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可调头枕的制作方法

2025-07-11 09:40:01 210次浏览
可调头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实用新型涉及医护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调头枕。
【背景技术】
[0002]面肌痉挛(hemifacialspasm,HFS)又称面肌抽搐,是一种常见疾病,患者大都表现为单侧面神经支配的面部肌肉发作性、节律性的不自主抽动。目前,针对面肌痉挛患者,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1n, MVD)是治疗面肌痉挛治愈率最高的方法。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头枕放置在患者头部下方,患者需要保持完全侧卧位,健侧向下,头部下垂约15-20°,并向健侧略旋转10°左右,颈部前屈,使下颂距胸骨约2横指,使患侧乳突位于手术视野的最高位置。而目前使用的头枕其各个部位的高度相同,为了使患者头部下垂约15-20°,只能采取高度较低的头枕,从而使患者在侧卧位头部下垂一定角度,而该过程由于患者颈部没有相应的支撑,手术过程中患者颈部非常不舒服,加之手术过程需要使用电钻,使颈部承受很大的力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面肌痉挛患者在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过程中颈部无法得到有效支撑从而因承受外力过大具有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面肌痉挛患者在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过程中颈部无法得到有效支撑从而因承受外力过大具有一定安全隐患的的技术问题。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调头枕,包括:枕体前部,其中,所述枕体前部的上表面为弧形;枕体后部,其中,所述枕体后部的上表面为斜面;所述枕体前部的高度高于所述枕体后部的高度。
[0006]进一步地,所述枕体后部包括:支撑底座;活动板,其中,所述活动板的后端与所述支撑底座的后端通过转轴铰接在一起能够上下转动;调节杆,其中,所述活动板的前端与所述支撑底座的前端通过调节杆连接在一起,用于调节所述活动板与所述支撑底座之间的夹角。
[0007]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为电动调节杆,其中,所述枕体后部还包括:蓄电池、调节开关,所述电动调节杆通过所述调节开关与所述蓄电池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蓄电池具有充电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源。
[0009]进一步地,所述枕体后部还包括:枕垫,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调头枕,通过设置具有高度差异的枕体前部和枕体后部,将枕体前部的上表面设置为弧形;将枕体后部的上表面设置为斜面,从而使面肌痉挛患者在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时,在保证头部下垂预定的角度后,颈部能够得到有效地支撑,不仅减少患者颈部受力,增加患者舒适度,还能有效避免医生在使用电钻进行治疗时产生安全隐患。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面肌痉挛患者在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过程中颈部无法得到有效支撑从而因承受外力过大具有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2]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可调头枕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可调头枕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5]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调头枕,包括:枕体前部1和枕体后部2,其中,枕体前部1的上表面为弧形,枕体后部2的上表面为斜面;枕体前部1的高度高于枕体后部2的高度。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调头枕,通过设置具有高度差异的枕体前部1和枕体后部2,将枕体前部1的上表面设置为弧形;将枕体后部2的上表面设置为斜面,从而使面肌痉挛患者在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时,在保证头部下垂预定的角度后,颈部能够得到有效地支撑,不仅减少患者颈部受力,增加患者舒适度,还能有效避免医生在使用电钻进行治疗时产生安全隐患。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面肌痉挛患者在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过程中颈部无法得到有效支撑从而因承受外力过大具有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
[0017]具体实施时,枕体后部2包括:支撑底座21、活动板22、调节杆23,其中,活动板22的后端与支撑底座21的后端通过转轴24铰接在一起能够上下转动;活动板22的前端与支撑底座21的前端通过调节杆23连接在一起,用于调节活动板22与支撑底座21之间的夹角。通过对调节杆23进行控制能够将活动板22的前端撑起或放下,使活动板22绕转轴24转动从而调节活动板22与支撑底座21之间的夹角。如图2所示,患者的头部枕到活动板22上时,根据需要调节活动板22与支撑底座21的角度即可调节患者头部的下垂角度,一般患者头部下垂15-20°为宜。患者头部枕在活动板22上时,其颈部位于枕体前部1的弧形上表面上从而将颈部支撑住,避免颈部架空受力。
[0018]可选地,调节杆23为电动调节杆,在支撑底座21内设置有蓄电池25,通过蓄电池25为调节杆23提供电能,调节杆23通过调节开关26与蓄电池25连接,调节开关26用于对调节杆23的调节过程进行控制。为了能够为蓄电池25随时补充电能,可选地,蓄电池25上还设置有充电接口 2502,通过充电接口 2502与外部电源连接能够随时为蓄电池补充电會泛。
[0019]由于活动板22为硬质板,为了使患者头部枕到活动板22后提高其舒适度,可选地,在活动板22上设置有枕垫2202,通过设置枕垫2202使活动板22上表面更柔软一些,使患者更加舒适。
[002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可调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 枕体前部,其中,所述枕体前部的上表面为弧形; 枕体后部,其中,所述枕体后部的上表面为斜面; 所述枕体前部的高度高于所述枕体后部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后部包括: 支撑底座; 活动板,其中,所述活动板的后端与所述支撑底座的后端通过转轴铰接在一起能够上下转动; 调节杆,其中,所述活动板的前端与所述支撑底座的前端通过调节杆连接在一起,用于调节所述活动板与所述支撑底座之间的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头枕,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杆为电动调节杆,其中,所述枕体后部还包括:蓄电池、调节开关,所述电动调节杆通过所述调节开关与所述蓄电池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头枕,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池具有充电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后部还包括: 枕垫,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头枕,包括:枕体前部和枕体后部,枕体前部的上表面为弧形,枕体后部的上表面为斜面;枕体前部的高度高于枕体后部的高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头枕,通过设置具有高度差异的枕体前部和枕体后部,将枕体前部的上表面设置为弧形;将枕体后部的上表面设置为斜面,从而使面肌痉挛患者在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时,在保证头部下垂预定的角度后,颈部能够得到有效地支撑,不仅减少患者颈部受力,增加患者舒适度,还能有效避免医生在使用电钻进行治疗时产生安全隐患。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面肌痉挛患者在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过程中颈部无法得到有效支撑从而因承受外力过大具有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
【IPC分类】A61G13/12
【公开号】CN205031496
【申请号】CN201520536555
【发明人】廉民学, 王辉
【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2日
文档序号 : 【 10121590 】

技术研发人员:廉民学,王辉
技术所有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廉民学王辉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治疗风阳上亢型面肌痉挛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一种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的制造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