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通信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机床用下摆式自动翻转接料手的制作方法

2025-08-21 16:40:07 473次浏览
机床用下摆式自动翻转接料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接料手,特别是一种机床用下摆式自动翻转接料手。



背景技术:

现在自动化生产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车床自动化生产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将工件进行切断车削的加工,因为工件处于高速旋转状态下,如何将切断的工件完成的取下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传统的做法是:采用可以移动的滑道的形式,加工时将一个可移动的滑道放置到主轴下方,当工件切断时,工件掉到滑道内,滑出机床外,此方法在取出工件的同时,也会有大量的铁屑和冷却水漏出机床外,影响车间整洁并容易划伤以加工零件。

面对上述的问题,人们已经给出了一种解决方案:上摆式接料手,其具体结构为:回转气缸、接料斗、摆臂和连接臂,其中,连接臂设于接料斗底部且两者相固定;摆臂一端与回转气缸的驱动轴相固连,且另一端与连接臂相固连。使用时,回转气缸带动摆臂转动,利用摆臂的角度来实现接料和将工件运出机床外的目的,其结构简单,但只能安装在主轴下方,对于很多车床来说,主轴下方空间狭小,不易安装,而且主轴下方水和铁屑等较多,会严重影响接料手的使用寿命,也会严重影响机床排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机床用下摆式自动翻转接料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接料手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机床用下摆式自动翻转接料手,包括接料斗、回转气缸和设于回转气缸一侧的摆臂,摆臂呈条状且其一端与回转气缸的驱动轴相连,接料斗底部设有连接臂,且连接臂和接料斗相固定,其特征在于,摆臂上具有呈长条状的放置槽,且放置槽和摆臂两者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的驱动轴外套有主动轮,主动轮位于放置槽内且其与回转气缸的缸体固定,所述的摆臂的另一端设有旋转轴,且旋转轴和回转气缸的驱动轴位置并列,所述旋转轴外端与连接臂固定,旋转轴内端伸入放置槽且该端部外套设并固定有从动轮,所述旋转轴与摆臂轴向固定,所述的从动轮和主动轮上绕设有同一个同步带。

使用过程如下:回转气缸带动摆臂向上摆动,在摆动过程中,摆臂相对于主动轮发生转动,从而通过同步带驱动从动轮转动,且从动轮的转动方向与摆臂摆动方向相反,使接料斗处于主轴位置用于接料;接料完毕后,回转气缸带动摆臂向下摆动,接料斗同步进行反方向转动处于倾斜状态以排出工件。

在主动轮、同步带、从动轮、旋转轴等部件的作用下,使摆臂和接料斗同步并按相反的方向转动,这样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便无需将整个接料手安装在主轴下方,在方便接料手安装的同时,又可有效避免接料手与铁屑或冷却液接触,来提高接料手的寿命。

在上述的机床用下摆式自动翻转接料手中,所述的摆臂包括均呈条状的摆臂一和摆臂二,且摆臂一位于摆臂二和回转气缸之间,所述的摆臂一和摆臂二通过若干根螺丝相连,且摆臂一和摆臂二之间形成上述的放置槽,所述的回转气缸的驱动轴穿过摆臂一并与摆臂二相固定。

通过将摆臂设置成分体式结构,以方便接料手的组装。

在上述的机床用下摆式自动翻转接料手中,所述的同步带完全位于放置槽内。

通过设置摆臂一位于摆臂二和回转气缸之间以及同步带完全设置在由摆臂一和摆臂二之间形成的放置槽内,这样便可有效阻止飞溅的铁屑进入到放置槽内并与同步带接触,来防止同步带卡死,从而既提高了接料手的工作稳定性,还延长了接料手的寿命。

在上述的机床用下摆式自动翻转接料手中,所述的连接臂包括呈中空状的连接部,连接部的内表面与旋转轴的外端外表面匹配,且旋转轴的外端插嵌在连接部内;所述的旋转轴的内端外套有两轴承,两轴承的外圈分别与摆臂一和摆臂二固定,且两轴承的内圈均与旋转轴固定。

在上述的机床用下摆式自动翻转接料手中,摆臂一和摆臂二上相对的两侧均设有定位孔,且定位槽位于两定位孔之间,两所述的轴承分别位于两定位孔内,所述的摆臂二上具有供旋转轴穿过的连接孔,连接孔的孔壁与旋转轴的外侧壁匹配并贴靠在一起。

轴承设置在摆臂内部以及连接孔的孔壁与旋转轴的外侧壁相贴靠,以对轴承和从动轮起较好地保护作用,在提高接料手工作稳定性的同时,又进一步提高了接料手的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机床用下摆式自动翻转接料手具有以下优点:

1、在主动轮、同步带、从动轮、旋转轴等部件的作用下,使摆臂和接料斗同步并按相反的方向转动,这样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便无需将整个接料手安装在主轴下方,在方便接料手安装的同时,又可有效避免接料手与铁屑或冷却液接触,来提高接料手的寿命。

2、通过设置摆臂一位于摆臂二和回转气缸之间以及同步带完全设置在由摆臂一和摆臂二之间形成的放置槽内,这样便可有效阻止飞溅的铁屑进入到放置槽内并与同步带接触,来防止同步带卡死,从而既提高了接料手的工作稳定性,还延长了接料手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料斗;2、回转气缸;2a、驱动轴;3、摆臂;3a、摆臂一;3b、摆臂二;3c、放置槽;4、连接臂;4a、连接部;5、旋转轴;6、同步带;7、主动轮;8、从动轮;9、支架;10、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机床用下摆式自动翻转接料手由接料斗1、回转气缸2、摆臂3、连接臂4、旋转轴5、同步带6、主动轮7、从动轮8等组成。

其中,摆臂3呈条状并设于回转气缸2一侧。摆臂3的其中一端与回转气缸2的驱动轴2a相连,且这一连接方式具体如下:摆臂3包括均呈条状的摆臂一3a和摆臂二3b,摆臂一3a位于摆臂二3b和回转气缸2之间,且摆臂一3a和摆臂二3b通过若干根螺丝相连。如图2所示,摆臂一3a和摆臂二3b之间形成呈长条状的放置槽3c,且放置槽3c和摆臂3两者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回转气缸2的驱动轴2a穿过摆臂一3a并与摆臂二3b相固定,以确保回转气缸2稳定地驱动摆臂3摆动。

如图1和图2所示,主动轮7位于放置槽3c内并套设在驱动轴2a外,且主动轴通过支架9与回转气缸2的缸体相固定。优选主动轮7与支架9以及缸体与支架9均采用螺栓相连。摆臂3的另一端设有旋转轴5,且旋转轴5与回转气缸2的驱动轴2a位置并列。摆臂二3b上贯穿开设有与放置槽3c连通的连接孔,连接孔与旋转轴5正对,旋转轴5的内端通过连接孔伸入到放置槽3c 内,且旋转轴5与摆臂3轴向固定。放置槽3c内设有从动轮8,从动轮8套在旋转轴5外,且从动轮8和旋转轴5固定在一起。从动轮8和主动轮7上绕设有同一个同步带6。其中,旋转轴5 和摆臂3轴向固定的方式具体如下:摆臂一3a和摆臂二3b上相对的两侧均设有定位孔,且定位槽位于两定位孔之间。旋转轴5 的内端外套有两轴承10,两轴承10分别位于两定位孔内,两轴承10的外圈分别与摆臂一3a和摆臂二3b固定,且两轴承10的内圈均与旋转轴5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同步带6完全位于放置槽3c内;连接孔的孔壁与旋转轴5的外侧壁匹配并贴靠在一起;两轴承10的外圈均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分别与摆臂一3a和摆臂二3b固定;两轴承10的内圈均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与旋转轴5 固定。

接料斗1呈盒状,且其侧壁上具有多个排液孔。接料斗1的底部设有连接臂4,连接臂4和接料斗1相固定,且优选两者通过螺栓相固定。连接臂4包括呈中空状的连接部4a,连接部4a 的内表面与旋转轴5的外端外表面匹配,且旋转轴5的外端插嵌在连接部4a内,使旋转轴5与连接臂4稳定地固定在一起。

使用过程如下:回转气缸2带动摆臂3向上摆动,在摆动过程中,摆臂3相对于主动轮7发生转动,从而通过同步带6驱动从动轮8转动,且从动轮8的转动方向与摆臂3摆动方向相反,使接料斗1处于主轴位置用于接料;接料完毕后,回转气缸2带动摆臂3向下摆动,接料斗1同步进行反方向转动处于倾斜状态以排出工件。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文档序号 : 【 12872594 】

技术研发人员:赵玲刚
技术所有人:台州市东部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赵玲刚台州市东部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保证型材强度的高精度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