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通信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5-08-22 09:20:34 287次浏览
专利名称: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辆的驻车装置,特别是一种沙滩车机械驻
车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中,沙滩车为四轮摩托车,主要运用在旅游沙滩景区,其体积较大,重量较重,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产生滑行,严重时容易造成人员损伤和财产的损失。驻车制动,也就是手刹或者自动档中的停车档,锁住传动轴或者后轮,它的作用就是在停车时,给车子一个阻力,使车子不溜车。驻车制动是沙滩车制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沙滩车驻车制动系统是 一套独立的制动系统,现有的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一般是与制动钳相分离,再在沙滩车的方向把手上设置一个驻车制动控制机构。制动钳包括制动钳活塞、钳体、制动片、制动盘,制动钳活塞包括顶杆和活塞体,制动钳活塞穿插在钳体内,顶杆伸出钳体,制动盘插设在钳体内,制动片均匀设置在制动盘两侧。现有的驻车装置制动时需要用一只手紧握刹车,另一只手按驻车制动块,同时动用双手,这样的装置存在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驻车不可靠等缺点。另外,由于儿童驾车时对危险情况预见不足和驾驶能力较差,容易产生翻车的现象,出现车翻人仰或者车子拖着人跑的情况,造成伤害事故,因此人们迫切希望有人能设计出一种操作方便、驻车牢靠的沙滩车驻车装置,确保沙滩车驻车后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驻车可靠的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在制动钳尾部,包括手刹座、摇臂、蜗杆、蜗套,所述的蜗套卡固在手刹座内部,所述的蜗杆内端设置在手刹座内并与蜗套相互配合,所述的蜗杆外端伸出手刹座,且与所述的摇臂连接,所述的制动钳活塞顶杆伸出钳体且抵靠在蜗杆内端面上,当旋转所述的摇臂时通过摇臂带动蜗杆旋转前移;所述的摇臂上设有当作用在摇臂上外力消失后,能使所述的制动钳活塞和蜗杆返回初始位置的复位机构。本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在驻车制动时,人为手动操纵力拉动摇臂旋转,蜗杆随之旋转,当蜗杆先前推进,消除驻车间隙后,推动制动钳活塞前移,挤压制动片,同时制动片挤压制动盘,产生驻车力,实现驻车的目的,操作简单,驻车可靠。在解除驻车时,由于复位机构的作用,摇臂复位,蜗杆回转,沙滩车制动系统恢复正常工作。在上述的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中,所述的手刹座内设置有调整螺栓,所述的蜗杆开设有中心通孔,所述的调整螺栓穿插在蜗杆内且上述的调整螺栓与蜗杆内端螺纹连接,所述的调整螺栓与制动钳活塞顶杆之间形成有驻车间隙。在上述的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中,所述的驻车间隙宽度为O. 5 1mm。控制驻车间隙为O. 5 1_,能保证制动钳活塞在解除液压力时的回位量空间,防止产品带刹。在上述的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中,所述的摇臂外侧面上设置有自锁螺母,所述的自锁螺母套设在调整螺栓上并调整螺栓螺纹连接。自锁螺母具有强度高、可靠性强的特点,当自锁螺母锁紧时,能保证调整螺栓固定牢靠,同时防止有人误动调整螺栓而影响驻车间隙,另外,自锁螺母能够起到抗振的作用。在上述的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中,所述的复位机构为回位弹簧,所述的回位弹簧一端固定在摇臂上,另一端固定在手刹座上。回位弹簧的作用是使摇臂复位,蜗杆回转,驻车间隙恢复原值,沙滩车制动系统恢复正常工作。在上述的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中,所述的蜗套外形呈“D”型,并通过过盈配合装配在所述的手刹座内。这样的结构设计,不容易磨损,固定牢靠。在上述的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中,所述的蜗杆外端面和蜗套内端面为相互配合的矩形螺纹,所述的矩形螺纹条数为5条,所述的蜗杆升角α为18。,大径D尺寸为Φ13πιπι。 在上述的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中,所述的制动钳活塞的活塞体外壁上套设有矩形密封圈。矩形密封圈与制动钳活塞为过盈配合,在液压力作用下,制动钳活塞外移压向制动盘,矩形密封圈也随之变形。解除制动时,液压力消失,变形的矩形密封圈回复正常,同时抱住制动钳活塞回位,回位量与变形量相等,矩形密封圈的这一性能能保证制动钳活塞与制动盘间隙不变。另外,矩形密封圈还具有密封作用,能很好的防止润滑油漏出及外物侵入。在上述的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中,所述的蜗杆外端呈六角柱状且所述的摇臂中心上开设有与蜗杆呈六角柱状的外端相配合的通孔,所述的摇臂上开设有拉索孔。这样的蜗杆外端形状设计,受力均匀,能减少设备磨损,摇臂拉索孔与手动拉索连接,驻车时,手操纵力通过拉索拉动摇臂旋转,蜗杆随之旋转。在上述的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中,所述的手刹座通过内六角螺栓与钳体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结构简单,固定牢靠,拆卸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几个优点I、本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包括手刹座、摇臂、蜗杆、蜗套,呈“D”型的蜗套通过过盈配合卡固在手刹座内部,手刹座内设置有与蜗套相互配合的蜗杆且上述的蜗杆外端伸出手刹座,摇臂与蜗杆外端连接,制动钳活塞顶杆伸出钳体且抵靠在蜗杆内端面上,当旋转摇臂时,蜗杆随之旋转并向前推进,消除驻车间隙后,推动制动钳活塞前移,挤压制动片,同时制动片挤压制动盘,产生驻车力,实现驻车的目的,结构简单,操作简单,驻车可靠。2、手刹座内设置有调整螺栓,蜗杆开设有中心通孔,调整螺栓穿插在蜗杆内且上述的调整螺栓与蜗杆内端螺纹连接,调整螺栓与制动钳活塞顶杆之间有O. 5 Imm的驻车间隙,能保证制动钳活塞在解除液压力时的回位量空间,防止产品带刹。3、摇臂外侧面上设置有自锁螺母且上述的自锁螺母套设在调整螺栓上且所述的自锁螺母与调整螺栓螺纹连接,自锁螺母具有强度高、可靠性强的特点,当自锁螺母锁紧时,能保证调整螺栓固定牢靠,防止有人误动调整螺栓而影响驻车间隙,另外,自锁螺母能够起到抗振的作用。4、制动钳活塞的活塞体外壁上套设有矩形密封圈,矩形密封圈的设置,一是起密封作用,能很好的防止润滑油漏出及外物侵入,二是具有间隙自动补偿功能,能保持制动钳活塞与制动片间隙不变。
5、手刹座通过内六角螺栓与钳体连接,结构简单,固定牢靠,拆卸方便。


图I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中蜗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中蜗套的剖视图。图中,I、钳体;2、手刹座;3、制动盘;4、摇臂;5、调整螺栓;6、自锁螺母;7、回位弹簧;8、蜗杆;9、蜗套;10、制动钳活塞;11、制动片;12、0型密封圈;13、矩形密封圈;14、活塞 防尘圈15、拉索孔16、驻车间隙17、顶杆;18、活塞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I和图2所示,本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连接在制动钳尾部,其中制动钳包括制动甜活塞10、甜体I、制动片11、制动盘3,制动甜活塞10包括顶杆17和活塞体18,制动甜活塞10穿插在钳体I内,顶杆17伸出钳体1,制动盘3插设在钳体I内,制动片11均匀设置在制动盘3两侧。制动钳活塞10的活塞体18外壁上套设有矩形密封圈13。矩形密封圈13与制动钳活塞10为过盈配合,在液压力作用下,制动钳活塞10外移压向制动盘3,矩形密封圈13也随之变形。解除制动时,液压力消失,变形的矩形密封圈13回复正常,同时抱住制动钳活塞10回位,回位量与变形量相等,矩形密封圈13的这一性能能保证制动钳活塞10与制动盘3间隙不变。另外,矩形密封圈13还具有密封作用,能很好的防止润滑油漏出及外物侵入。制动钳活塞10的顶杆17外壁上套设有O型密封圈12,制动钳活塞10的活塞体18外壁上套设有活塞防尘圈14。O型密封圈12的设置,用于静密封和往复运动密封,能很好的防止润滑油漏出及外物侵入,另外,活塞防尘圈14的设置,可除去往复运动时制动钳活塞10的活塞体18露在外部表面上所附着的尘土、雨水等污物,防止外部灰尘、雨水进入密封机构内部,这样能实现阻止外界的粉尘进入系统,同时也降低设备的磨损,延长设备寿命O本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包括手刹座2、摇臂4、蜗杆8、蜗套9,蜗套9卡固在手刹座2内部,手刹座2内设置有与蜗套9相互配合的蜗杆8且上述的蜗杆8外端伸出手刹座2,摇臂4与蜗杆8外端连接,制动钳活塞10顶杆17伸出钳体I且抵靠在蜗杆8内端面上,当旋转摇臂4时,蜗杆8随之旋转并向前推进。手刹座2截面呈“凸”字形,能够很好的配合蜗杆8和蜗套9的连接,固定牢靠。手刹座2通过内六角螺栓与钳体I连接,结构简单,固定牢靠,拆卸方便。如图3和图4所示,蜗套9外形呈“D”型,通过过盈配合卡固在手刹座2内。这样的结构设计,不容易磨损,固定牢靠。蜗杆8外端面和蜗套9内端面为相互配合的矩形螺纹,条数为5条,升角α为18°,大径d尺寸为13mm,外径D尺寸为Φ 16mm,螺距为3. 5mm,牙高为I. 3mm,蜗杆8每旋转10°,蜗杆8升程O. 6mm,也就是说当蜗杆8旋转10°时,蜗杆8向前位移O. 6mm。蜗杆8外端呈六角柱状且摇臂4中心上开设有与蜗杆8呈六角柱状的外端相配合的通孔,摇臂4上开设有拉索孔15。这样的蜗杆8外端形状设计,受力均匀,能减少设备磨损,摇臂4拉索孔15与手动拉索连接,驻车时,手操纵力通过拉索拉动摇臂4旋转,蜗杆8随之旋转。手刹座2内设置有调整螺栓5,蜗杆8开设有中心通孔,调整螺栓5穿插在蜗杆8内且上述的调整螺栓5与蜗杆8内端螺纹连接,调整螺栓5与制动钳活塞10顶杆17之间有O. 5 Imm的驻车间隙16,能保证制动钳活塞10在解除液压力时的回位量空间,防止产品带刹。摇臂4外侧面上设置有自锁螺母6且上述的自锁螺母6套设在调整螺栓5上且自锁螺母6与调整螺栓5螺纹连接,自锁螺母6具有强度高、可靠性强的特点,当自锁螺母6 锁紧时,能保证调整螺栓5固定牢靠,防止有人误动调整螺栓5而影响驻车间隙16,另外,自锁螺母6能够起到抗振的作用。摇臂4上设有当作用在摇臂4上外力消失后,能使制动钳活塞10和蜗杆8返回初始位置的复位机构。本实施例中复位机构为回位弹簧7,回位弹簧7的作用是使摇臂4复位,蜗杆8回转,驻车间隙16恢复原值,沙滩车制动系统恢复正常工作。随着制动片11的磨损,制动钳活塞10在矩形密封圈13的作用下,具有间隙自动补偿功能,制动钳活塞10与制动片11间隙不变。驻车间隙16会越来越大,当蜗杆8升程不足以弥补驻车间隙16时,必须按驻车间隙16的调整方法进行调整。具体的驻车间隙16的调整方法松开自锁螺母6,顺时针旋转调整螺栓5,推动制动钳活塞10前移,同时旋转车轮,当有带刹现象时,回旋调整螺栓5调整O. 5至O. 9圈,调整好后,抓压行车制动系统手柄,反复制动几次,支起车轮,转动车轮检查是否带刹,如无带刹则说明调整正确。本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在初始状态下,调整螺栓5与制动钳活塞10顶杆17之间有O. 5 Imm的驻车间隙16,此时制动系统能够正常工作。本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在驻车制动时,人为手动操纵力通过拉索拉动摇臂4旋转,蜗杆8随之旋转并向前推进;消除驻车间隙16后,推动制动钳活塞10前移,并使制动钳活塞10挤压制动片11,从而使得制动片11挤压制动盘3,产生驻车力,实现驻车的目的。本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在解除驻车时,由于回位弹簧7在之前摇臂4旋转时处于拉伸状态,当作用在摇臂4上的外力消失时,回位弹簧7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回缩,从而带动摇臂4反向旋转并复位,与此同时在摇臂4的作用下蜗杆8回转并使蜗杆8与制动钳活塞10复位,制动钳活塞10与调整螺栓5之间的驻车间隙16恢复原值,沙滩车制动系统恢复正常工作。
权利要求
1.一种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在制动钳尾部,包括手刹座(2)、摇臂⑷、蜗杆(8)、蜗套(9),所述的蜗套(9)卡固在手刹座(2)内部,所述的蜗杆⑶内端设置在手刹座⑵内并与蜗套(9)相互配合,所述的蜗杆⑶外端伸出手刹座(2),且与所述的摇臂⑷连接,所述的制动钳活塞(10)顶杆(17)伸出钳体⑴且抵靠在蜗杆⑶内端面上,当旋转所述的摇臂(4)时通过摇臂(4)带动蜗杆(8)旋转前移;所述的摇臂(4)上设有当作用在摇臂(4)上外力消失后,能使所述的制动钳活塞(10)和蜗杆(8)返回初始位置的复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刹座(2)内设置有调整螺栓(5),所述的蜗杆(8)开设有中心通孔,所述的调整螺栓(5)穿插在蜗杆(8)内且上述的调整螺栓(5)与蜗杆(8)内端螺纹连接,所述的调整螺栓(5)与制动钳活塞(10)顶杆(17)之间形成有驻车间隙(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驻车间隙(16)宽度为O. 5 1_。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摇臂(4)外侧面上设置有自锁螺母¢),所述的自锁螺母(6)套设在调整螺栓(5)上并调整螺栓(5)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机构为回位弹簧(7),所述的回位弹簧(7) —端固定在摇臂(4)上,另一端固定在手刹座(2)上。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套(9)外形呈“D”型,并通过过盈配合装配在所述的手刹座⑵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杆(8)外端面和蜗套(9)内端面为相互配合的矩形螺纹,所述的矩形螺纹条数为5条,所述的蜗杆⑶升角α为18° ,大径D尺寸为Φ13ι πι。
8.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钳活塞(10)的活塞体(18)外壁上套设有矩形密封圈(1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杆(8)外端呈六角柱状且所述的摇臂(4)中心上开设有与蜗杆(8)呈六角柱状的外端相配合的通孔,所述的摇臂(4)上开设有拉索孔(15)。
10.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刹座(2)通过内六角螺栓与钳体(I)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沙滩车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两套系统分开设置,造成操作不方便、驻车不可靠的问题。本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连接在制动钳尾部,包括手刹座、摇臂、蜗杆、蜗套,所述的蜗套卡固在手刹座内部,所述的蜗杆内端设置在手刹座内并与蜗套相互配合,所述的蜗杆外端伸出手刹座,且与所述的摇臂连接,所述的制动钳活塞顶杆伸出钳体且抵靠在蜗杆内端面上,当旋转所述的摇臂时通过摇臂带动蜗杆旋转前移;所述的摇臂上设有当作用在摇臂上外力消失后,能使所述的制动钳活塞和蜗杆返回初始位置的复位机构。本沙滩车机械驻车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驻车可靠的优点。
文档编号F16D71/02GK102829110SQ20121032350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8日
发明者王迪民, 李丹平 申请人:宁波科达制动器制造有限公司
文档序号 : 【 5537905 】

技术研发人员:王迪民,李丹平
技术所有人:宁波科达制动器制造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王迪民李丹平宁波科达制动器制造有限公司
机床用下摆式自动翻转接料手的制作方法 机械式无级调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