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切割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肿瘤医疗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肿瘤切割器。
【背景技术】
[0002]肿瘤,是因病菌感染或受外界刺激而产生病变的人体组织。肿瘤一般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一般不会继续扩散或发展下去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良性肿瘤一般可不做处理,或者处理后几乎不会复发。而恶性肿瘤一般会有较快的扩散趋势并会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功能性损伤,因此对于恶性肿瘤一般都会采取切除措施,以防止肿瘤扩散影响其他正常组织,肿瘤在切除时,一般会使用肿瘤切除刀或切除剪。无论使用哪种切除工具,在切除肿瘤时,操作时间都比较长,当遇到创口面积较小时,就会给医生的视野造成影响,不利于准确甚至精确切除肿瘤,造成切除手术后复发率高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照明又能对刀口进行清洗消毒的肿瘤切割器。
[0004]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肿瘤切割器,包括铰接在一起的主剪臂和副剪臂,主剪臂和副剪臂交汇处设有电池仓,电池仓的顶面设有电源开关,所述副剪臂上设有剪壁管,所述剪臂管输入端通过引流管连接有水栗,所述主剪臂和副剪臂前端分别设有对应扣合在一起的主剪勺和副剪勺,所述主剪勺和副剪勺的外边沿处设有导流管,导流管的管壁上均设有若干喷头,主剪勺和副剪勺外边沿处的导流管通过三通接头于副剪臂上的剪壁管输出端固定连接,主剪勺和副剪勺的勺面上均设有LED灯,所述LED灯通过电源线与主剪臂和副剪臂交汇处的电池仓连接。
[0005]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主剪臂和副剪臂交汇处设置的电池仓与电池仓顶面的开关,可方便操作医生对切割器上的LED灯的控制,主剪勺和副剪勺勺面上设置的LED灯与外边沿处设置的导流管和喷头,可在手术时针对切割位置进行照明使医生的视野更清晰,在切除肿瘤时更精确,以及在切除手术时针对刀口一边清洗一边消毒。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对切割处进行多样化处理,减少患者痛苦,提高医疗效率。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肿瘤切割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的:一种肿瘤切割器,包括铰接在一起的主剪臂I和副剪臂2,主剪臂I和副剪臂2交汇处设有电池仓3,电池仓3的顶面设有电源开关4,所述副剪臂2上设有剪壁管5,所述剪臂管5输入端通过引流管6连接有水栗7,所述主剪臂I和副剪臂2前端分别设有对应扣合在一起的主剪勺8和副剪勺9,所述主剪勺8和副剪勺9的外边沿处设有导流管10,导流管10的管壁上均设有若干喷头11,主剪勺8和副剪勺9外边沿处的导流管10通过三通接头于副剪臂2上的剪壁管5输出端固定连接,主剪勺8和副剪勺9的勺面上均设有LED灯12,所述LED灯12通过电源线与主剪臂I和副剪臂2交汇处的电池仓3连接。
[0008]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手术作业前先将主剪臂I和副剪臂2交汇处电池仓3的顶面的电源开关4按下,当主剪勺8和副剪勺9的勺面上的LED灯12亮起时,即可进行切除手术,当在切除肿瘤手术时,开启引流管6尾端连接的水栗7,水栗7将消毒水或生理盐水通过主剪勺8和副剪勺9外边沿上设置的导流管10管壁上的若干喷头11喷出,从而对切口处的血迹进行清洗并对切口处进行消炎,使医生在切除肿瘤时视野更清晰更精确。
【主权项】
1.一种肿瘤切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铰接在一起的主剪臂和副剪臂,主剪臂和副剪臂交汇处设有电池仓,电池仓的顶面设有电源开关,所述副剪臂上设有剪壁管,所述剪臂管输入端通过引流管连接有水栗,所述主剪臂和副剪臂前端分别设有对应扣合在一起的主剪勺和副剪勺,所述主剪勺和副剪勺的外边沿处设有导流管,导流管的管壁上均设有若干喷头,主剪勺和副剪勺外边沿处的导流管通过三通接头于副剪臂上的剪壁管输出端固定连接,主剪勺和副剪勺的勺面上均设有LED灯,所述LED灯通过电源线与主剪臂和副剪臂交汇处的电池仓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肿瘤切割器,包括铰接在一起的主剪臂和副剪臂,主剪臂和副剪臂交汇处设有电池仓,电池仓的顶面设有电源开关,所述副剪臂上设有剪壁管,所述剪臂管输入端通过引流管连接有水泵,所述主剪臂和副剪臂前端分别设有对应扣合在一起的主剪勺和副剪勺,所述主剪勺和副剪勺的外边沿处设有导流管,导流管的管壁上均设有若干喷头,主剪勺和副剪勺外边沿处的导流管通过三通接头于副剪臂上的剪壁管输出端固定连接,主剪勺和副剪勺的勺面上均设有LED灯,所述LED灯通过电源线与主剪臂和副剪臂交汇处的电池仓连接。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对切割处进行多样化处理,减少患者痛苦,提高医疗效率。
【IPC分类】A61B17/3205, A61B17/3209, A61M35/00
【公开号】CN204839669
【申请号】CN201520530067
【发明人】朱俊琳
【申请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1日
文档序号 :
【 9170468 】
技术研发人员:朱俊琳
技术所有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朱俊琳
技术所有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