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芪种子包衣丸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种子包衣丸粒化,特别涉及一种黄芪种子包衣丸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黄芪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最常用的大宗药材之一,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排脓的功效。黄芪多采用种子或种苗繁殖,黄芪种子较小且形状呈扁平椭圆形,播种时下种量大,难以实现机械化精量播种,同时种子在萌发期和幼苗期容易受到种子本身或者土壤病原菌的危害,影响其出苗率和药材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黄芪种子包衣丸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黄芪种子包衣丸粒配料简单,易于制备,丸化成型快且外观均一美观,不仅可以防治黄芪种子萌发期和苗期病虫害,提高发芽率、出苗率,增加黄芪的根长等,从而提高黄芪药材的品质和产量,而且可以实现黄芪种子机械化精量播种,保证苗全苗壮,节省用种量,减少人工,降低劳动成本。
2、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黄芪种子包衣丸粒,其包括:ⅰ)黄芪种子;ⅱ)包覆于黄芪种子外部的第一包衣层;ⅲ)包覆于第一包衣层外部的第二包衣层;以及ⅳ)包覆于第二包衣层外部的第三包衣层;其中:第一包衣层包含杀菌剂和杀虫剂;第二包衣层包含填充剂a,填充剂a包含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红页岩5~10重量份、白云岩5~10重量份、硅藻土5~10重量份;第三包衣层包含填充剂b,填充剂b包含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红页岩50~75重量份、滑石粉5~10重量份、活性炭5~10重量份。其中,红页岩所含矿物质丰富,包括磷、钾、钙、镁、铁、锌、硼等多种元素,仅中量元素钙的含量就高达6.46%,微量元素含量在20%以上,是丸粒化理想的粘结剂,造粒成型高、所造颗粒强度高,表面光泽好,保肥保水时间长,既能节约其他高价原料的用量,又能补充中微量元素,促进植物生长。
3、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100g黄芪种子计,填充剂a的用量为300~600g,填充剂b的用量为1.4~1.7kg。
4、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杀菌剂包含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噻菌灵13.0~14.5重量份、精甲霜灵1.0~2.2重量份、咯菌腈1.8~2.6重量份;和/或,以1kg黄芪种子计,杀菌剂的用量为8~12ml。
5、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杀虫剂为噻虫嗪;优选地,以1kg黄芪种子计,噻虫嗪的用量为0.6~1.2g。
6、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黄芪种子包衣丸粒还包括包覆于第三包衣层外部的第四包衣层,第四包衣层包含着色剂;优选地,以1kg黄芪种子计,着色剂的用量为20~30g。
7、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前述黄芪种子包衣丸粒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黄芪种子与杀菌剂、杀虫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乙二醇、水混合均匀,晾干,得包衣的黄芪种子a;将包衣的黄芪种子a置于丸化机中,搅拌下,反复多次地先加水使包衣的黄芪种子a表面湿润,再加入部分填充剂a,直至填充剂a全部加入完毕,得包衣的黄芪种子b;继续搅拌下,向包衣的黄芪种子b中反复多次地先加水使表面湿润,再加入部分填充剂b,直至填充剂b全部加入完毕,得包衣的黄芪种子c;将包衣的黄芪种子c烘干,得黄芪种子包衣丸粒;或者,进一步将烘干后的包衣的黄芪种子c置于丸化机中,搅拌下,加入着色剂,之后再次烘干,得黄芪种子包衣丸粒。
8、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黄芪种子的质量、杀菌剂和杀虫剂的总体积、水的体积之间的比例为1kg:12~13ml:9~10ml。
9、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黄芪种子为经过强氧化剂处理破除休眠的黄芪种子。
10、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前述黄芪种子包衣丸粒在提高黄芪种子发芽率中的应用。
11、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前述黄芪种子包衣丸粒在黄芪种子机械化精量播种中的应用。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3、本发明提供的黄芪种子包衣丸粒,特别采用了黏性强、易成型、透气性强填充剂a作为内层包裹,以及黏性强、密度小、易裂解的填充剂b作为外层包裹,可有效解决扁平形状黄芪种子丸化时不易形成球形或近球形的难题。该黄芪种子包衣丸粒配料简单,易于制备,丸化成型快且外观均一美观,并且对黄芪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发芽盒实验显示,与裸种相比,发芽率提高16~21%,发霉率降低约10%;沙盒实验显示,与裸种相比,出苗率提高约22%,根部增长1~3cm。该黄芪种子包衣丸粒可用于黄芪种子机械化精量播种,保证苗全苗壮,每亩地节省用种量40%左右,同时减少人工,降低劳动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黄芪种子包衣丸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芪种子包衣丸粒包括:ⅰ)黄芪种子;ⅱ)包覆于黄芪种子外部的第一包衣层;ⅲ)包覆于第一包衣层外部的第二包衣层;以及ⅳ)包覆于第二包衣层外部的第三包衣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黄芪种子包衣丸粒,其特征在于,以100g黄芪种子计,所述填充剂a的用量为300~600g,填充剂b的用量为1.4~1.7k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黄芪种子包衣丸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包含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噻菌灵13.0~14.5重量份、精甲霜灵1.0~2.2重量份、咯菌腈1.8~2.6重量份;和/或,以1kg黄芪种子计,所述杀菌剂的用量为8~12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黄芪种子包衣丸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为噻虫嗪;优选地,以1kg黄芪种子计,噻虫嗪的用量为0.6~1.2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黄芪种子包衣丸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芪种子包衣丸粒还包括包覆于第三包衣层外部的第四包衣层,所述第四包衣层包含着色剂;优选地,以1kg黄芪种子计,所述着色剂的用量为20~30g。
6.一种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黄芪种子包衣丸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黄芪种子包衣丸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芪种子的质量、杀菌剂和杀虫剂的总体积、水的体积之间的比例为1kg:12~13ml:9~10ml。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黄芪种子包衣丸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芪种子为经过强氧化剂处理破除休眠的黄芪种子。
9.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黄芪种子包衣丸粒在提高黄芪种子发芽率中的应用。
10.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黄芪种子包衣丸粒在黄芪种子机械化精量播种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芪种子包衣丸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黄芪种子包衣丸粒包括:ⅰ)黄芪种子;ⅱ)包覆于黄芪种子外部的第一包衣层;ⅲ)包覆于第一包衣层外部的第二包衣层;以及ⅳ)包覆于第二包衣层外部的第三包衣层;第一包衣层包含杀菌剂和杀虫剂;第二包衣层包含填充剂A,填充剂A包含:红页岩5~10重量份、白云岩5~10重量份、硅藻土5~10重量份;第三包衣层包含填充剂B,填充剂B包含:红页岩50~75重量份、滑石粉5~10重量份、活性炭5~10重量份。该黄芪种子包衣丸粒配料简单,易于制备,丸化成型快且外观均一美观,不仅可以防治黄芪种子萌发期和苗期病虫害,提高发芽率,而且可以实现黄芪种子机械化精量播种。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永,包芳,邓庭伟,曾燕,杜杰,武文韬,杨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中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永,包芳,邓庭伟,曾燕,杜杰,武文韬,杨阳
技术所有人:中国中药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