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一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2025-09-18 10:40:07 206次浏览
一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三叉神 经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 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国内统计的发病率52. 2/10万,女略多于男,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 长。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 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 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 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
[0003] 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症状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两大类,其 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常见。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具有临床症状,但应用各种检查未发 现与发病有关的器质性病变。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除有临床症状,同时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可 发现器质性疾病如肿瘤、炎症、血管畸形等。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多见于40岁以下中、青年 人,通常没有扳机点,诱发因素不明显,疼痛常呈持续性,部分患者可发现与原发性疾病的 其它表现。脑部CT、MRI、鼻咽部活组织检查等有助诊断。就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至今尚无明确的定论,各学说均无法解释其临床症状。目前为大家所支持的是三叉神经微 血管压迫导致神经脱髓鞘学说及癫痫样神经痛学说。
[0004] 目前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西药多为精神类药物,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对 70%的患者止痛有效,但大约1/3的患者不能耐受其嗜睡、眩晕、消化道不适等副作用。苯 妥英钠 (sodium phenytoin)疗效不及卡马西平,但该类药物不但容易成瘾,而且长期服用 会对机体的肝肾造成巨大损害,药物毒副作用大。现有的临床用药经验表明,研发一种三叉 神经痛有效治疗药物对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劳动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0005] 中医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且作为现代精神类疾病综合治疗的一 个重要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医经典古籍中医经典古籍中医经典古籍中医经典 古籍《黄帝内经》认为:三叉神经痛属"头痛"、"偏头痛"、"面痛"等范畴,古医书中有"首风"、 "脑风"、"头风"等名称记载,如《素问*风论》:"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 甚。"因为颠顶之上,唯风可即,外感风寒之邪,寻经上犯颠顶清窍引起本病,精神因素亦可 诱发此病。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火热风动,风火夹痰上扰致清阳不得舒展,头为诸阳之会, 五脏六腑之精华气血皆上聚于头,诸邪气,风、火、痰湿、血客于经络,痰阻血淤,气滞血凝, 阻遏经络,导致"不通则痛"。
[0006] 纵观世界新药的研宄方向,80年代以前主要是研宄开发单一的化学药物及其制 剂,80年代以后开始发展生物技术和天然植物药物,药物研宄方向趋于多样性。结合现代中 医药发展理论,从提高药物疗效、降低副作用的角度出发,经过对中药成分进行筛选提取和 /或配伍制得的制剂,其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具有化学合成药不能比拟的优势。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 及其应用,该药物组合物在治疗三叉神经痛时具有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小、长期使用效果 好的治疗优势,有很好医学应用前景。
[0008]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9] -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由茺蔚子、夜 交藤、全蝎、蜈蚣、淡竹叶、石菖蒲、六方藤、莲藕、丹参、夏枯草、野菊、薄荷、白芷、荷叶、茯 苓、远志、酸枣核、没药、肉桂、川考、白蒺藜、蝴蜕、苍术、甘草和瑞香花组成。
[0010]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茺蔚子8-13份,夜交 藤13-20份,全蝎17-30份,蜈蚣14-27份,淡竹叶17-23份,石菖蒲5-11份,六方藤13-19 份,莲藕6-12份,丹参3-9份,夏枯草11-16份,野菊14-25份,薄荷8-18份,白芷19-30份, 荷叶13-24份,茯苓18-32份,远志9-15份,酸枣核4-9份,没药8-12份,肉桂13-28份,川 芎7-12份,白蒺藜6-13份,蝉蜕12-21份,苍术4-12份,甘草14-29份,瑞香花6-10份。
[0011]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茺蔚子8份,夜交藤17 份,全蝎26份,蜈蚣22份,淡竹叶21份,石菖蒲6份,六方藤18份,莲藕7份,丹参4份,夏 枯草11份,野菊24份,薄荷15份,白芷24份,荷叶20份,茯苓25份,远志13份,酸枣核5 份,没药11份,肉桂25份,川芎8份,白蒺藜9份,蝉蜕12-21份,苍术10份,甘草21份,瑞 香花10份。
[0012]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茺蔚子13份,夜交藤 13份,全蝎25份,蜈蚣25份,淡竹叶23份,石菖蒲9份,六方藤13份,莲藕6份,丹参3份, 夏枯草16份,野菊22份,薄荷8份,白芷19份,荷叶24份,茯苓32份,远志15份,酸枣核4 份,没药12份,肉桂26份,川芎7份,白蒺藜13份,蝉蜕15份,苍术4份,甘草25份,瑞香 花6份。
[0013]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茺蔚子10份,夜交藤 20份,全蝎17份,蜈蚁27份,淡竹叶19份,石菖蒲7份,六方藤19份,莲藕9份,丹参9份, 夏枯草15份,野菊25份,薄荷10份,白芷30份,荷叶13份,茯苓18份,远志11份,酸枣核 6份,没药10份,肉桂28份,川芎12份,白蒺藜6份,蝉蜕12份,苍术12份,甘草29份,瑞 香花8份。
[0014]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茺蔚子9份,夜交藤15 份,全蝎30份,蜈蚣14份,淡竹叶18份,石菖蒲5份,六方藤14份,莲藕10份,丹参8份, 夏枯草14份,野菊14份,薄荷18份,白芷28份,荷叶18份,茯苓22份,远志9份,酸枣核9 份,没药8份,肉桂13份,川芎10份,白蒺藜10份,蝉蜕19份,苍术9份,甘草14份,瑞香 花7份。
[0015]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茺蔚子12份,夜交藤 18份,全蝎28份,蜈蚣16份,淡竹叶17份,石菖蒲11份,六方藤16份,莲藕12份,丹参6 份,夏枯草12份,野菊17份,薄荷12份,白芷21份,荷叶15份,茯苓30份,远志14份,酸枣 核8份,没药9份,肉桂15份,川芎9份,白蒺藜11份,蝉蜕21份,苍术10份,甘草17份, 瑞香花9份。
[0016]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茺蔚子11份,夜交藤 19份,全蝎22份,蜈蚣18份,淡竹叶22份,石菖蒲10份,六方藤17份,莲藕11份,丹参3 份,夏枯草13份,野菊18份,薄荷11份,白芷26份,荷叶22份,茯苓21份,远志10份,酸枣 核4份,没药10份,肉桂16份,川芎11份,白蒺藜8份,蝉蜕13份,苍术5份,甘草19份, 瑞香花6份。
[0017]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组合物制成合剂、片剂、糖浆剂、口服液、胶囊或颗粒剂,其 中:
[0018] 所述合剂的制备方法为:按所需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取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 6-8倍的水,浸泡30-60分钟,煎煮2次,每次2-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 对密度I. 1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75% (v/v),静置30-40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加水至IOOOml,搅匀,分装,流通蒸汽灭 菌35min,即得合剂;
[0019] 所述片剂的制备方法为:按所需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取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 10倍的水,浸泡60-100分钟,煎煮2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 密度1. 25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65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85% (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浓缩,真空干燥、制粒,压片即得片剂;
[0020] 所述胶囊的制备方法为:按所需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取各药材,加药材总重量的 8-10倍的水,浸泡45-60分钟,煎煮4次,每次1. 5-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 至相对密度1. 2的浸膏,该相对密度是在60-65摄氏度下的检测结果,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 90% (v/v),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
文档序号 : 【 8234143 】

技术研发人员:刘延莉,李晓征,刁其先,田端亮
技术所有人:刘延莉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刘延莉李晓征刁其先田端亮刘延莉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