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通信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一种信息发布方法和系统,视联网服务器和发布终端的制作方法

2025-11-08 11:20:08 452次浏览
的MAC地址,其中,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为源地址,所述发布终端的MAC地址为目的地址;
[0063]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按照所述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通过视联网将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发布终端。
[006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公开了一种发布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0065]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第二视联网数据包;
[0066]其中,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发布任务列表和第二路径信息,所述第二路径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的传输路径;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用于接收编辑终端发送的第一视联网数据包,依据第一视联网数据包生成至少一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并按照所述第二路径信息,通过视联网分别将每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对应的发布终端;
[0067]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发布任务列表、每个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以及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的传输路径;所述编辑终端为预先接入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终端,用于按照所述第一路径信息,通过视联网发送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
[0068]发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进行信息发布;所述发布终端为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所对应的、预先接入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终端。
[0069]优选地,所述发布任务列表包括:至少一个发布信息标识、每个所述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类型、以及每个所述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开始发布时间和结束发布时间;其中,所述发布类型包括在线、离线和插播;
[0070]所述发布模块包括:
[0071]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发布类型中是否存在离线发布类型;
[0072]发送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子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存在时,向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离线发布类型对应的发布信息标识的下载请求;
[0073]保存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并将所述发布信息保存至所述发布终端本地;
[0074]开始发布子模块,用于当某一个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开始发布时间到达时,获取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并开始发布所述发布信息;
[0075]停止发布子模块,用于当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结束发布时间到达时,停止发布所述发布信息。
[0076]优选地,所述开始发布子模块包括:
[0077]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某一个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开始发布时间到达时,判断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类型;
[0078]在线处理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所述发布类型为在线时,向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包括该发布信息标识的下载请求;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并开始发布所述发布信息;
[0079]离线处理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所述发布类型为离线时,从本地获取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并开始发布所述发布信息;
[0080]插播处理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所述发布类型为插播时,向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包括该发布信息标识的下载请求;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暂停发布当前正在发布的发布信息,并开始发布所述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
[0081]优选地,所述保存子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第三视联网数据包;所述第三视联网数据包包括所述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和第三路径信息,所述第三路径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三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的传输路径;所述第三视联网数据包为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按照所述第三路径信息,通过视联网发送的数据包。
[0082]优选地,所述发布模块还包括:记录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开始发布子模块开始发布所述发布信息之后,将预先设置的状态数据库中,所述发布信息对应的发布状态标志位记录为正在发布;在所述停止发布子模块停止发布所述发布信息之后,将预先设置的状态数据库中,所述发布信息对应的发布状态标志位记录为完成发布;
[0083]所述发布终端还包括:
[0084]读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发布终端重新上电后,读取所述状态数据库中所记录的发布状态标志位;
[0085]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存在为正在发布的发布状态标志位;
[0086]判断发布模块,用于判断当前时间是否早于所述为正在发布的发布状态标志位所对应的发布信息的结束发布时间;以及在判断结果为是时,从所述当前时间开始发布所述发布信息。
[008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公开了一种信息发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编辑终端、如上所述的视联网服务器、以及如上所述的发布终端。
[0088]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以下优点:
[0089]首先,本发明中可以通过编辑终端将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视联网服务器,该第一视联网数据包中包括了至少一个发布任务列表和每个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视联网服务器可以依据第一视联网数据包生成至少一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该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包括至少一个发布任务列表;视联网服务器将每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所对应的发布终端。因此,本发明中发布终端即可以根据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自动进行信息发布,在需要发布信息时,自动向视联网服务器下载要发布的信息,发布过程更加简单,发布准确性较高。
[0090]其次,在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和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均包括路径信息,该路径信息用于标识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进行传输的传输路径,因此在视联网数据包的传输过程中,直接按照上述传输路径进行传输即可,而无需采用目前IP协议的解决方案,由每个数据包自行协商传输路由,从而可以保证传输通路的稳定和通畅,避免多媒体业务的延时,传输速度更快。
【附图说明】
[009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信息发布方法的流程图;
[009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信息发布方法的流程图;
[009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一种视联网服务器的结构框图;
[009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一种发布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95]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96]视联网是网络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互联网的更高级形态,是一个实时网络,视联网能够实现目前互联网无法实现的全网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将众多互联网应用推向高清视频化,高清面对面,最终将实现世界无距离,实现全球范围内人与人的距离只是一个屏幕的距离。视联网采用实时高清视频交换技术,可以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将所需的服务,如高清视频会议、视频监控、智能化监控分析、应急指挥、数字广播电视、延时电视、网络教学、现场直播、视频点播(Video On Demand, VOD)、电视邮件、个人视频录像(Personal videorecorder, PVR)、内网(自办)频道、智能化视频播控、信息发布等数十种视频、语音、图片、文字、通讯、数据等服务全部整合在一个系统平台,通过电视或电脑实现高清品质视频播放。
[0097]通过视联网统一视频技术架构的综合多媒体视频服务平台,轻松突破了传统网络视频的缺陷,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实现数千至数万个高清视频、多媒体和数据服务点(终端)的统一智能化管理,实现实时高清、高度智能化的视频播放、视频通讯和视频传输,并且成本不再高的难以想象。视联网可以与现有的IP网络、局域网、互联网、第三代移动通信(3rd-generat1n, 3G)网络、电话网络全兼容,并且可以与现有的数据库、监控系统、电视网络进行对接,实现全面兼容。
[0098]本发明主要是针对目前的信息发布技术中,由于通过人为控制服务器主动将发布信息发送至播放器,发布过程较为繁琐,容易出现错误;并且通过互联网发送信息的过程中,需要采用IP协议的解决方案,传输速度较慢,对带宽的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的一种信息发布方法和系统,以简化发布过程更加简单,提高发布准确性,并提高数据传输速度。下面,通过以下各个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0099]实施例一:
[0100]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信息发布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101]步骤101,视联网服务器接收编辑终端发送的第一视联网数据包。
[0102]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需要通过发布终端进行信息发布时,首先可以通过编辑终端根据发布需求(例如,需要发布哪些发布信息,通过哪个发布终端发送哪些发布信息,发布信息的发布时间等)生成第一视联网数据包,然后将该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视联网服务器。其中,编辑终端可以为PC (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终端,例如台式机、一体机、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平板电脑等,发布终端可以为机顶盒等终端。
[0103]在视联网中,每台允许入网的终端都需要在视联网服务器中接入,没有接入视联网服务器的终端无法入网。因此,为了保证编辑终端能够顺利将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视联网服务器,需要预先将编辑终端接入视联网服务器,接入之后,编辑终端即可与视联网服务器进行双向通信。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将所述编辑终端接入所述视联网服务器:
[0104]步骤al,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编辑终端发送的入网请求指令;
[0105]步骤a2,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确定当前是否存在大于或等于所述编辑终端入网所需资源的空闲资源;
[0106]若存在,则执行步骤a3 ;若不存在,则执行步骤a5。
[0107]步骤a3,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向所述编辑终端发送针对所述入网请求指令的入网应答指令;
[0108]步骤a4,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编辑终端发送的、针对所述入网应答指令的确定应答指令,所述编辑终端成功接入所述视联网服务器;
[0109]步骤a5,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向所述编辑终端发送拒绝接入的提示信息。
[0110]首先,编辑终端在需要接入视联网服务器时,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入网请求指令,该入网请求指令中可以包括编辑终端的MAC地址、终端标识等信息;然后,视联网服务器在接收到该入网请求指令后,可以确定当前是否存在大于或等于所述编辑终端入网所需资源的空闲资源,以确定是否允许该编辑终端入网,如果存在,则视联网服务器可以向编辑终端发送针对所述入网请求指令的入网应答指令;最后,编辑终端在接收到入网应答指令后,即可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针对所述入网应答指令的确定应答指令,视联网服务器在接收到该确定应答指令后,编辑终端即成功接入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如果视联网服务器确定当前不存在大于或等于编辑终端入网所需资源的空闲资源,则可以向所述编辑终端发送拒绝接入的提示信息,此时不允许该编辑终端入网,即所述编辑终端接入失败。
[0111]在视联网服务器中可以维护一个终端注册信息表,该终端注册信息表里可以包括已接入终端的终端标识、MAC (Medium/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地址等信息,即本发明实施例中编辑终端在接入成功之后,视联网服务器可以将该编辑终端的终端标识、MAC地址等信息保存至上述终端注册信息表中。
[0112]编辑终端主要是根据发布需求的不同进行任务的编辑,从而生成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并将该第一视联网
文档序号 : 【 9551255 】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晖,胡海锋,王艳辉,李殿坤
技术所有人: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杨春晖胡海锋王艳辉李殿坤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stp信息集中服务器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服务器、客户端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