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折叠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推车,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婴儿折叠车。
【背景技术】
[0002]婴儿车由于其便利性和舒适性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具有婴儿的家庭中,目前,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对婴儿车的便携性及存储性需求,婴儿车大多被设计为可折叠结构,这样,婴儿车在使用时呈打开状态,不需要使用时,可对婴儿车进行折叠以使婴儿车收合成较小体积以存放或携带,但目前的婴儿车其收和结构存在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以及折叠后尺寸仍然很大,重量较重。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儿折叠车,操作简单,折叠尺寸小,
重量非常轻。
[000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婴儿折叠车,包括一对推把上管、一对推把下管、一对坐垫管、一对竖撑杆、一对后脚管、一对前脚摆杆和一对前脚管,一对推把上管纵向间隔对称设置,且通过后横杆横向连接;每一所述推把上管的下端固定于一上关节的上端部上,该上关节的中部设有上转动卡合部,该上关节的下端部形成竖撑杆连接端;每一所述推把下管的上端固定于一下关节的下端部上,该下关节的上端部设有下转动卡合部,该上转动卡合部和下转动卡合部之间通过转轴可转动卡接,该转轴外套设锁定齿轮,且该锁定齿轮的两侧分别卡设于该上转动卡合部和下转动卡合部的内侧以使该上转动卡合部和下转动卡合部之间止转;每一所述推把上管的上端部设有收车按钮,该收车按钮通过收车拉绳连接于所述锁定齿轮上,操作该收车按钮能够带动该锁定齿轮沿所述转轴移动至所述上转动卡合部内以使该上转动卡合部和下转动卡合部之间能够转动;每一所述后脚管的上端设有垂直于该后脚管的横向连接部,所述推把下管的下端可转动连接于该横向连接部的上端部上,所述前脚管的上端可转动连接于该横向连接部的下端部上;每一所述竖撑杆的上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上关节的竖撑杆连接端上,该竖撑杆的下端与前脚摆杆的内端可转动连接,该前脚摆杆的前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前脚管上,一对该前脚管的下端通过前横杆连接形成一体;每一所述坐垫管的后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竖撑杆中部,中部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推把下管中部,一对该坐垫管上设置坐垫。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扶手连杆和靠背杆,该靠背杆中部弯曲呈弧形,两端部分别连接至一对所述竖撑杆上;该扶手连杆中部弯曲呈弧形,两端部分别依次可转动连接至推把下管和竖撑杆上。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转轴上还套设有回复弹簧,该回复弹簧的两端分别弹性抵压所述锁定齿轮和上转动卡合部内侧面。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齿轮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齿牙,所述上转动卡合部和下转动卡合部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与该锁定齿轮对应的卡槽。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坐垫管和推把下管之间设有坐垫连接片。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弧形的遮阳棚支撑杆,该遮阳棚支撑杆两端分别可转动固定于一对推把下管的下关节上。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一对前脚摆杆之间横向连接有第二前横杆。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一对后脚管之间横向连接有第二后横杆。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一对竖撑杆之间横向连接有中横杆。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婴儿折叠车结构简洁,操作简单,折叠后尺寸小,又可以自立,从而节约储存空间,同时,由于这样简洁的结构,该婴儿折叠车整体可以做的非常轻,更加便于携带或储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不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结构示意图;
[0017]图4a、4b、4c、4d为本实用新型收车过程的侧视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剖开示意图。
[0020]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0021 ]I——推把上管2——推把下管
[0022]3——扶手连杆4——靠背杆
[0023]5——坐垫管6——竖撑杆
[0024]7一一后脚管8一一前脚摆杆
[0025]9一一前脚管10—一后横杆
[0026]11一一前横杆12—一遮阳棚支撑杆
[0027]SI——收车按钮S2——收车拉绳
[0028]S3——下关节S4——锁定齿轮
[0029]S5——上关节S51——上转动卡合部
[0030]S52一一竖撑杆连接端S31—一下转动卡合部
[0031]S35——转轴Tl——回复弹簧
[0032]51——坐垫连接片61——中横杆
[0033]71一一横向连接部72—一第二后横杆
[0034]81一一第二前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即但凡以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0036]—种婴儿折叠车,包括一对推把上管1、一对推把下管2、一对坐垫管5、一对竖撑杆
6、一对后脚管7、一对前脚摆杆8和一对前脚管9,一对推把上管纵向间隔对称设置,且通过后横杆10横向连接。
[0037]每一所述推把上管的下端固定于一上关节S5的上端部上,该上关节的中部设有上转动卡合部S51,该上关节的下端部形成竖撑杆连接端S52。
[0038]每一所述推把下管的上端固定于一下关节S3的下端部上,该下关节的上端部设有下转动卡合部S31,该上转动卡合部和下转动卡合部之间通过转轴S35可转动卡接,该转轴外套设锁定齿轮S4,且该锁定齿轮的两侧分别卡设于该上转动卡合部和下转动卡合部的内侧以使该上转动卡合部和下转动卡合部之间止转(锁定)。
[0039]每一所述推把上管的上端部设有收车按钮SI,该收车按钮通过收车拉绳S2连接于所述锁定齿轮上,操作该收车按钮能够带动该锁定齿轮沿所述转轴移动至所述上转动卡合部内以使该上转动卡合部和下转动卡合部之间能
文档序号 :
【 10344919 】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忠
技术所有人:昆山市贝尔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忠
技术所有人:昆山市贝尔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