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一种用于治疗脉粥状硬化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2025-08-01 14:00:02 430次浏览
姜附汤皆用之。且同五味则能通肺气而治寒嗽,同白术则能燥湿而补脾,同归芍 则能入气而生血。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干姜浸剂对中枢神经、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均有明 显功效。
[0056]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 痛;调和诸药。主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脚挛急疼痛;痈肿疮 毒;缓解药物毒性。《本草纲目》载:"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 草本毒,调和从药有功。"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甘草有较强的解毒作用,还有抗溃疡、抗炎症、 镇痉镇咳、降血压、降血脂、抗癌作用,广泛用于治疗咽喉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 咳嗽、咳血等疾病,此外还具有抗胃溃疡、抗胃炎作用。
[0057] 海藻:味苦;咸;性寒。入肺;脾;肾;肝;胃经。软坚;消痰;利水;退肿。主治瘰 闫;癭瘤;积聚冰肿;脚气;睾丸肿痛;癀疝。《本草崇原》载:"海藻主通经脉,专能消坚硬 之病,故主治经脉外内之坚结,癭瘤结气,颈下硬核痛痈肿。"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海藻所含 的褐藻酸钠能明显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对环磷酰胺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有对抗作 用,能增强体液免疫,对60C〇射线照射所致的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明显降低血清胆 固醇,此外还有抗肿瘤、抗内毒素、促进大量红细胞凝集的作用。
[0058] 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胃经。宣肺;祛痰;利咽;排脓。主治咳嗽痰多。咽 喉肿痛;肺痈吐脓;肋满胁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闭。《日华子本草》载:"下一切气,止霍乱 转筋,心腹胀痛,补五劳,养气,除邪辟温,补虚消痰,被癥瘕,养血排脓,补内漏及喉痹。"现 代医学研究证实,桔梗除含糖量较高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C等,有祛痰作用, 并能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增加胆酸的分泌,此外还有解热、镇痛、抗炎、镇静等作用。
[0059] 桑寄生:味苦;甘;性平。入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主治腰膝 酸痛;筋骨痿弱;肢体偏枯;风湿痹痛;头晕目眩;胎动不安,崩漏下血。《本草求真》载:"缘 肾主骨,发主血,苦人肾,肾得补则筋骨有力,不致屡痔而酸感矣。甘补血,血得补则发受其 灌荫而不桔脱落矣。故凡内而腰痛、筋骨笃疾、胎堕,外而金疮、肌肤风湿。"现代医学研究证 实,桑寄生有降压、抗心律失常、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冠脉循环、增强心脏收缩力、降低心肌 耗氧、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抗肿瘤作用、治疗肝炎等诸多功效。
[0060] 香附:味辛;性微寒;无毒。归肝;肺;脾;胃;三焦经。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安 胎。主治胁肋胀痛;乳房胀育;疝气疼痛;月经不调;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呕恶;经行 腹痛;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纲目》载:"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女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 满,跗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 漏带下,月经不调,胎前产后百病。"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香附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有强心、 减慢心率、降低血压、防治高脂血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0061] 川楝子:味苦;性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主 治脘腹胁肋疼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头癣。《本草求原》载:"治淋病茎痛引胁,遗精,积 聚,诸逆冲上,溲下血,头痛,牙宣出血,杀虫。"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川楝子所含的川楝素有 驱蛔虫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还有一定的抗肉毒中毒功效。
[0062] 水蛭:味咸;苦;性平;微寒。入肝;膀胱二经。破血;逐瘀;通经。主治蓄血;癥瘕; 积聚。《神农本草经》载:"逐恶血瘀血、破血瘕积聚,生池泽。"现代的医学研究与临床证明, 水蛭含有的水蛭素、肝素、抗血栓素和组织胺样等,可以治疗中风、心绞痛、闭经、跌打损伤、 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等疾病,特别是对高血脂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0063] 附子:味辛;苦;性温;有毒。入胃;肝细。祛风痰;通经络;解毒镇痛。主治中风 痰壅;口眼歪斜;偏头痛;破伤风;毒蛇咬伤;瘰疬结核;痈肿。《本草汇言》载:"回阳气,散 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附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扩 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抗体克、抗心律失常,对心肌有保护作用,抗寒冷,提高耐 缺氧能力,此外还有抗炎、镇痛、增强免疫、抗血栓形成、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延缓衰老等 作用。
[0064]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65] 本发明选用药材君、臣、左、使诸理皆备,药性相适相辅,针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 本质本虚标实对症下药,有扶正补虚、活血化瘀、祛痰降脂之功效,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 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应,经临床验证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动脉粥样均有较好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6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0067] 实施例1
[0068]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69] 黄芪55~70份熟地50~68份杜仲48~65份枸杞子45~60份
[0070] 丹参40~55份当归38~52份郁金35~50份鸡血藤35~45份
[0071] 红花32~43份桂枝30~40份灵芝28~38份川贝25~36份
[0072] 川芎23~35份绞股蓝20~32份陈皮20~30份干姜18~28份
[0073] 甘草15~25份海藻12~24份結梗10~22份桑寄生10~20份
[0074] 香附7~18份川棟子6~15份水輕5~12份附子5~10份
[0075] 本发明药物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为:
[0076] (1)将黄苗、枸杞子、丹参、红花、桂枝、川楝子、陈皮、干姜、甘草、桔梗、附子洗净、 晾干后混合均匀,放入容器中,在容器中加入6~8倍量的水,加热煮沸5~6小时,冷却后 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3~4倍量的水,加热煮沸2~3小时,冷却后浸液;合并两 次所得浸液,加热,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 15~1. 25的稠膏,备用;
[0077] (2)将熟地、杜仲、当归、鸡血藤、海藻、桑寄生放入容器中,加入3~5倍量的绍兴 黄酒,煮沸后放凉,继续浸泡3~4小时,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2~3倍量的绍兴 黄酒,煮沸后放晾,继续浸泡2~3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蒸蒸发浓缩为相对 密度1. 10~1. 30的稠膏,备用;
[0078] (3)将灵芝、川贝、川考、绞股蓝粉碎后研末,过12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79] (4)将郁金、香附粉碎后放入容器,在容器中加入3~4倍量的米醋,浸泡3~4小 时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2~3倍量的米醋,浸泡2~3小时后,取浸液;合并 两次所得浸液,加入2~3倍量的水,加热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 30~1. 40的稠膏,备用;
[0080] (5)将水蛭洗净、闷软,切段、晒干。取滑石粉入锅内炒热,放入切段的水蛭,炒至微 微鼓起,取出,筛去滑石粉,然后将水蛭粉碎后研末,过12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81] (6)将步骤(1)、步骤(2)、步骤(4)所得的稠膏,与步骤(3)、步骤(5)、中所得的细 粉混合,加入炼蜜混合后,搅拌均匀然后制备为每粒8份的药丸。
[0082]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3丸,饭前一小时以温水送服,3个月为一个疗程。
[0083] 实施例2
[0084]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85] 黄苗58~68份熟地55~65份杜仲50~63份拘祀子48~58份
[0086] 丹参42~52份当归40~50份郁金38~45份鸡血藤38~42份
[0087] 红花35~40份桂枝32~38份灵芝30~35份川贝28~34份
[0088] 川芎25~33份绞股蓝22~30份陈皮22~28份干姜20~25份
[0089] 甘草17~23份海藻15~22份桔梗12~20份桑寄生11~18份
[0090] 香附10~15份川楝子8~12份水蛭7~10份附子6~9份
[009
文档序号 : 【 9497048 】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娟,刘元超,程显茂
技术所有人:王秀娟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王秀娟刘元超程显茂王秀娟
一种整脘理腹丸的制作方法 用于治疗由痰气交阻引起的小儿哮喘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