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通信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光电式旋钮换档装置的制造方法

2025-07-08 11:40:07 399次浏览
于所述固定支撑部502,所述固定支撑部502位于所述手旋部501下方,所述固定支撑部502同轴且一体连接所述手旋部501。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撑部502与所述手旋部501均呈圆柱状,所述固定支撑部502的水平截面直径略小于所述手旋部501的水平截面直径。
[0034]进一步地,所述旋钮500进一步包括一旋钮配重环503,以增加所述旋钮500的自重。所述旋钮配重环503的内径略小于或等于所述固定支撑部502的外径,使得所述旋钮配重环503可紧密贴附所述固定支撑部502。另一方面,所述手旋部501进一步具有一手旋部凹槽5011,所述手旋部凹槽5011位于所述手旋部501底部内侧,所述旋钮配重环503的顶部嵌入所述手旋部凹槽5011,以便进一步将所述旋钮配重环503稳固地置于所述旋钮500内。再一方面,所述手旋部501的顶面和侧面可被进一步加工,以便增强所述旋钮500的握感和质感,优化所述旋钮500的用户操纵体验。例如,将所述手旋部501的顶面和侧面给予磨砂工艺处理,即敷设或喷涂磨砂涂层,或者将所述手旋部501的顶面和侧面敷设或喷涂防滑涂层,避免黏附汗液而造成操纵不便,优化所述旋钮500的用户操纵体验。还一方面,所述旋钮配重环503可由一种或多种密度材料加工制成,同时可调节所述旋钮配重环503的内外径差,以便匹配不同质量对应的握感和质感,优化所述旋钮500的用户操纵体验。
[0035]具体地,参考附图的图1和图2,图2是所述设置控制组件300的局部透视图。所述设置控制组件300包括一设置控制面板200和一旋钮轨道301。其中,所述旋转轨道401固定连接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所述旋钮500的所述固定支撑部802上套所述档位柱支架504,所述档位柱支架504的下端贯通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使得所述旋钮500被旋转时同步带动所述档位柱支架504。优选地,所述档位柱支架504和所述旋钮轨道301相互啮合,如同隼接。优选地,所述档位柱支架504呈圆台状,所述档位柱支架504的竖直截面的外轮廓呈倒置的“凸”字形,所述旋钮轨道301的竖直截面的外轮廓呈正置的“凸”字形。换而言之,所述档位柱支架504具有一第一支架端部5041和一第二支架端部5042,所述第一支架端部5041的水平截面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支架端部5042的水平截面直径。
[0036]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旋钮500的所述固定支撑部802上套所述档位柱支架504,因此所述固定支撑部802和所述档位柱支架504之间形成微小间隙。为了防止所述旋钮500过度晃动而影响质感和握感,降低用户操纵体验,所述旋钮500和所述档位柱支架504恰好根据微小间隙和尺寸精度来调整和控制所述旋钮500的晃动感。优选地,所述旋钮500和所述档位柱支架504之间的间隙控制在0.1毫米,所述旋钮500和所述档位柱支架504之间采用润滑油润滑填充。
[0037]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设置控制组件300进一步包括一硅胶垫203,所述硅胶垫203无缝贴合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所述硅胶垫203用于防水防尘,隔绝杂质,进一步确保所述设置控制面板300处于稳定工作状态。
[003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端部5042 —体延伸形成一档片303,所述档片303的位置恰好外置于所述旋钮轨道301。进一步地,一体延伸形成的所述档片303可围绕所述旋钮轨道301的外周缘旋转。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旋钮轨道301进一步向外一体延伸形成一第一限位柱3011和一第二限位柱3012。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限位柱3011与所述第二限位柱3012对应所述旋钮轨道301圆心的夹角等于或略大于135°。所述第一限位柱3011和所述第二限位柱3012将所述档片303围绕所述旋钮轨道301的旋转范围限制在135°。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限位柱3011和所述第二限位柱3012的水平截面厚度均等于或略大于所述档片303的水平截面厚度,以便将所述档片303稳固限制在所述第一限位柱3011和所述第二限位柱3012夹角135°对应的所述旋钮轨道301的外周缘范围内,防止所述档片303越过所述第一限位柱3011或所述第二限位柱3012而继续转动,避免未知的行车安全隐患。
[0039]进一步地,所述设置控制组件300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光电传感器302,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分别电连接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分别检测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的光电信号,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根据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检测到的光电信号判断是否切换档位,若需切换档位则切换至何种档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优选地,所述设置控制组件300包括四个所述光电传感器302,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依次电连接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并且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柱3011和所述第二限位柱3012夹角对应的所述旋钮轨道301的外周缘范围内。优选地,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的夹角均为35°。换而言之,自所述第一限位柱3011位置起至所述第二限位柱3012位置止,相邻两个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对应所述旋钮轨道301圆心的夹角均为35°,首尾两个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柱3011与所述第二限位柱3012处。优选地,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呈L形,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具有一光电传感器凹槽304。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档片303在所述旋钮500带动下,围绕所述旋钮轨道301的外周缘旋转,所述档片303在旋转过程中恰好经过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形成的每所述光电传感器凹槽304。特别地,当所述档片303被旋转至任一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对应的所述光电传感器凹槽304时,所述光电传感器302产生的光电信号被所述档片303阻隔。当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检测到所述光电传感器302的光电信号被阻隔,判断所述旋钮500已被旋转至对应档位,因此将乘用车档位匹配至相应的档位。值得一提的是,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符合汽车级电子元器件AEC-Q101质量标准,其工作温度介于零下40摄氏度至105摄氏度,存储温度接于零下40摄氏度至125摄氏度,其功耗为10毫瓦至15毫瓦。
[0040]值得一提的是,乘用车的档位一般可分为P-R-N-D档,即停车档-倒车档-空档-行驶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四个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分别对应四种乘用车档位。优选地,四个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分别对应P档、R档、N档和D档。例如,当所述档片303被旋转至P档对应的所述光电传感器302时,P档对应的所述光电传感器302产生的光电信号被阻隔。当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检测到P档对应的所述光电传感器302的光电信号被阻隔,判断所述旋钮500已被旋转至P档,因此将乘用车的档位匹配至PS。同理,当所述档片303被旋转至R档或N档或D档时,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分别检测所述光电传感器302的光电信号,在判断相应档位后将乘用车的档位匹配至对应档位。因此,只要所述档片303被所述旋钮500在所述第一限位柱3011和所述第二限位柱3012限定的范围内旋转,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检测并输出被阻隔的光电信号和对应的档位,乘用车的档位即可在P档、R档、N档和D档之间平滑切换。
[0041]参考附图的图1和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设置控制组件300进一步包括一车载插座接插件201,所述车载插座接插件201位于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下方,所述下壳体100内。所述车载插座接插件201电连接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通过检测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的光电信号并匹配相应的档位,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通过所述车载插座接插件201向一变速器输出档位编码信号。参考附图的图3,图3是所述车载插座接插件201的结构原理图。优选地,所述车载插座接插件201具有12个接口,分别是B1接口至B12接口。其中,所述B1接口电连接正十二伏特电源,通过钥匙开关输入,简称VCC接口 ;所述B2接口是档位编码信号1接口,档位编码信号1输出至变速器CTCU),简称SW1接口 ;所述B3接口是档位编码信号2接口,档位编码信号2输出至变速器(T⑶),简称SW2接口 ;所述B4接口是档位编码信号3接口,档位编码信号3输出至变速器(T⑶),简称SW3接口 ;所述B5接口是档位编码信号4接口,档位编码信号4输出至变速器CTCU),简称SW4接口 ;所述B6接口接地,简称GND接口 ;所述B7接口电连接背光灯的正十二伏特电源
文档序号 : 【 10168476 】

技术研发人员:钱康荣
技术所有人:上海荣乐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钱康荣上海荣乐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变速器换挡自锁结构、变速器操纵机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大数据管理模式的变速器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