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一种易组装磁悬浮人工椎间盘复合体及安装方法

2025-05-14 11:20:07 311次浏览
一种易组装磁悬浮人工椎间盘复合体及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椎间盘,尤其是涉及一种易组装磁悬浮人工椎间盘复合体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脊柱外科领域,椎间盘退变是最常见的疾病。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术方法摘除退变突出的髓核,也可以利用人工椎间盘进行置换。然而,置换到人体的人工椎间盘时间一长会存在磨损的问题。由于人工椎间盘材质为金属材料或塑料材质,人工椎间盘磨损产生的金属颗粒或塑料颗粒生物相容性非常差,具有很强的毒副作用。
[0003]中国专利CN 102648879 A公布了一种人工椎间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终板和第二终板,所述第一终板上设置有球形凹面,所述第二终板上设置有球形凸面,所述球形凹面与球形凸面分别设置在第一终板和第二终板的相对面上且配合接触,所述第一终板和第二终板的相背面上均形成有用于与上、下椎体端面接触的粗糙结构,所述第一终板和第二终板的相背面上均覆盖有羟基磷灰石涂层。其第一终板与第二终板均为钛合金终板,球形凸件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球形凸件。该专利中人工椎间盘材质同样采用金属材料或塑料材质,磨损产生的金属颗粒或塑料颗粒生物相容性非常差,具有很强的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人工椎间盘磨损问题,而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耐用性强、无磨损、容易安装的易组装磁悬浮人工椎间盘复合体及安装方法。
[0005]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种易组装磁悬浮人工椎间盘复合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终板和第二终板,所述第一终板与所述第二终板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球形凹槽与球形凸起,所述球形凹槽与球形凸起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终板与所述第二终板的相对面分别设有同极的磁性涂层,所述第一终板与所述第二终板由于磁性相斥而不接触。
[0007]所述第一终板与所述第二终板的相背面上均形成有用于与上锥体及下椎体端面固定的倒钩。
[0008]所述第一终板与所述第二终板上均开设有钉子固定通道,所述钉子固定通道由第一终板或第二终板的侧面贯通至第一终板或第二终板的相背面。
[0009]所述第一终板与所述第二终板的相背面均覆盖有羟基磷灰石涂层。
[0010]所述第一终板与所述第二终板的相对面分别设有N极磁性涂层,或者,所述第一终板与所述第二终板的相对面分别设有S极磁性涂层。
[0011]—种易组装磁悬浮人工椎间盘复合体的安装方法,使用安装棒进行安装,所述安装棒包括顺序设置的棒柄、卡持件及磁吸杆,所述磁吸杆弯折成同时与第一终板及第二终板的相对面贴合的形状。所述磁吸杆的两侧均设有与第一终板或第二终板上磁性涂层磁极相反的磁性涂层,即当所述第一终板与所述第二终板的相对面分别设有N极磁性涂层时,磁吸杆的两侧均设有S极磁性涂层;当所述第一终板与所述第二终板的相对面分别设有S极磁性涂层时,磁吸杆的两侧均设有N极磁性涂层。
[0012]安装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3]a、安装棒利用磁性相吸原理,通过磁吸杆同时磁吸第一终板与第二终板的相对面,并且通过卡持件咬合第一终板与第二终板上的钉子固定通道;
[0014]b、将固定在安装棒上的磁悬浮人工椎间盘复合体插入上椎体与下椎体的间隙,使第一终板与第二终板上的倒钩分别卡入到上锥体与下椎体内;
[0015]c、拨出安装棒,此时第一终板与第二终板相对面磁性相斥,又通过倒钩分别固定在上锥体与下椎体上,第一终板与第二终板稳固在上椎体与下椎体的间隙处,而不会随安装棒滑出;
[0016]d、使用钉子穿过钉子固定通道,将第一终板与第二终板分别固定在上锥体与下椎体上,完成磁悬浮人工椎间盘复合体的安装。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8]1、本发明的第一终板与第二终板的相对面分别设有同极的磁性涂层,第一终板与第二终板由于磁性相斥而不接触,使其处于磁悬浮的状态,使得球形凸起与球形凹槽不会产生摩擦,避免以往人工椎间盘上下部分接触磨损产生细微颗粒而导致的炎症等并发症,并且由于磁性悬浮作用,使得上椎体与下椎体之间保留很好的活动度,在解决传统人工椎间盘的磨损问题的同时,提高人工椎间盘复合体的耐用持久性。
[0019]2、本发明的磁悬浮人工椎间盘复合体结构简单,安装时通过安装棒进行,安装方便,通过设置钉子固定通道与倒钩来保证与上锥体及下椎体的稳固连接,使得本发明的磁悬浮人工椎间盘复合体使用时不会脱落,安全性高。
[0020]3、在第一终板与第二终板的相背面均覆盖有羟基磷灰石涂层,该涂层有利于骨的吸收和生长,能使两终板分别与应对的椎体生长在一起,不容易脱落。
[0021]4、本发明的磁悬浮人工椎间盘,通过调节磁性涂层的厚度与面积,可以调节磁场强度,可以保证小范围内磁场强大,不会受核磁共振的磁场影响,具有广泛的开放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发明磁悬浮人工椎间盘复合体与安装棒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发明磁悬浮人工椎间盘复合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发明磁悬浮人工椎间盘复合体安装后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标号:1为第一终板,11为球形凹槽,2为第二终板,21为球形凸起,3为磁性涂层,4为倒钩,5为钉子固定通道,6为上锥体,7为下椎体,8为安装棒,81为棒柄,82为卡持件,83为磁吸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27]实施例
[0028]一种易组装磁悬浮人工椎间盘复合体,如图1?图3所示,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终板1和第二终板2,第一终板1与第二终板2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球形凹槽11与球形凸起21,球形凹槽11与球形凸
文档序号 : 【 9512311 】

技术研发人员:范国鑫,贺石生,时东陆,管晓菲,张靖杰
技术所有人:同济大学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范国鑫贺石生时东陆管晓菲张靖杰同济大学
一种可组装异体皮质骨轴向融合器的制造方法 一种可调节胸腰椎前路零切际界面式支撑固定融合装置的制造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