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爆型网络交换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隔爆型网络交换机,属于井下用网络交换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以太网在地面上已经有实际应用,但在煤矿井下还没有应用的。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有关领导和专家在新近举行的制定《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安全条件》研讨会上提出,使用工业以太网作为井下的主干传输网络、现场总线作为连接传感器等现场设备的网络,应当是近期内矿井传输网络的研究重点和建设方向。可以预见,工业以太网也将是未来矿井宽带通信网络建设的必然选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隔爆型网络交换机,其具有隔爆功能,能够在煤矿井下使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隔爆型网络交换机,包括网络交换机、直流电源模块、交流变压器和隔爆外壳,在所述的隔爆外壳内设置有网络交换机、直流电源模块和交流变压器;所述交流变压器的输出端与直流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直流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网络交换机的电源接口连接。所述的网络交换机或为百兆以太网交换机,或为千兆以太网交换机。本实用新型跟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在隔爆外壳内设置了网络交换机、直流电源模块和交流变压器,这就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隔爆功能,可以在煤矿井下使用。2、所述的网络交换机或为百兆以太网交换机,或为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可以根据实际的矿井环境和工业应用的需求选配合适的网络交换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网络交换机、2为直流电源模块、3为交流变压器、4为隔爆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隔爆型网络交换机,包括网络交换机1、直流电源模块2、交流变压器 3和隔爆外壳4,在所述的隔爆外壳4内设置有网络交换机1、直流电源模块2和交流变压器 3 ;所述交流变压器3的输出端与直流电源模块2的输入端连接,直流电源模块2的输出端与网络交换机1的电源接口连接。所述的网络交换机1、直流电源模块2和交流变压器3均为现有技术。井下交流660V电源经过过流保护元件后进入本实用新型的交流变压器3中,经过交流变压器3转换成交流220V或交流127V电源后,为直流电源模块2供电,直流电源模块
32为网络交换机1提供直流电。 所述的网络交换机1或为百兆以太网交换机,或为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可以根据实际的矿井环境和工业应用的需求选配合适的网络交换机1。
权利要求1.隔爆型网络交换机,包括网络交换机(1)、直流电源模块(2)、交流变压器(3)和隔爆外壳(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隔爆外壳(4)内设置有网络交换机(1),直流电源模块 (2)和交流变压器(3);所述交流变压器(3)的输出端与直流电源模块(2)的输入端连接,直流电源模块(2)的输出端与网络交换机(1)的电源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爆型网络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交换机(1)或为百兆以太网交换机,或为千兆以太网交换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隔爆型网络交换机,属于网络交换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具有隔爆功能,能够在煤矿井下使用的隔爆型网络交换机;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网络交换机、直流电源模块、交流变压器和隔爆外壳,在所述的隔爆外壳内设置有网络交换机、直流电源模块和交流变压器;所述交流变压器的输出端与直流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直流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网络交换机的电源接口连接;所述的网络交换机或为百兆以太网交换机,或为千兆以太网交换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煤矿井下通讯网络技术领域。
文档编号H04L12/04GK202014260SQ20112014646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0日
发明者刘志华, 吴晓闯, 张京, 支守礼, 董安国 申请人:太原罗克佳华工业有限公司
文档序号 :
【 7837089 】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闯,张京,支守礼,刘志华,董安国
技术所有人:太原罗克佳华工业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闯,张京,支守礼,刘志华,董安国
技术所有人:太原罗克佳华工业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