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置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静置罐。
背景技术:
在化工领域,经常需要将固液分离或者将两种不同密度且互不相溶的液体分离,此时,就要用到静置罐,静置罐的使用时不消耗能源,使用成本低,现有的静置罐在使用时,只能够将定量的混合物料通入静置罐,静置好后,再从上至下依次将各层物料抽出,而无法实现持续地通入物料和抽出物料,因为将物料通入时会产生震动,导致底层的物料重新进入上层,从而影响静置分离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静置罐,用于固液分离,能够持续地通入物料和抽出物料,提高处理效率,同时避免已经沉淀至底部的固体物料受到震动而重新进入液体,保证良好的静置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静置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设置有空腔和顶盖,
所述罐体内设置有竖直的隔板,所述隔板将罐体的空腔分隔成为液体腔和混合腔;
所述隔板的顶部设置有连通液体腔和混合腔的流入孔,所述流入孔下方的混合腔内设置有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的混合腔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上挡板的边缘与混合腔侧壁设置有间隙,且上挡板通过竖直的安装杆安装于顶盖,所述下挡板焊接于混合腔侧壁,且其中间设置有通孔;
所述液体腔内设置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连接有排液管。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腔和混合腔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下挡板从边缘到中心向下倾斜,所述上挡板从中心到边缘向上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腔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物料在混合腔中静置,密度大的固体沉淀至混合腔的底部,而液体通过流入孔流入液体腔,再由液压泵抽出。由于进料口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挡板,在持续通入物料时,避免了进料时物料的冲击力传递至混合腔的底部使固体颗粒收到冲击而运动至液体中,同时避免了下挡板上停留的固体颗粒扩散至上挡板上方,确保了良好的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静置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设置有空腔和顶盖7,
所述罐体1内设置有竖直的隔板2,所述隔板2将罐体1的空腔分隔成为液体腔3和混合腔4;
所述隔板2的顶部设置有连通液体腔3和混合腔4的流入孔6,所述流入孔6下方的混合腔4内设置有上挡板8和下挡板9,所述上挡板8和下挡板9之间的混合腔4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5,所述上挡板8的边缘与混合腔4侧壁设置有间隙,且上挡板8通过竖直的安装杆10安装于顶盖7,所述下挡板9焊接于混合腔4侧壁,且其中间设置有通孔;
所述液体腔3内设置有液压泵11,所述液压泵11连接有排液管12。
罐体1采用不锈钢材质,并在内外涂刷防腐漆,以提高使用寿命。物料在混合腔4中静置,密度大的固体沉淀至混合腔4的底部,而液体通过流入孔6流入液体腔3,再由液压泵11抽出。由于进料口5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挡板,在持续通入物料时,避免了进料时物料的冲击力传递至混合腔4的底部使固体颗粒收到冲击而运动至液体中,同时避免了下挡板9上停留的固体颗粒扩散至上挡板8上方,确保了良好的分离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腔3和混合腔4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为了起到更好的阻挡效果,同时使下挡板9表面停留的固体颗粒滑落至混合腔4底部,所述下挡板9从边缘到中心向下倾斜,所述上挡板8从中心到边缘向上倾斜。
所述混合腔4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13。排污口13可用于收集固体颗粒,同时,清洗时,污水通过排污口13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研发人员:李汉辉
技术所有人:深圳市耀星实业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