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笼养禽舍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多层笼养禽舍,其特征在于:包括禽舍主体、笼具、通风系统和调温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笼养禽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孔的内侧设置第一翻板,所述第一翻板的下端与第一墙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翻板的上端与第一墙体之间设置第一翻转角度调节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笼养禽舍,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预处理区内设置第一装配板和第二装配板,所述第一装配板位于第二装配板的外侧,所述第一装配板上设置多个第二风孔;所述进风组件包括位于第二装配板上的多个供风风机以及位于第一墙体上的多个第二湿帘,所述供风风机和第二湿帘的位置与第二风孔相对应,所述供风风机和第二湿帘分别位于第二风孔的内外两侧,所述通风组件包括竖直布置的多根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上端贯穿第一隔板后伸入新风预处理区内,所述通风管的上端敞口、下端封闭,所述通风管位于养殖区域的部分设置出风孔,所述排风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墙体上的多个排风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笼养禽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孔内侧设置第二翻板,所述第二翻板的下端与第一装配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翻板的上端与第一装配板之间设置第二翻转角度调节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笼养禽舍,其特征在于:所述禽舍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二墙体,所述第二墙体的上端与顶盖相连,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设置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方为设备安装仓、下方为廊道,所述设备安装仓内设置第三装配板,所述第三装配板上设置多个第二风孔;所述进风组件包括位于第一墙体上的多个供风风机以及位于第二墙体上的多个第二湿帘,所述供风风机和第二湿帘的位置与第二风孔相对应,所述供风风机和第二湿帘分别位于第二风孔的内外两侧,所述通风组件包括竖直布置的多根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上端贯穿第一隔板后伸入新风预处理区内,所述通风管的上端敞口、下端封闭,所述通风管位于养殖区域的部分设置出风孔,所述排风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墙体上的多个排风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笼养禽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孔内侧设置第二翻板,所述第二翻板的下端与第三装配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翻板的上端与第三装配板之间设置第二翻转角度调节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多层笼养禽舍,其特征在于:位于禽舍主体同一侧的多个供风风机间隔布置,位于禽舍主体两侧的供风风机错位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多层笼养禽舍,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上的出风孔为多排,每一排的出风孔的数量为多个,每一排的多个出风孔呈扇形分布,所述出风孔的孔径在自上而下的方向上依次增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层笼养禽舍,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组件还包括设置在通风管上端的风量控制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笼养禽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回收系统,所述热回收系统包括设备外壳以及设置在设备外壳内的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将设备外壳的内部空间分隔为新风通道和废气通道,所述新风通道内设置新风风机,所述新风通道的进风口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新风通道的排风口与新风预处理区相连通,所述废气通道内设置废气风机,所述废气通道的进风口与禽舍主体的养殖区相连通,所述废气通道的排风口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第三隔板上设置换热芯,所述换热芯的一端位于新风通道内、另一端位于废气通道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畜牧业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层笼养禽舍,包括禽舍主体、笼具、通风系统和调温系统;禽舍主体包括第一墙体和顶盖,第一墙体上部或上端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禽舍主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位于下方的养殖区以及位于上方的新风预处理区;笼具设置在养殖区内,笼具为多层结构;通风系统包括进风组件、通风组件和排风组件,进风组件位于禽舍主体的两侧,排风组件位于禽舍主体的尾端。本发明将禽舍主体内的空间分隔出一个新风预处理区,用于新风的暂存和等压分配,配合在笼具间垂直布置的通风组件,可实现禽舍内笼位的精准送风,使新鲜空气直接送入笼位,适用于禽类多层笼养。
技术研发人员:邓松林,邢长健,苏海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四方新域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8/16
技术研发人员:邓松林,邢长健,苏海乐
技术所有人:山东四方新域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