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钠摄入量减少的涂覆有天然氨基酸提取物的盐产品的制作方法
[0058](步骤2)在减压下浓缩步骤1)中获得的液相以使浓度浓1. 5~2. 5倍并将浓缩 物的pH调节至3. 1~3. 3,从而导致该谷氨酸盐的析出;
[0059](步骤3)过滤并分离步骤2)的析出谷氨酸盐的浓缩物以从液相中分离出固相;
[0060](步骤4)通过干燥并粉碎步骤3)的固相来获得含谷氨酸盐的氨基酸提取物,和通 过干燥并粉碎步骤3)的液相来获得氨基酸提取物;以及
[0061](步骤5)用含谷氨酸盐的氨基酸提取物、由液相获得的氨基酸提取物或者以上两 种氨基酸提取物的氨基酸提取物混合物来涂覆原盐。
[0062]用氨基酸提取物涂覆原盐材料的方式通过证实能有效地保存和保持盐的条件并 且同时减少钠摄入量,可以在每日烹调过程中使用本发明的涂覆有用于钠摄入量减少的天 然氨基酸提取物的盐产品以有效地减少盐摄入量。
[0063] 发明模式(实施例)
[0064] 本发明的实用的和目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以下实施例中是说明性的。
[0065] 然而,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本公开内容时,可以在本发明的精神 和范围内进行修改和改进。
[0066] 实施例1:由小耒麸质制备氨基酸提取物
[0067] 〈1-1>具有非常可口味道的小耒麸质的含谷氨酸盐的氨基酸提取物
[0068] 小麦麸质从韩国论山SingSong工业有限公司购买。为了制备小麦麸质,使小麦面 粉悬浮在水中。在搅拌的同时,将淀粉溶解在水中以制备淀粉悬浮液,并留下麸质,从而导 致淀粉和麸质与小麦面粉的分离。在分离淀粉悬浮液之后,通过干燥留下的麸质获得小麦 麸质。
[0069] 通过将6. 8L的35% (w/v)的HC1溶液与2. 8L的水混合来制备稀释的HC1溶液。 将稀释的HC1溶液与8kg的小麦麸质混合,以使HC1与小麦麸质的摩尔比为1. 07并使液体 比为1. 2。然后,在106°C下将稀释的HC1溶液和小麦麸质的混合物加热72小时,从而导致 酸水解。向其中加入4. 4kg的碳酸钠,以使pH为5. 0,从而引起中和。
[0070] 然后,向其中加入2L的50% (w/v)的氢氧化钠溶液,接着在75°C下在pH10. 3下 碱化5小时,由此去除在酸水解期间生成的有机氯化合物。
[0071] 再次向其中加入2L的35% (w/v)的HC1溶液,以使溶液再中和至pH5. 0,由此获 得最终的蛋白质水解产物。过滤水解产物以分离包括在水解期间生成的腐殖质的固体材料 和液相。在减压下浓缩获得的液相,以使浓度2倍(1/2体积)更浓。在减压下浓缩之后, 通过将浓缩物的pH调节为3. 2来析出谷氨酸盐(等电点:pH为3. 1~3. 3)。过滤析出谷 氨酸盐的浓缩物以分离固相和液相。由该固相获得包含谷氨酸盐的提取物。所获得的提取 物具有非常可口的味道(鲜味),并且因此称为具有强鲜味的小麦麸质的含谷氨酸盐的氨 基酸提取物(实施例1-1的氨基酸提取物)。通过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的过程将提取物制 备成粉末的形式。
[0072] 〈1-2>由液相获得的具有强烈厚味的小耒麸质的含低浓度谷氨酸盐的氨基酸提取 ?
[0073] 除了固相之外,在实施例1-1中还单独获得液相。与其它氨基酸提取物的氨基酸 组分相比,该液相显示出相对低浓度的谷氨酸盐以及提供强烈厚味的较高浓度的其他氨基 酸(诸如脯氨酸)。然后,通过真空蒸发或喷雾干燥将液体部分制备成粉末,其被称为由液 相获得的具有强烈厚味的小麦麸质的含低浓度谷氨酸盐的氨基酸提取物(实施例1-2的氨 基酸提取物)。
[0074] 实施例2 :由玉米麸质制备氨基酸提取物
[0075] 〈2_1>具有非常可口味道的玉米麸质的含谷氨酸盐的氨基酸提取物
[0076] 除了使用玉米麸质作为蛋白质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1中描述的相同方式来制备 氨基酸提取物。玉米麸质从韩国利川的IngredionKorea公司购买。为了制备玉米麸质, 首先去除玉米苞衣和胚芽,然后通过仅粉碎胚乳来获得胚乳粉末。将胚乳粉末悬浮在水中。 在搅拌的同时,将淀粉溶解在水中以制备淀粉悬浮液并留下麸质,从而导致淀粉和麸质与 胚乳粉末的分离。在分离淀粉悬浮液之后,通过干燥留下的麸质来获得玉米麸质。
[0077] 通过与实施例1-1中描述的相同方式水解玉米麸质以获得水解产物,接着过滤并 浓缩水解产物以析出谷氨酸盐。分离液相和包含谷氨酸盐的固相。结果,制备了含具有非 常可口味道的玉米麸质的谷氨酸盐的氨基酸提取物(实施例2-1的氨基酸提取物)。
[0078] 〈2_2>由含低浓度的具有强烈厚味的玉米麸质的谷氨酸盐的液相获得的氨基酸提 取物
[0079] 除了使用玉米麸质作为蛋白质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2中描述的相同方式来制备 氨基酸提取物。通过使用实施例2-1中分离的液相来制备由液相获得的具有强烈厚味的玉 米麸质的含低浓度谷氨酸盐的氨基酸提取物(实施例2-2的氨基酸提取物)。
[0080] 实施例3 :由脱脂大技制备氣基fe提取物
[0081] 〈3-1>具有非常可口味道的脱脂大豆的含谷氨酸盐的氨基酸提取物
[0082] 除了使用脱脂大豆作为蛋白质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1中描述的相同方式来制备 氨基酸提取物。脱脂大豆从韩国仁川的SajoHaepyo公司购买。为了获得脱脂大豆,去除大 豆皮,并通过使用己烧将大豆下压(presseddown)以浸出大豆油。
[0083] 通过与实施例1-1中描述的相同方式水解脱脂大豆以获得水解产物,接着过滤并 浓缩水解产物以析出谷氨酸盐。分离液相和包含谷氨酸盐的固相。结果,制备了具有非常 可口味道的的脱脂麸质的含谷氨酸盐的氨基酸提取物(实施例3-1的氨基酸提取物)。
[0084] 〈3_2>由液相获得的具有强烈厚味的脱脂大豆的含低浓度谷氨酸盐的氨基酸提取 ?
[0085] 除了使用脱脂大豆作为蛋白质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2中描述的相同方式来制备 氨基酸提取物。通过使用在实施例3-1中分离的液相来制备由液相获得的具有强烈厚味的 脱脂大豆的含低浓度谷氨酸盐的氨基酸提取物(实施例3-2的氨基酸提取物)。
[0086] 实施例4 :由大米蛋白制备氣基fe提取物
[0087]〈4-1>具有非常可口味道的大米蛋白的含谷氨酸盐的氨基酸提取物
[0088] 除了使用大米蛋白作为蛋白质之外,通过与在实施例1-1中描述的相同方式来制 备氨基酸提取物。大米蛋白从韩国的CJCheijedanl公司购买。为了获得大米蛋白,通过 使用己烷使作为大米的研磨副产物的大米麸皮(米糠)脱脂。将脱脂的大米麸皮悬浮在水 中。用酸和碱处理脱脂的大米麸皮悬浮液以使蛋白质沉淀。通过干燥经沉淀的蛋白质来获 得大米蛋白。
[0089] 通过与实施例1-1中描述的相同方式水解大米蛋白以获得水解产物,接着过滤并 浓缩水解产物以析出谷氨酸盐。将含谷氨酸盐的固相与液相分离。结果,制备了具有强烈 香味的大米蛋白的含谷氨酸盐的氨基酸提取物(实施例4-1的氨基酸提取物)。
[0090] 〈4_2>由液相获得的具有强烈厚味的大米蛋白的含低浓度谷氨酸盐的氨基酸提取 ?
[0091] 除了使用大米蛋白作为蛋白质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2中描述的相同方式来制备 氨基酸提取物。通过使用实施例4-1中分离的液相来制备由液相获得的具有强烈厚味的大 米蛋白的含低浓度谷氨酸盐的氨基酸提取物(实施例4-2的氨基酸提取物)。
[0092] 实施例5 :由明胶制备氨基酸提取物
[0093] 〈5-1>具有非常可口味道的_胶的含谷氨酸盐的氨基酸提取物
[0094] 除了使用明胶作为蛋白质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1中描述的相同方式来制备氨基 酸提取物。明胶从网上市场购买,其为以烘烤材料出售的那些材料之一。为了制备明胶,从 向其中加入了水的牛皮或猪皮中去除杂质。将混合物加热以提取包含明胶的溶液。将该溶 液过滤并用酸和碱处理以调节pH。通过浓缩、灭菌、冷却、干燥和纯化该溶液来获得明胶。 用于明胶的主要原材料大部分为牛皮。
[0095] 通过与实施例1-1中描述的相同方式水解明胶以获得水解产物,接着过滤并浓缩 所述水解产物以析出氨基酸盐。将液相与含谷氨酸的固相分离。结果,制备了具有非常可 口味道的明胶的含谷氨酸盐的氨基酸提取物(实施例5-1的氨基酸提取物)。
[0096] 〈5_2>由液相获得的具有强烈厚味的_胶的含低浓度谷氨酸盐的氨基酸提取物
[0097] 除了使用明胶作为蛋白质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2中描述的相同方式来制备氨基 酸提取物。通过使用实施例5-1中分离的液相来制备由液相获得的具有强烈厚味的明胶的 含低浓度谷氨酸盐的氨基酸提取物(实施例5-2的氨基酸提取物)。
[0098] 实施例6 :包含氨基酸提取物的日晒盐或精制盐产品的制备
[0099] 基于表1来制备实施例1至实施例5的氨基酸提取物(具有非常可口味道的含 谷氨酸盐的氨基酸提取物、由液相获得的具有强烈厚味的氨基酸提取物、或者两者的混合 物)。
[0100] 盐具有潮解特性,这意味着盐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以被硬化。为了防止盐的这样的 硬化现象,本发明的发明人将天然纤维素粉末(从韩国的CentralFiberChemical公司购 买)按以用于涂覆的总盐的100重量%计2重量%的比例加入到氨基酸提取物中。
[0101] 为了用氨基酸提取物和纤维素粉末的混合物涂覆原料盐,使用传统的涂覆机器。 在涂覆机器中加热和搅拌原盐。使氨基酸提取物和纤维素粉末的混合物与水混合(以氨基 酸提取物粉末的重量的5倍的体积)。将所制备的溶液喷撒在原盐的表面上以用混合物涂 覆盐。用于涂覆盐的氨基酸提取物的量以用于涂覆的总盐的100重量%计为5重量% (即, 在l〇〇g的总涂覆盐中包括93g盐、5g氨基酸提取物以及2g纤维素粉末)。
[0102] 氨基酸提取物
文档序号 :
【 9619518 】
技术研发人员:吴茂,吴相澔,具后谟,朴光根
技术所有人:每日食品(株)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吴茂,吴相澔,具后谟,朴光根
技术所有人:每日食品(株)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