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发布方法和系统,视联网服务器和发布终端的制作方法
[0197]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编辑终端发送的入网请求指令;
[0198]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确定当前是否存在大于或等于所述编辑终端入网所需资源的空闲资源;
[0199]若存在,则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向所述编辑终端发送针对所述入网请求指令的入网应答指令;
[0200]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编辑终端发送的、针对所述入网应答指令的确定应答指令,所述编辑终端成功接入所述视联网服务器。
[0201]对于上述视联网服务器实施例而言,由于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0202]实施例四:
[0203]参照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一种发布终端的结构框图,该发布终端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0204]第二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第二视联网数据包;
[0205]其中,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发布任务列表和第二路径信息,所述第二路径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的传输路径;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用于接收编辑终端发送的第一视联网数据包,依据第一视联网数据包生成至少一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并按照所述第二路径信息,通过视联网分别将每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对应的发布终端;
[0206]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发布任务列表、每个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以及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的传输路径;所述编辑终端为预先接入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终端,用于按照所述第一路径信息,通过视联网发送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
[0207]发布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进行信息发布;所述发布终端为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所对应的、预先接入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终端。
[0208]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发布任务列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发布信息标识、每个所述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类型、以及每个所述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开始发布时间和结束发布时间;其中,所述发布类型包括在线、离线和插播。
[0209]所述发布模块包括:
[0210]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发布类型中是否存在离线发布类型;
[0211]发送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子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存在时,向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离线发布类型对应的发布信息标识的下载请求;
[0212]保存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并将所述发布信息保存至所述发布终端本地;
[0213]开始发布子模块,用于当某一个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开始发布时间到达时,获取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并开始发布所述发布信息;
[0214]停止发布子模块,用于当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结束发布时间到达时,停止发布所述发布信息。
[0215]所述保存子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第三视联网数据包;所述第三视联网数据包包括所述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和第三路径信息,所述第三路径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三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的传输路径;所述第三视联网数据包为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按照所述第三路径信息,通过视联网发送的数据包。
[0216]所述开始发布子模块可以包括以下子单元:
[0217]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某一个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开始发布时间到达时,判断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类型;
[0218]在线处理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所述发布类型为在线时,向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包括该发布信息标识的下载请求;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并开始发布所述发布信息;
[0219]离线处理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所述发布类型为离线时,从本地获取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并开始发布所述发布信息;
[0220]插播处理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所述发布类型为插播时,向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包括该发布信息标识的下载请求;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暂停发布当前正在发布的发布信息,并开始发布所述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
[0221]所述发布模块还可以包括:记录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开始发布子模块开始发布所述发布信息之后,将预先设置的状态数据库中,所述发布信息对应的发布状态标志位记录为正在发布;在所述停止发布子模块停止发布所述发布信息之后,将预先设置的状态数据库中,所述发布信息对应的发布状态标志位记录为完成发布;
[0222]所述发布终端还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0223]读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发布终端重新上电后,读取所述状态数据库中所记录的发布状态标志位;
[0224]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存在为正在发布的发布状态标志位;
[0225]判断发布模块,用于判断当前时间是否早于所述为正在发布的发布状态标志位所对应的发布信息的结束发布时间;以及在判断结果为是时,从所述当前时间开始发布所述发布信息。
[0226]对于上述发布终端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0227]本发明还可以包括一种信息发布系统,该信息发布系统可以包括编辑终端、视联网服务器和发布终端。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具体结构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三的相关描述,所述发布终端的具体结构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四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详细论述。当然所述信息发布系统还可以包括监控前端和监控服务器,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相关描述。
[0228]所述信息发布系统可以通过编辑终端将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视联网服务器,该第一视联网数据包中包括了至少一个发布任务列表和每个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视联网服务器可以依据第一视联网数据包生成至少一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该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包括至少一个发布任务列表;视联网服务器将每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所对应的发布终端。因此,本发明中发布终端即可以根据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自动进行信息发布,在需要发布信息时,自动向视联网服务器下载要发布的信息,发布过程更加简单,发布准确性较高。其次,在视联网数据包中均包括路径信息,该路径信息用于标识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进行传输的传输路径,因此在视联网数据包的传输过程中,直接按照上述传输路径进行传输即可,而无需采用目前IP协议的解决方案,由每个数据包自行协商传输路由,从而可以保证传输通路的稳定和通畅,避免多媒体业务的延时,传输速度更快。
[0229]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发明,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0230]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231]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信息发布方法和系统,视联网服务器和发布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信息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视联网服务器接收编辑终端发送的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发布任务列表、每个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以及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的传输路径;所述编辑终端为预先接入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终端,用于按照所述第一路径信息,通过视联网发送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 视联网服务器依据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生成至少一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发布任务列表和第二路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路径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的传输路径; 视联网服务器按照所述第二路径信息,通过视联网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对应的发布终端;所述对应的发布终端为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所对应的、预先接入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终端,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进行信息发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将所述编辑终端接入所述视联网服务器: 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编辑终端发送的入网请求指令; 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确定当前是否存在大于或等于所述编辑终端入网所需资源的空闲资源; 若存在,则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向所述编辑终端发送针对所述入网请求指令的入网应答指令; 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编辑终端发送的、针对所述入网应答指令的确定应答指令,所述编辑终端成功接入所述视联网服务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括所述编辑终端的MAC地址和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其中,所述编辑终端的MAC地址为源地址,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为目的地址; 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编辑终端发送的第一视联网数据包的步骤包括: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源地址对应的编辑终端按照所述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通过视联网发送的第一视联网数据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联网服务器依据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生成至少一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的步骤包括: 所述视联网服务器解析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得到其中的至少一个发布任务列表、以及每个所述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 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分别将每个终端标识对应的发布任务列表转换成一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路径信息包括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以及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所对应的发布终端的MAC地址,其中,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为源地址,所述发布终端的MAC地址为目的地址; 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按照所述第二路径信息,通过视联网将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对应的发布终端的步骤包括:视联网服务器按照所述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通过视联网将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发布终端。6.—种信息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布终端接收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第二视联网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发布任务列表和第二路径信息,所述第二路径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的传输路径;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用于接收编辑终端发送的第一视联网数据包,依据第一视联网数据包生成至少一
文档序号 :
【 9551255 】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晖,胡海锋,王艳辉,李殿坤
技术所有人: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晖,胡海锋,王艳辉,李殿坤
技术所有人: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