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型软体彩色仿生鱼饵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鱼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软体彩色仿生鱼饵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海钓,即依据海洋中各种鱼类生活的海域环境形态,配合其生活习性、栖移状况、季节与气候因素、觅食习性等,采取有效的方法,以钓具和饵料诱钓之。海钓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与高尔夫、马术和网球被列入四大贵族运动之一而备受青睐。海钓产业是风靡世界的休闲渔业,即集渔业、休闲游钓、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产业。在美国由海钓拉动起来旅馆、餐饮、钓鱼、娱乐服务业十分兴旺。而在中国,海钓产业则刚刚起步,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海洋与淡水自然环境差别较大,所使用的海钓工具亦不同,钓钩应准备多枚,以适应不同鱼种的需要。但传统的鱼饵材质单一,诱惑力小,钓鱼时成功率不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垂钓率高的环保型软体彩色仿生鱼饵的制备方法。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环保型软体彩色仿生鱼饵的制备方法,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0006]I)按规定重量取原材料,送入搅拌机进行搅拌处理,在搅拌过程中对搅拌机内的搅拌筒进行加温,至温度达到80°C,匀速搅拌30分钟,原材料充分混合后,得混合物料待用;
[0007]2)将混合料物料冷却至常温,送入冷冻设备中,在-20°C的环境下冷冻3-5小时,对混合料物料进彳丁耐寒处理,提尚其制品的性能;
[0008]3)将冷冻后的混合料物料放入电热炉内进行加热,将电热炉的温度升至160-2000C,大约20分钟后,等混合料熔融后,打开电热炉出料阀门,物料通过管道输送到模具成型生产线,打开模具进料阀进行成型;
[0009]4)成型后,打开模具,取出成品放入清水中冷却,大约2小时后,捞出产品,然后进行分离晾晒干,最后放到硅油中浸泡10分钟左右,再捞出放入PVC袋中包装好。
[0010]上述原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聚乙烯醇树脂60份、二羟基丙酮3份、透明质酸2份、色粉5份、改性植物秸杆粉10份、十八醇I份、石蜡油0.8份、碳粉0.5份、氧化聚乙烯3份、醋酸乙酯0.5份、甜味肽0.5份、环乙酮0.4份、茂金属聚乙烯1.5份、羟丙基-β -环糊精0.4份、植物胶1.5份。
[0011]上述改性植物秸杆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0012]I)收集农业生产中废弃的秸杆类资源作为主料,如玉米秸杆、小麦秸杆、棉花秸杆或豆秸杆,将秸杆粉碎至80-100目;
[0013]2)将稻杆粉末烘干至水分含量在5%以内,再对稻杆粉末进行改性处理,按质量比为秸杆粉末:改性剂=38:1.5的比例进行混料;
[0014]3)混匀后送入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中温度在80-85 °C,匀速搅拌反应20_30分钟,取出秸杆粉末冷却至常温,再送入冷冻设备,在零下15°C环境下冷冻40分钟,进行耐寒处理;
[0015]4)冷冻处理后将秸杆粉送入球磨机,连续研磨4小时,过150-250目筛,烘干后制得改性植物秸杆粉;
[0016]成品改性植物秸杆粉的含水量在10%以内。
[0017]上述改性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稀土氧化物10份、木糖醇溶液5份、酵母粉2份、辣椒素2份、纳米氮化硅2份、橄榄油1.5份、壬二酸2份、乙酸异戊酯4份、硅油10份、液体石蜡3份、碳化钨3份、二苯基硅二醇3份。
[0018]本发明根据环保仿生诱饵在实际垂钓中的应用效果,对鱼饵材料配方和鱼饵的结构进行调整。
[0019]在配方中加入改性植物秸杆粉及甜味肽等成分,使得产品具有很好的降解性,使用过程安全可靠,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改变了传统的配方,制备的鱼饵气味好,易于吸引鱼类,便于垂钓,且成本不高。
[00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仿生鱼饵在自然环境中能快速降解,对环境的污染小,所使用的聚乙烯醇树脂与改性植物秸杆等成分的相熔性良好,对鱼的味觉感官诱惑力大;同时具备了目前市场上食物鱼饵与仿生鱼饵两者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22]实施例1
[0023]一种环保型软体彩色仿生鱼饵的制备方法,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0024]I)按规定重量取原材料,送入搅拌机进行搅拌处理,在搅拌过程中对搅拌机内的搅拌筒进行加温,至温度达到80°C,匀速搅拌30分钟,原材料充分混合后,得混合物料待用;
[0025]2)将混合料物料冷却至常温,送入冷冻设备中,在-20°C的环境下冷冻3-5小时,对混合料物料进彳丁耐寒处理,提尚其制品的性能;
[0026]3)将冷冻后的混合料物料放入电热炉内进行加热,将电热炉的温度升至160-2000C,大约20分钟后,等混合料熔融后,打开电热炉出料阀门,物料通过管道输送到模具成型生产线,打开模具进料阀进行成型;
[0027]4)成型后,打开模具,取出成品放入清水中冷却,大约2小时后,捞出产品,然后进行分离晾晒干,最后放到硅油中浸泡10分钟左右,再捞出放入PVC袋中包装好。
[0028]实施例2
[0029]一种环保型软体彩色仿生鱼饵的制备方法,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0030]I)按规定重量取原材料,送入搅拌机进行搅拌处理,在搅拌过程中对搅拌机内的搅拌筒进行加温,至温度达到80°C,匀速搅拌30分钟,原材料充分混合后,得混合物料待用;
[0031]2)将混合料物料冷却至常温,送入冷冻设备中,在-20°C的环境下冷冻3-5小时,对混合料物料进彳丁耐寒处理,提尚其制品的性能;
[0032]3)将冷冻后的混合料物料放入电热炉内进行加热,将电热炉的温度升至160-2000C,大约20分钟后,等混合料熔融后,打开电热炉出料阀门,物料通过管道输送到模具成型生产线,打开模具进料阀进行成型;
[0033]4)成型后,打开模具,取出成品放入清水中冷却,大约2小时后,捞出产品,然后进行分离晾晒干,最后放到硅油中浸泡10分钟左右,再捞出放入PVC袋中包装好。
[0034]上述原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聚乙烯醇树脂60份、二羟基丙酮3份、透明质酸2份、色粉5份、改性植物秸杆粉10份、十八醇I份、石蜡油0.8份、碳粉0.5份、氧化聚乙烯3份、醋酸乙酯0.5份、甜味肽0.5份、环乙酮0.4份、茂金属聚乙烯1.5份、羟丙基-β -环糊精0.4份、植物胶1.5份。
[0035]上述改性植物秸杆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0036]I)收集农业生产中废弃的秸杆类资源作为主料,如玉米秸杆、小麦秸杆、棉花秸杆或豆秸杆,将秸杆粉碎至80-100目;
[0037]2)将稻杆粉末烘干至水分含量在5%以内,再对稻杆粉末进行改性处理,按质量比为秸杆粉末:改性剂=38:1.5的比例进行混料;
[0038]3)混匀后送入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中温度在80_85°C,匀速搅拌反应20-30分钟,取出秸杆粉末冷却至常温,再送入冷冻设备,在零下15°C环境下冷冻40分钟,进行耐寒处理;
[0039]4)冷冻处理后将秸杆粉送入球磨机,连续研磨4小时,过150-250目筛,烘干后制得改性植物秸杆粉;
[0040]成品改性植物秸杆粉的含水量在10%以内。
[0041]上述改性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稀土氧化物10份、木糖醇溶液5份、酵母粉2份、辣椒素2份、纳米氮化硅2份、橄榄油1.5份、壬二酸2份、乙酸异戊酯4份、硅油10份、液体石蜡3份、碳化钨3份、二苯基硅二醇3份。
[004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环保型软体彩色仿生鱼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按规定重量取原材料,送入搅拌机进行搅拌处理,在搅拌过程中对搅拌机内的搅拌筒进行加温,至温度达到80°c,匀速搅拌30分钟,原材料充分混合后,得混合物料待用; 2)将混合料物料冷却至常温,送入冷冻设备中,在_20°C的环境下冷冻3-5小时,对混合料物料进彳丁耐寒处理,提尚其制品的性能; 3)将冷冻后的混合料物料放入电热炉内进行加热,将电热炉的温度升至160-200°C,20分钟后,等混合料熔融后,打开电热炉出料阀门,物料通过管道输送到模具成型生产线,打开模具进料阀进行成型; 4)成型后,打开模具,取出成品放入清水中冷却,2小时后,捞出产品,然后进行分离晾晒干,最后放到硅油中浸泡10分钟左右,再捞出放入PVC袋中包装好。
【专利摘要】一种环保型软体彩色仿生鱼饵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按规定重量取原材料,送入搅拌机进行搅拌处理,匀速搅拌30分钟,得混合物料待用;2)将混合料物料冷却至常温,送入冷冻设备中,在-20℃的环境下冷冻3-5小时,对混合料物料进行耐寒处理,提高其制品的性能;3)将冷冻后的混合料物料放入电热炉内进行加热,将电热炉的温度升至160-200℃,20分钟后,等混合料熔融后,打开电热炉出料阀门,物料通过管道输送到模具成型生产线,打开模具进料阀进行成型;4)成型后,打开模具,取出成品放入清水中冷却,2小时后,捞出产品,然后进行分离晾晒干,最后放到硅油中浸泡10分钟左右,再捞出放入PVC袋中包装好。
【IPC分类】A01K97-04
【公开号】CN104855350
【申请号】CN201510203489
【发明人】马俊
【申请人】界首市超强渔具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4日
文档序号 :
【 8532569 】
技术研发人员:马俊
技术所有人:界首市超强渔具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马俊
技术所有人:界首市超强渔具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