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脉粥状硬化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0092] 实施例3
[0093]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94] 黄芪65份熟地60份杜仲58份枸杞子55份丹参50份当归48份
[0095] 郁金44份鸡血藤40份红花37份桂枝34份灵芝32份川贝31份
[0096] 川芎30份绞股蓝26份陈皮25份干姜23份甘草21份海藻20份
[0097] 桔梗18份桑寄生16份香附14份川楝子10份水蛭8份附子7份
[0098]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99] 临床资料:
[0100] 1、病例选择
[0101] 选择我院或外院确诊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0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 疗组20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4. 6岁,病程最短者6个 月,最长者3年,平均2. 1年。对照组2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48~62岁,平 均年龄55. 4岁,病程最短者7个月,最长者3年,平均2. 4年。两组资历基本一致,无显著 差异,具有可比性。
[0102] 2、治疗组患者服用本发明药物,成人每日3次,每次口服3粒温水送服,3个月为 一个疗程。对照组根据诊断出的动脉粥样硬化的类别,分别予以口服硝酸异山梨酯、辛伐他 汀、阿司匹林、溶解血栓药等药物治疗。
[0103] 3、疗效判定:
[0104] (1)显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造影分析及血液生化指标分析明显好转。
[0105] (2)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造影分析及血液生化指标分析有所好转。
[0106] (3)无效:症状同施治前无明显差异。
[0107] 4、结果
[0108] 治疗组中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显效率35 %,总有效率85 %。
[0109] 对照组中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显效率40%,总有效率90%。
[0110] 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已接近对照组。
[0111] 典型病例举例:
[0112] 1、患者王某、男、55岁,因"左侧肢体间歇性无力导致跛行入院诊治,病情:患者出 现左下肢间歇性无力导致跛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做血管彩超显示:"左下肢动脉严重狭 窄,动脉内粥样斑块形成",诊断"为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经服用本发明所述药丸1个疗 程后,复查左下肢动脉血流流速较前更高,并且足背动脉血流充盈,患者足背及胫后均可触 及动脉搏动皮温明显增加,足部有明显的汗出,夜间静息痛次数减少,行走无力导致跛行次 数减少,患者继续服用本药丸巩固治疗。
[0113] 2、张某,女,58岁,散步时自测脉搏50次/分,无头晕、胸闷等不适,入院体检,R: 19次/分,BP:120/65mmH份,P:49次/分,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9次/分,食道 调搏示窦房结功能正常,患者双侧颈动脉杂音明显,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左侧颈总 至颈内段斑块,狭窄20%,右侧颈内起始段斑块,狭窄25%。进行药物治疗,服用本发明药 丸一个疗程后,心率测试70次/分,双侧颈动脉狭窄症状基本消失。
[0114] 通过对比治疗结果分析,本发明药物治疗效果已接近西医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动 脉粥样硬化病症近年来发病率有所提高,该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西医治疗该病虽然效果 明显,但该病需长期服药进行缓解治疗,长期服用西医对很多患者带来很大的副作用;而该 病中医病因主要为年老体虚,精气不足,精微不能充养四肢百脉,痰浊、瘀血阻脉。病位主在 血脉,虚主在肾、肝、脾,实主力痰浊、瘀血,兼有气滞。故服用本发明药丸,具有扶正补虚、活 血化瘀、祛痰降脂的功效,吸收效果好,对病人身体有所补益,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及临床 不良反应,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治疗脉粥状硬化的中药丸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 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黄芪55~70份熟地50~68份杜仲48~65份枸杞子45~60份 丹参40~55份当归38~52份郁金35.~_50.份集血藤.35~45份 红花32~43份桂枝30~40份灵芝28~38份川贝25~36份 川芎23~35份绞股蓝20~32份陈皮20~30份干姜1~28份 甘草15~25份海藻12~24份結梗10~22份桑寄生10~20份 香附7~18份川棟子6~15份水經5~12份附子5~10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脉粥状硬化的中药丸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 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黄苗58~68份熟地55~65份杜仲50~63份枸杞子48~58份 丹参42~52份当归40~50份郁金38~45份鸡血藤38~42份 红花35~40份桂枝32~38份灵芝30~35份川贝28~34份 川夸25~33份绞股蓝22~30份陈皮22~28份干姜20~25份 甘草17~23份海藻15~22份桔梗12~20份桑寄生11~18份 香附10~15份川楝子8~12份水經7~10份附子6~9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脉粥状硬化的中药丸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 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黄芪65份熟地60份杜仲58份枸Ε子55份丹参50份当归48份 郁金44份鸡血藤40份红花37份桂枝34份灵芝32份川贝31份 川芎30份绞股蓝26份陈皮25份干姜23份甘草21份海藻20份 桔梗18份桑寄生16份香附14份川楝子10份水蛭8份附子7份。4. 一种用于治疗脉粥状硬化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 骤: (1) 将黄苗、枸杞子、丹参、红花、桂枝、川楝子、陈皮、干姜、甘草、桔梗、附子洗净、瞭干 后混合均匀,放入容器中,在容器中加入6~8倍量的水,加热煮沸5~6小时,冷却后取浸 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3~4倍量的水,加热煮沸2~3小时,冷却后浸液;合并两次所 得浸液,加热,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15~1.25的稠膏,备用; (2) 将熟地、杜仲、当归、鸡血藤、海藻、桑寄生放入容器中,加入3~5倍量的绍兴黄酒, 煮沸后放凉,继续浸泡3~4小时,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2~3倍量的绍兴黄酒, 煮沸后放晾,继续浸泡2~3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蒸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 1. 10~1. 30的稠膏,备用; (3) 将灵芝、川贝、川芎、绞股蓝粉碎后研末,过12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4) 将郁金、香附粉碎后放入容器,在容器中加入3~4倍量的米醋,浸泡3~4小时 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2~3倍量的米醋,浸泡2~3小时后,取浸液;合并两 次所得浸液,加入2~3倍量的水,加热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 30~1. 40的稠膏,备用; (5) 将水蛭洗净、闷软,切段、晒干。取滑石粉入锅内炒热,放入切段的水蛭,炒至微微鼓 起,取出,筛去滑石粉,然后将水蛭粉碎后研末,过12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6) 将步骤(1)、步骤(2)、步骤(4)所得的稠膏,与步骤(3)、步骤(5)、中所得的细粉混 合,加入炼蜜混合后,搅拌均匀然后制备为每粒8份的药丸。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脉粥状硬化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黄芪、熟地、杜仲、枸杞子、丹参、当归、郁金、鸡血藤、红花、桂枝、陈皮、川贝、川芎、绞股蓝、陈皮、干姜、甘草、海藻、桔梗、桑寄生、香附、川楝子、水蛭、附子。本发明选用药材符合君臣左使之理,药性相适相辅,针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本质本虚标实对症下药,有扶正补虚、活血化瘀、祛痰降脂之功效,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应,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IPC分类】A61K35/62, A61P9/10, A61K9/20, A61K36/9068
【公开号】CN105250979
【申请号】CN201510810479
【发明人】王秀娟, 刘元超, 程显茂
【申请人】王秀娟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0日
文档序号 :
【 9497048 】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娟,刘元超,程显茂
技术所有人:王秀娟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娟,刘元超,程显茂
技术所有人:王秀娟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