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三又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白芷10-45g,白芥子10-30g,白蒺藜10-40g,蝉花10-45g,紫贝10-50g,天仙子2-6g,甘松10-35g,犀牛角10-25g,甘草10-50g。利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12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治疗,治愈95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治愈率达79.2%,总有效率为96.7%,疗效稳定确切、无毒副作用、治愈率高、愈后不易复发。
【专利说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三叉神经痛是指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出现短暂的、反复发作的剧痛。是一种 病因尚未明了的神经系统常见疾患。属中医"面痛"、"头痛"、"偏头痛","偏头风"等范畴。
[0003] 西医认为三叉神经根被邻近的小团异常血管压迫是主要原因。三叉神经痛分为原 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目前尚未完全了解,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 由小脑桥脑角肿瘤、三叉神经根及半月神经节肿瘤,血管畸形、动脉瘤、蛛网膜炎、多发性硬 化等引起。
[0004] 中医认为三叉神经痛是因为感受风寒、痰火之邪及阳明胃热所致,而以风邪为主。 因为阳明经络受风毒传人经络而凝滞不行,故有此证,或因为情感内伤、肝失条达,郁而化 火,上扰清空所致。另外因为气血癌滞,阻塞经络而为痛。临床上以肝胆风火和阳明燥热多 见。
[0005] 目前,对于病程短、病痛较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卡马西平是治疗的首选药物,但 随着病情的加重,药物治疗不能缓解病情,且长期服用会导致药效减弱,产生耐药性,负作 用明显。三叉神经周围支封闭治疗方法是将药物包括无水乙醇、苯酚溶液、多柔比星、链霉 素等注射到三叉神经分支通过的骨孔,效果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患者的病情程度关系密 切,且多数病人在半年至2年内复发。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稳定确切、无毒副作用、治愈率高、愈后不易复发 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
[0007]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由 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白芷l〇_45g,白芥子10-30g,白蒺藜10-40g,蝉花10-45g, 紫贝10-50g,天仙子2-6g,甘松10-35g,犀牛角10-25g,甘草10-50g。
[0008] 优选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白芷 25g,白芥子10g,白蒺藜30g,蝶花30g,紫贝40g,天仙子3g,甘松20g,犀牛角10g,甘草40g。
[0009]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2次,早、晚各1次。
[0010] 本发明各中药原料的药理活性如下:
[0011] 白£,味辛,性温,归肺、胃、大肠经,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除湿通鸾,消肿排脓,主 治风寒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齿痛,目痒泪出,鼻塞,鼻渊,湿盛久泻,肠风痔漏,赤白带下, 痈疽疮疡,瘙痒疥癣,毒蛇咬伤。
[0012] 白芥子,无臭,味辛、辣,归手太阴经,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主治化痰逐 饮;散结消肿。主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流注;阴疽肿毒。治乳痈、 乳癌、乳腺疼痛、结核、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 阴疽,肿毒,跌打肿痛。
[0013] 白蒺藜,苦、辛,平,归肝经,平肝解郁,祛风明目。用于肝阳眩晕头痛,肝郁胁痛,风 热头痛,目赤肿痛,皮肤瘙痒等症。
[0014] 蝉花,甘;寒,主治外感风热;发热;头昏;咽痛;单板机疹初期;疹出不畅;小儿惊 风;目赤肿痛;翳膜遮睛;夜啼。
[0015] 紫贝,咸,平,归脾、肝经,清热,平肝,安神,明目。治热毒目翳,小儿斑疹入目,惊惕 不眠。
[0016] 天仙子,味苦辛,归心、胃、肝经,具有解痉、止痛、安神、杀虫的作用。治癫狂,风痫, 风痹厥痛,喘咳,胃痛,久痢,久泻,脱肛,牙痛,痈肿,恶疮。
[0017] 甘松,味辛,甘,性温,归脾、胃经,理气止痛;醒脾健胃,主治脘腹胀痛;不思饮食; 牙痛;脚气。
[0018] 犀牛角,酸咸,寒,归心、肝经,清热,凉血,定惊,解毒。治伤寒温疫热入血分,惊狂, 烦躁,谵妄,斑疹,发黄,吐血,衄血,下血,痛疽肿毒。
[0019] 甘草,甘,平,归脾、胃、肺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 性、烈性。
[0020]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12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 治疗,治愈95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治愈率达79. 2 %,总有效率为96. 7%,疗效稳定确 切、无毒副作用、治愈率高、愈后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但是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2] 实施例1
[0023]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白芷10g,白芥 子20g,白蒺藜40g,蝉花45g,紫贝10g,天仙子36g,甘松35g,犀牛角25g,甘草20g。
[0024] 实施例2
[0025]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白芷45g,白芥 子l〇g,白蒺藜20g,蝶花20g,紫贝20g,天仙子4g,甘松30g,犀牛角15g,甘草10g。
[0026] 实施例3
[0027]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白芷35g,白芥 子30g,白蒺藜10g,蝶花10g,紫贝50g,天仙子2g,甘松10g,犀牛角20g,甘草50g。
[0028] 实施例4
[0029]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白芷25g,白芥 子l〇g,白蒺藜30g,蝶花30g,紫贝40g,天仙子3g,甘松20g,犀牛角10g,甘草40g。
[0030] 方中,白芷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除湿通窍;白芥子通行经络,发汗散寒;白蒺藜平 肝解郁,理气止痛;蝉花定惊镇痉;紫贝平肝安神;天仙子定痛、止痛;甘松芳香行散,温中 散寒,理气止痛;犀牛角清热,凉血,定惊,解毒;甘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并和犀牛角一起
【权利要求】
1.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白 芷10-45g,白芥子10-30g,白蒺藜10-40g,蝉花10-45g,紫贝10-50g,天仙子2-6g,甘松 10-35g,犀牛角 10-25g,甘草 10-50g。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 的中药原料组成:白?Ε25g,白芥子10g,白蒺藜30g,蝶花30g,紫贝40g,天仙子3g,甘松 2〇g,犀牛角l〇g,甘草40g。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4042769SQ201410253997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0日
【发明者】郭玉臣 申请人:郭玉臣
文档序号 :
【 1309263 】
技术研发人员:郭玉臣
技术所有人:郭玉臣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郭玉臣
技术所有人:郭玉臣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