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仿生振波鱼饵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软体仿生振波鱼饵,包括一鱼饵本体,在鱼饵本体的前端安装有连接环,用于连接鱼线,以便带动鱼饵游动,在所述鱼饵本体后端两侧各连接有一鱼钩,所述鱼饵本体后端连接有振波杆,所述振波杆一端连接至鱼饵本体内,振波杆另一端连接有盖帽,所述振波杆和盖帽均为中空结构,且振波杆与盖帽内部相互连通,在盖帽内放置有玻璃珠,在鱼饵运动过程中玻璃珠在振波杆和盖帽内来回滚动相互碰撞,产生振波,在水里形成声波,可以吸引鱼类追波,从而吸引鱼类上钩。
【专利说明】
软体仿生振波鱼饵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体仿生振波鱼饵。【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涌现了更多的钓鱼爱好者,且钓鱼手法也不在局限于传统钓法,而是基于真饵和假饵两大类别,衍生发展出了多种方法,路亚钓法即是典型。
[0003]所谓“路亚钓法”,即指仿生饵钓法(亦称拟饵钓法),是模仿弱小生物引发大鱼攻击的一种方法,在整个钓鱼过程中,钓者是在做全身运动,与传统的静坐垂钓方法有着极大的差异。路亚钓法最早起源于欧美,然后延及日本,又逐渐传播周边国家。自2008年起,中国使用路亚钓法的人群也越来越多,其主要原因之一为路亚钓法号称“水上高尔夫”,是以环保为前提、优化自然环境的一项优雅运动。
[0004]随着“路亚钓法”的流行,仿生鱼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市场销售的仿生鱼饵均在塑料外壳内装有配重,这样可以使钓鱼线抛掷的更远,而且也能使仿生鱼饵在水中处于一定的深度。同时,配重一般是由钨、铅、铜、铁或玻璃钢等重量比较大的金属或塑料制成,仿生鱼饵在水中移动的过程中,配重会与壳体碰撞发出声音,这种声音会吸引特定种类的大鱼来捕食。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很多大鱼都对这种声音产生了厌倦,造成钓鱼效果不是很理想。【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垂钓率高的软体仿生振波鱼令耳。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种软体仿生振波鱼饵,包括一鱼饵本体,在鱼饵本体的前端安装有连接环,用于连接鱼线,以便带动鱼饵游动,在所述鱼饵本体后端两侧各连接有一鱼钩,所述鱼饵本体后端连接有振波杆,所述振波杆一端连接至鱼饵本体内,振波杆另一端连接有盖帽,所述振波杆和盖帽均为中空结构,且振波杆与盖帽内部相互连通,在盖帽内放置有玻璃珠,在鱼饵运动过程中玻璃珠在振波杆和盖帽内来回滚动相互碰撞,产生振波,在水里形成声波,可以吸引鱼类追波,从而吸引鱼类上钩。
[0008]所述鱼钩的钩尖朝前设置,鱼上钩后不易脱钩,提高垂钓率。
[0009]所述振波杆为透明玻璃管或塑料管,易于声波的传递。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设置能够发出声波的振波管,产生声波,吸引鱼类追波,可以有效提高上钩率。【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3]如图1所示,一种软体仿生振波鱼饵,包括一鱼饵本体1,在鱼饵本体1的前端安装有连接环2,用于连接鱼线,以便带动鱼饵游动,在所述鱼饵本体1后端两侧各连接有一鱼钩 5,所述鱼饵本体1后端连接有振波杆4,所述振波杆4 一端连接至鱼饵本体1内,振波杆4另一端连接有盖帽3,所述振波杆4和盖帽3均为中空结构,且振波杆4与盖帽3内部相互连通,在盖帽3内放置有玻璃珠,在鱼t耳运动过程中玻璃珠在振波杆4和盖帽3内来回滚动相互碰撞, 产生振波,在水里形成声波,可以吸引鱼类追波,从而吸引鱼类上钩。所述鱼钩5的钩尖朝前设置,鱼上钩后不易脱钩,提高垂钓率。所述振波杆4为透明玻璃管或塑料管,易于声波的传递。[〇〇1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软体仿生振波鱼饵,包括一鱼饵本体,在鱼饵本体的前端安装有连接环,其特征 在于:在所述鱼饵本体后端两侧各连接有一鱼钩,所述鱼饵本体后端连接有振波杆,所述振 波杆一端连接至鱼饵本体内,振波杆另一端连接有盖帽,所述振波杆和盖帽均为中空结构, 且振波杆与盖帽内部相互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体仿生振波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钩的钩尖朝前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体仿生振波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波杆为透明玻璃管或塑料管。
【文档编号】A01K85/01GK205682228SQ201620545989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日 公开号201620545989.9, CN 201620545989, CN 205682228 U, CN 205682228U, CN-U-205682228, CN201620545989, CN201620545989.9, CN205682228 U, CN205682228U
【发明人】刘涛
【申请人】界首市兴华渔具有限公司
文档序号 :
【 10989444 】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
技术所有人:界首市兴华渔具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
技术所有人:界首市兴华渔具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