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农业,林业,园林,畜牧业,肥料饲料的机械,工具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一种池塘网箱养鳝立体套养黄颡鱼方法

2025-05-20 10:40:02 78次浏览
一种池塘网箱养鳝立体套养黄颡鱼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具体为一种池塘网箱养鳝立体套养黄颡鱼方法。


背景技术:

1、黄颡鱼,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肌肉蛋白质含量达到16.1%,且含有多种氨基酸,无肌肉刺,可食用部分大,具有饲养简单,不易死亡,适温范围广等优点。近几年,黄颡鱼的养殖已经不可动摇地成为现阶段淡水养殖的焦点,被列为湖北省主推名优养殖品种,养殖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湖北省黄颡鱼养殖面积达到100605公顷、产量69194吨,占全国黄颡鱼养殖总产量的27.0%,黄颡鱼单品养殖产量位居全国第一;

2、目前我国池塘养鱼主要养殖方式是多品种混养,由于饲料等养殖投入品价格攀升,养殖成本逐年增高,养殖效益越来越低,有的甚至出现亏损。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增加养殖密度,因养殖密度大、大量使用饲料肥料,造成养殖水环境恶化,且鱼类病害频发,导致盲目用药,严重威胁生态安全和水产品质量安全,为了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有的池塘改变养殖方式,进行网箱养鳝。但目前的网箱养鳝池塘一般不放养其他鱼类,或仅少量放养鲢鳙,池塘水体利用率较低。因此,发明一种池塘生态立体种养技术,将黄颡鱼与鳝鱼一同放养,从而提高池塘的综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池塘网箱养鳝立体套养黄颡鱼方法,解决了由于饲料等养殖投入品价格攀升,养殖成本逐年增高,养殖效益越来越低,有的甚至出现亏损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池塘网箱养鳝立体套养黄颡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挑选池塘: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具备独立的进水以及排水系统的池塘作为黄鳝以及黄颡鱼的养殖条件,同时确保池塘的面积为10~15亩,池中的水通过水泵抽干后对池底的环境进行检测,且保证池中的水深在2~3.5m;

6、(2)池塘处理:通过排水装置将水池中的水抽干后对底部的淤泥进行处理,确保池底的淤泥不会影响到黄鳝以及黄颡鱼的生存,同时也要确保淤泥的深度在15~30cm区间,提高其生存的效果;

7、(3)水草栽培:池塘移栽伊乐藻和轮叶黑藻,水草覆盖率占池塘面积的60%~80%;水草移栽后每667㎡施氨基酸肥水素0.8kg~1.2kg;

8、(4)鱼苗投放:

9、4月中旬,气温稳定在25℃~30℃时,每667㎡放养80尾~100尾/kg的黄颡鱼鱼种3900尾~4100尾;

10、6月上旬,气温稳定在10℃~20℃时,每667㎡放养200尾/kg~240尾/kg的黄鳝苗种9000尾~11000尾,同时黄鳝采用网箱进行套养,鳝种进箱前聚维酮碘全池消毒,鳝种投放前用3%~4%的食盐水浸浴5~10min,在浸浴过程中,剔除受伤、体质衰弱的鳝种,并进行大小分级;同一网箱中放养的规格一致,以避免因摄食能力不同而导致生长的差异而相互残杀;

11、(5)饲料投喂:黄鳝鱼投放第二天进行驯食,驯食的食料中搭配占驯食食料总质量的2~5%的鱼浆,驯期为1~3周,驯化完成后,采用投饵机进行食料投喂,每隔两个星期,在食料中添加占食料总质量的2~4%的维生素或2~4%的酵母菌或2~4%的维生素与酵母菌的混合料,投喂食料时,开启微孔增氧机进行增氧作业,且驯食的食料为膨化浮性配合饲料,驯食完成后,日投食料量以当日水温的变化进行调整,水温为5~16℃时,投食量为黄鳝总体重的2.0%~2.5%;水温为21~30℃时,投食量为黄鳝总体重的3%~4%;水温为30~31℃时,投食量为黄鳝总体重的2.5%~3.0%,整个养殖系统以黄鳝为主,因为黄鳝经济价值高些,以黄颡鱼为辅,主要作为清道夫作用,黄颡鱼有清理黄鳝网箱网眼作用,促进网箱内外水质交换,清理黄鳝残饵和剩下饲料作用,充分利用网箱外养殖水体,同时可以改善水环境减少病害发生;

12、(6)水草管理:池塘中保持水草覆盖率在65%~70%;

13、(7)病害防治:根据水质变化情况及时换水保持池水清新,每周进水一次10~25cm,调水用净化水质的光合细菌或芽孢杆菌半个月一次,5月前用杀虫剂一次;在6~9月高温季节,每20天按水深1m用15kg/亩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1次,晴天午后开启叶轮式增氧机1~3h,清晨视情况适时开机进行增氧;

14、(8)分期捕捞:养鳝立体套养黄颡鱼的养殖周期为1年,养殖1年后开始捕捞黄颡鱼,黄颡鱼捕捞规格为100g-200g/尾,对符合规格的黄颡鱼进行分批捕捞,每1~2个月进行捕捞一次,同时将前期放置网箱中的水草取出就能够捕捞黄鳝。

15、优选的,养殖的水质标准符合《渔业水质标准》,该标准编号为gb11607-1989。

16、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网箱的规格为3m×2m×1.5m,网箱间距为1.5~2m,每排相隔2~3m,网箱水上部分高度40cm,网箱底距池底30~40cm,网片的网目小于5㎜,放养密度为2.5-3㎏/箱。

17、(三)有益效果

1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池塘网箱养鳝立体套养黄颡鱼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9、本发明中,与现有的池塘养黄颡鱼相比,增加了网箱养鳝,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充分考虑了气温条件以及黄鳝、黄颡鱼各自的生长特性和养殖特点,采用的套养模式和技术设计合理,有效地利用了池塘水体空间,合理确定放养规格与养殖密度,提高鱼池水体利用系数,控制养殖风险、提高池塘养殖比较效益,实现养鳝立体套养黄颡生态高效健康养殖。



技术特征:

1.一种池塘网箱养鳝立体套养黄颡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池塘网箱养鳝立体套养黄颡鱼方法,其特征在于:养殖的水质标准符合《渔业水质标准》,该标准编号为gb11607-198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池塘网箱养鳝立体套养黄颡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网箱的规格为3m×2m×1.5m,网箱间距为1.5~2m,每排相隔2~3m,网箱水上部分高度40cm,网箱底距池底30~40cm,网片的网目小于5㎜,放养密度为2.5-3㎏/箱。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池塘网箱养鳝立体套养黄颡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挑选池塘: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具备独立的进水以及排水系统的池塘作为黄鳝以及黄颡鱼的养殖条件,同时确保池塘的面积为10~15亩,池中的水通过水泵抽干后对池底的环境进行检测,且保证池中的水深在2~3.5m,本发明中,与现有的池塘养黄颡鱼相比,增加了网箱养鳝,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充分考虑了气温条件以及黄鳝、黄颡鱼各自的生长特性和养殖特点,采用的套养模式和技术设计合理,有效地利用了池塘水体空间,合理确定放养规格与养殖密度,提高鱼池水体利用系数,控制养殖风险、提高池塘养殖比较效益,实现养鳝立体套养黄颡生态高效健康养殖。

技术研发人员:易提林,孔硕,李灿,苏应兵,杨代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江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
文档序号 : 【 39257349 】

技术研发人员:易提林,孔硕,李灿,苏应兵,杨代勤
技术所有人:长江大学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易提林孔硕李灿苏应兵杨代勤长江大学
一种茶树种植育苗用浇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果叶梳理有序喂入式菠萝联合采收机及其使用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