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电路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折叠车把的制作方法

2025-08-24 15:20:02 395次浏览
专利名称:折叠车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快速折叠车把.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折叠车车把的折叠方法通常有两种
1. 把立折叠,这种折叠方式通常无需车把折叠,把立连带把手同时折叠于车体的 侧面,这种折叠方式通常造成折叠后车体厚度增加,折叠后外观不够齐整,有 尖角突出,另外一般也没有非常牢靠的折叠后的禁锢结构,折叠过程也不容易 控制.
2. 把手折叠,这种折叠方式比较普遍所采用的方法是将车把分为三段,其中两端 的把手部分通常是插在中间的管状部分,然后进行固定和限位,这种折叠方式 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折叠过程不方便,折叠机构复杂,而且折叠后把手位置的固 定通常不够牢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便于折叠和展开,结构简单的折叠车把,两端把手通过对 折向中间靠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车把分为三段,参考图1,它们是中间的横梁(l)和两边呈
"L"形状的把手(2),两个把手(2)通过铰轴(3)别铰接于横梁呈"U"形结构的两端, 在横梁(1)的下面两把手(2)的中间设置可以移位的挡块(4),两边分别抵于把手(2)短臂 的外侧,对两把手(2)的旋转进行限位.挡块(4)上面固定有销钉(5),同时在横梁(l) 上有上下贯穿的孔,销钉(5)通过上面的孔贯穿横梁(1),销钉(5)头端高于横梁(1) 上端,在销钉(5)上套有弹簧(6),弹簧(6)的直径大于横梁(1)底部的孔,小于上面 的孔,在装配时需要使其下端抵于横梁(l)下部的内壁,上端抵于销钉(6)帽的底部.


图1,把手各组成部分及编号; 图2,把手侧视图(剖面); 图3,把手折叠后的结构形式; 图4,把手折叠后侧视图(剖面); 图5,把手的立体视图; 图6,把手折叠后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上面所述的横梁(l)截面呈中空的长方形挤压型材,将两端底部的材料去掉使横梁 两端呈"U"形的结构,并将"L"型的把手(2)通过铰轴(3)铰接于该"U"形槽 内,并且通过把手(2)长臂和短臂的限制,把手(2)可以相对于横梁(1)在90 度的范围转动。销钉(5)与挡块(4)的连接可以采用螺纹连接,销钉(5)的数量 为两个,可以防止挡块(4)旋转或者倾斜,并在横梁(1)上设计有与销钉(5)数 量相同的贯穿孔,该贯穿孔在横梁下壁的孔小于在上壁的孔,销钉(5)穿过这些孔 与挡块(4)连接。与销钉(5)数量相同个数的弹簧(6)套在销钉(5)上,弹簧(6) 的外径大于横梁(1)下壁的孔径,而小于上壁的孔径,在装配时保证弹簧(6)下端 抵于横梁下部的内壁,上端抵于销钉(5)帽端的底部,挡块(4)借助于弹簧(6)作 用于销钉(5)上的压力抵于横梁(1)底部对两把手(2)限位。
1. 参考图1;
当压下销钉(5)时,挡块(4)离开横梁(1)和把手(2),此时可以将两把手 (2)分别需转90度到折叠状态,松开销钉(5),挡块(4)复位并固定两把手 (2)于折叠状态,参考图3.
2. 参考图3.向两边拉动把手(2),通过杠杆作用,把手(2)的短臂将弹开挡块(4),当 两把手(2)处于展开位置时,挡块(4)自动复位,对把手(2)进行转动限 位,参考图l。
在实行该方案时,参考图3,在折叠状态,在把手(2)和挡块(4)接触的部分
分别增加倒圆和倒角,有利于展开和折叠的顺利进行。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 折叠方便,仅通过压下销钉即可以实现把手旋转收折,松开后档块自动复位固定.
2. 展开方便,将两把手沿展开方向拉开即可以实现,限位挡块自动复位.
3. 结构简单,刚度高.
4. 折叠后外观齐整,结构紧凑.
权利要求
1.一种折叠车把,包括横梁(1),把手(2),铰轴(3),挡块(4),销钉(5)及弹簧(6),其特征在于两把手(2)呈“L”形,分别通过铰轴(3)铰接于横梁(1)两端,在横梁(1)下面,两把手(2)中间设置有可移位挡块(4),对把手(2)进行转动限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把,其横梁(1)两端铰接位置呈"U"型结构, 把手(2)铰接于"U"型结构内部,并且,把手(2)可以相对于横梁(1)在 有限的范围内转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把,其挡块(4)位于两把手(2)中间,并分别 抵于两把手(2)短臂外侧,实现限位功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把,在挡块(4)上固定有销钉(5),在横梁(1) 上有贯穿上下的孔,销钉(5)穿过横梁(1)的贯穿孔,头端高出横梁(1)上 表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把,在销钉(5)上套有弹簧(6),弹簧(6)的 下端抵于横梁(1)底部内壁,上端抵于销钉(5)帽端底部,弹簧(6)具有一 定的压縮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车把,采用车把对折方式折叠,其主要特点在于车把整体分为三段,中间的横梁以及两边的把手。把手结构呈“L”型,分别与横梁的两端铰接,在横梁的下部,两把手的中间设置一个可以移位的挡块,当移开挡块后,两把手可以旋转90度至折叠状态,同时挡块复位后,把手被固定于折叠位置;当展开时只需要向两边将把手拉开即可,挡块自动复位限制把手的转动。这种折叠把手的优点在于把手沿把立两侧折叠,折叠过程简单,快速,把手复位过程更加容易,而且在折叠状态和未折叠状态时,把手使用同一零件组进行位置固定。
文档编号B62K21/16GK101293552SQ20071004004
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6日
发明者德 梁 申请人:德 梁
文档序号 : 【 4100881 】

技术研发人员:梁德
技术所有人:梁德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梁德梁德
一种车辆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重力辅助驱动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