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型声屏障装置及用于市政道路的绿化隔离装置的制造方法
[0133] 根据《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町/T90-2004》进行了高度为2m不同距离插入 损失的计算,计算结果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的对比见表7。
[013引表7
[0136] 利用声学软件RAYN0ISE进行模拟计算显示,多重模形结构相对于一般直立形声 屏障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
[0137] 1)整体效果分析
[013引计算机模拟本方案的多重模形结构和Y形分叉型顶部结构组合的声屏障,结果显 示,两种结构组合的声屏障在高度适中及较高区域的降噪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其中30m距 离高度2m的插入损失为16. 8地,比单独应用多重模形与Y形分叉型结构分别高出2. 4地和 4. 6地,比一般直立型声屏障高出6. 6地,降噪效果提高9. 44%。
[0139]。顶部分析
[0140] 计算机模拟本方案的Y形分叉型顶部结构,结果显示该顶部结构在较高高度仍具 有较好的降噪效果。其中,在屏障后50m距离,高度20m的插入损失仍能达到3. 4地,比T形 圆弧形顶部结构高1. 4地,比直立形高出3. 2地,降噪效果提高4. 76%,适合用于高度较高 的噪声敏感点。对Y形分叉型顶部结构添加实用吸声材料后的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吸声材 料的布置并不能明显改善声屏障后的降噪效果。
[0141] 3)屏体分析
[0142] 计算机模拟本方案的多重模形结构,结果显示该结构相对于一般直立型声屏障具 有较好的降噪效果。其中,在距离地面2m的水平线上,声屏障外30m距离可获得14. 5地的 插入损失,与相同位置直立形声屏障相比有4. 3地的附加插入损失,降噪效果提高6. 15%。 声屏障多重模形结构下半部分的模形对降噪效果几乎没有影响,对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有 参考意义。
[0143] 由表7数据比较可W看出,模拟结果和采用国家标准的计算结果误差范围最大为 1. 9地,W计算机数据为基准相对偏差为17. 6%,由于声学理论计算过程的复杂性,该模拟 测试和计算值属于较为吻合的。此外,从变化趋势上看,两种方法计算的插入损失随距离变 化趋势相互一致,即可证明本发明的生态型声屏障装置设计的可行性。
[0144] 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具有如下优点:
[0145] 1)吸声降噪:本发明突破了传统声屏障形式,通过声屏障主体、降噪植物和底部 吸声构件,形成=重吸音效果,比传统声屏障的单一吸声或隔声作用效果更明显。
[0146] 该植物复合声屏障每个植物种植模块中的种植仓内有种植介质,本身具有良好的 隔声作用,各种植仓交错排列,形成模形结构,仓体采用吸声板材构造,构成了交错排列的 降噪单元,形成均匀分布在声屏障主体上的"吸声体"阵列,可达到良好的吸声效果。同时 种植仓受声界面与地面呈45° -50°角,形成的斜面能够有效的反射噪声。
[0147] 该植物复合声屏障种植的植物可通过植物叶片、根、茎等部位的折射、反射、吸收 形成声学上的"软边界",对低频噪音有较好的吸收效果,同时能有效吸附机动车行驶中扬 起的灰尘,降低空气污染。
[014引该植物复合声屏障中部由吸音材料制成的储水腔,能够更有效的吸收降低噪声。
[0149] 该植物复合声屏障顶部的太阳能板在反射声波的同时能够有效增高声屏障的有 效高度。
[0150] 该植物复合声屏障可与现行通用的不同材质的直立式声屏障组合使用。
[0151] 2)环境效益:该声屏障种植的植物可W在滞尘固碳,减小环境污染,调节小气候 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优点;
[0152] 声屏障顶部设计有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能够满足道路亮化所需电能,植物所需 水分主要来源于天然雨水,声屏障主体内具有雨水储集和输配水系统,节能环保性强。
[0153]能够美化环境,有效缓解驾驶员视觉疲劳。在道路、桥梁的变坡点、转弯处等需要 司机注意的路段,用植物排布色彩变化或交通标识提示的图示,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0154] 同时,本发明所述生态型声屏障装置具有垂直绿化装置的功能,可作为市政道路 的绿化分隔设施。
[0155] 本发明所述生态型声屏障装置可W加装在道路硬质隔离带或粧上,也可W用在机 动车与非机动车道有人流阻隔引导和绿化要求的区域,尤其适合于空间条件不足的场地。
[0156] 而且,本发明所述生态型声屏障装置中的种植盒中种植植物并增加自动调湿器 后,所述生态型声屏障可用作自动调湿式绿化系统。该自动调湿式绿化系统具有W下优点:a)无需电力:安全可靠;b)自动灌概:自动调湿,无需人工诱灌,节省人工,节约养护成本; C)节水率高:根部供水,无水源流失,节水率为85 %W上;d)节能环保:利用雨水,持水率 高,多余雨水经过过滤后排出,不易堵塞排水系统;e)基质超薄:适应范围广;f)保水保肥: 可在根部供水施肥,肥料养分流失少;g)成活率高:种植盒可透气,利于植物生长,不易烂 根;h)安装快捷:安装简便,适合大面积使用,箱式绿化可W随意组合,工期短,见效快;i) 适用密植:可栽各类植物。
[0157]3)自组织灌概系统:植物诱灌优先采用雨水收集,在植物种植模块内部形成水循 环;同时考虑雨水供给不足时,通过供水管网,自组织灌概。也是国家提倡的海绵城市创新 的技术措施之一,弥补了目前海绵城市多为地标和地下工程技术措施的缺憾,本发明为地 上立体空间的海绵城市技术措施,包括雨水收集,中水回用,垂直绿化的功能。
[015引 4)方便养护管理:采用具有病虫害相互制约作用的植物间杂种植,W达到自然减 少植物声屏障病虫害的目的,不需要额外的除虫、喷洒药物等,减少人工养护工作量。该种 植腔内植物种植介质均放置于纸质种植盒内,更换非常便利。
[0159]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型声屏障装置及用于市政道路的绿化隔离装 置,包括多个声屏障单元,所述声屏障单元包括一可吸收噪声的声屏障本体;所述声屏障 本体从下至上堆叠设置多个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声屏障本体顶端的 Y形组件;所述声屏障本体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存储从声屏障本体渗透而下的水分的储水 槽。本发明集成新型吸声材料、吸声构造、新型造型、植物种植、雨水收集及科学灌概体系、 太阳能光伏发电、L邸照明等新技术于一体,实现了消除噪声处理的极佳效果。
[0160]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 W根据上述说明加W改进或变换,所有运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 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生态型声屏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声屏障单元,所述声屏障单元包括 一可吸收噪声的声屏障本体;所述声屏障本体从下至上堆叠设置多个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 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声屏障本体顶端的Y形组件;所述声屏障本体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 存储从声屏障本体渗透而下水分的储水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态型声屏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盒包括储水仓,及对 称设置在所述储水仓相对两侧的种植仓;所述储水仓内的底座上设置有高度小于储水仓高 度的溢流管,所述储水仓正对所述种植仓的侧壁上设置有储水仓出水孔,所述储水仓出水 孔与储水仓底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溢流管的高度;所述种植仓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 余水存储层、轻质介质仓及固土种植介质仓;所述种植仓上还设置有用于吸声的吸声板材。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态型声屏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形组件包括一竖直部 和对称设置在所述竖直部顶端的两个倾斜部;所述倾斜部与所述竖直部的夹角可调节而变 化。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生态型声屏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部的内壁上设置有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倾斜部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过滤雨水的雨水过滤槽;所述声屏障 本体上设置有用于照明的LED照明装置,所述LED照明装置与所述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电 连接。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生态型声屏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部的外壁上还设置 有用于吸收噪声的第一主动吸声器组;所述声屏障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吸收噪声的第二主 动吸声器组。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态型声屏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槽内设置有一用于 将水从储水槽通过供水管抽至声屏障本体顶端的种植盒的管道栗;所述供水管的出水端处 设置有用于控制水流出时流量大小的流量控制器。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态型声屏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槽上还设置有排水 管。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生态型声屏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盒的余水存储层的 底部设置有排出种植仓中过量水分的排水口。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生态型声屏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根据当前检测的声音分贝数值控制第一主动吸声器组和第二主动吸声器组启动 或停止、及控制Y形组件的所述倾斜部与所述竖直部的夹角的控制模块。10. -种用于市政道路的绿化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 的生态型声屏障装置。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型声屏障装置及用于市政道路的绿化隔离装置,包括多个声屏障单元,所述声屏障单元包括一可吸收噪声的声屏障本体;所述声屏障本体从下至上堆叠设置多个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声屏障本体顶端的Y形组件;所述声屏障本体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存储从声屏障本体渗透而下的水分的储水槽。本发明所述的生态型声屏障装置集成吸声材料、吸声构造、新型造型、植物种植、雨水收集及科学灌溉体系、太阳能光伏发电、LED照明等功能于一体,可适用于有降噪需求的道路、桥梁等城市环境中,实现了消除噪声处理的效果极佳。也可作为垂直绿化分隔装置,布置于城市道路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隔离区域。
【IPC分类】A01G9/02, E01F8/02
【公开号】CN105386415
【申请号】CN201510782982
【发明人】黄立, 宋立天, 邹源, 陈蓉
【申请人】黄立, 宋立天
【公开日】2016年3月9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6日
文档序号 :
【 9628932 】
技术研发人员:黄立,宋立天,邹源,陈蓉
技术所有人:黄立,宋立天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黄立,宋立天,邹源,陈蓉
技术所有人:黄立,宋立天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