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其他产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一种表面搪瓷发热管的制作方法

2025-07-08 13:40:02 82次浏览
一种表面搪瓷发热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用管状电热元件,尤其涉及一种表面搪瓷发热管。其包括发热管本体,还包括搪瓷层,所述的发热管本体的形状为“U”形;所述的发热管本体“U”形自下而上依次为发热段和冷却段;所述的发热段和冷却段的长度之比为1:5;所述的发热段自中部向一侧弯曲180°,形成框架结构;所述的发热段、冷却段上与发热段的结合段的表面均覆有搪瓷层,且涂层厚度为0.4~0.6mm。本实用新型在发热段、冷却段上与发热段的结合段的表面均覆有搪瓷层,实现加热管在加热水时该结合段不结水垢,提高热效率和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一种表面搪瓷发热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用管状电热元件,尤其涉及一种表面搪瓷发热管。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热水器已成为最常用的家用电器之一,其中的加热器件通常为弯曲的发热管,电热水器的使用增多,也随之带来了电加热器件除垢防腐这一技术难题。传统的电镀工艺或者直接采用防蚀材质制造的发热管虽然可以防锈,但难以避免结垢,使用一段时间后,电加热水器的效率会明显降低。涂覆特氟隆之类的塑性不粘材料,虽然具有防结垢作用,但不仅成本高,而且无法经受反复热胀冷缩以及长期的热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容易剥离脱落,使用寿命有限。
[0003]现有技术采用搪瓷涂覆层既具有良好腐蚀和防垢作用,有绝缘、耐高温,且成本经济。但是目前现有的蓝晶硅发热管(俗称搪瓷发热管)表面附着的蓝晶硅没有覆盖到发热管的冷端,只是在发热管 发热端表面,可以解决发热端不结水垢的问题,但忽视了冷热端交替处的水垢和防护。在发热管的冷端和发热端交汇处没有附着蓝晶硅,此处在加热管工作过程中易结水垢,导致发热管的散热速度降低,热效率降低,影响热水输出率。

【发明内容】

[0004]1、要解决的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发热管的冷却段和发热段交汇处没有附着搪瓷,此处在加热管工作过程中易结水垢,导致发热管的散热速度降低,热效率降低,影响热水输出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表面搪瓷发热管,其在发热段、冷却段上与发热段的结合段的表面均覆有搪瓷层,实现加热管在加热水时该结合段不结水垢,提高热效率和使用寿命。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表面搪瓷发热管,包括发热管本体,还包括搪瓷层,所述的发热管本体的形状为“U”形;所述的发热管本体“U”形自下而上依次为发热段和冷却段;所述的发热段和冷却段的长度之比为1:5 ;所述的发热段自中部向一侧弯曲180°,形成框架结构;所述的发热段表面、冷却段上与发热段的结合段表面均覆有搪瓷层,且涂层厚度为0.4~0.6mm。
[0009]优选地,所述的冷却段上与发热段的结合段的长度为15~25mm。
[0010]更优选地,所述的冷却段上与发热段的结合段的长度为20mm。
[0011]优选地,所述的搪瓷层厚度为0.5mm。
[0012]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先将发热管弯曲成“U”形,然后再次弯曲成所需形状,再在发热段以及冷却段上与发热段的结合段外表面浸入搪瓷浆涂附,涂层厚度控制在
0.4^0.6_,通过高温炉将搪瓷粉烧结在发热管表面,温度为80(T900°C,保温时间控制在8~12分钟,使发热管外表面涂附的搪瓷涂料烧结成致密坚实的搪瓷层。
[0013]3、有益效果[00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5](I)本实用新型形状为“U”形,且自下而上依次为发热段和冷却段,发热段和冷却段的长度之比为1:5,发热段自中部向一侧弯曲180°,形成框架结构;采用这种结构,可以限制发热段长度,增大发热面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以起到最好的发热效果。
[0016](2)本实用新型发热段、冷却段上与发热段的结合段的表面均覆有搪瓷层,且冷却段上与发热段的结合段的长度为15~25mm,涂层厚度控制在0.1~θ.6mm,搪瓷层具有抗酸碱腐蚀能力强,可耐600°C高温,且表面光滑,不易结水垢等特点,即可以防止发热段、冷却段上与发热段的结合段约15~25mm长的表面不结水垢,提高热效率,保护冷热交替的部位不被腐蚀,提高发热管的使用寿命。
[0017](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制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0020]图中标号说明:1、发热段;2、冷却段;3搪瓷层;201、结合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图2所示,一种 表面搪瓷发热管,包括发热管本体,还包括搪瓷层3,发热管本体的形状为“U”形;发热管本体“U”形自下而上依次为发热段I和冷却段2 ;发热段I和冷却段2的长度之比为1:5 ;发热段I自中部向一侧弯曲180°,形成框架结构;发热段I表面、冷却段2上与发热段I的结合段201的表面均覆有搪瓷层3,涂层厚度为0.5mm。
[0024]另外,冷却段2上与发热段I的结合段201的长度为20mm。
[0025]实施例2
[0026]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搪瓷层3的涂层厚度为0.4mm,冷却段2上与发热段I的结合段201的长度为15mm。
[0027]实施例3
[0028]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搪瓷层3的涂层厚度为0.6mm,冷却段2上与发热段I的结合段201的长度为25mm。
[0029]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表面搪瓷发热管,包括发热管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搪瓷层(3),所述的发热管本体的形状为“U”形;所述的发热管本体“U”形自下而上依次为发热段(I)和冷却段(2);所述的发热段(I)和冷却段(2)的长度之比为1:5 ;所述的发热段(I)自中部向一侧弯曲180°,形成框架结构;所述的发热段(I)表面、冷却段(2)上与发热段(I)的结合段(201)表面均覆有搪瓷层(3);所述的搪瓷层(3)厚度为0.4^0.6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搪瓷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段(2)上与发热段(I)的结合段(201)的长度为15~2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表面搪瓷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段(2)上与发热段(I)的结合段(201)的长度为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表面搪瓷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搪瓷层(3)的厚度为0.5mm。
【文档编号】H05B3/42GK203423813SQ201320555428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9日
【发明者】孔炜, 孔曜 申请人:芜湖苏立实业有限公司
文档序号 : 【 8081469 】

技术研发人员:孔炜,孔曜
技术所有人:芜湖苏立实业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孔炜孔曜芜湖苏立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led搪瓷基板的制作方法 用于卫生器具的安装单元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