韦友红青岛华之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