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0048] (2)将草石蚕、柯蒲木、络石藤、榕须和山黄皮洗净,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 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C下相对密度为 1. 12~1. 16的稠膏,备用;
[0049] (3)将槟榔、刺梨根和牛胆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0050] (4)将芥菜和苦菜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0051] (5)将上述步骤(1)~(4)所制得的稠膏、细粉以及汁液混合,制成胶囊,即得所述 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
[0052] 用法用量:口服即可,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1粒(每粒0.5g),饭后温开水 送服;6天为1个疗程,1~3个疗程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0053] 实施例2
[0054]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55] 糙苏65g白千层65g草石蚕56g槟榔53g 芥菜52g刺梨根50g瓜螺48g海芋46g
[0056] 红门兰42g柯蒲木41g梨皮39g络石藤34g 榕须31g山黄皮27g苦菜20g牛胆17g。
[0057]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58] 实施例3
[0059]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60] 糙苏61g白千层61g草石蚕52g槟榔49g 芥菜48g刺梨根45g瓜螺44g海芋41g 红门兰38g柯蒲木36g梨皮34g络石藤30g 榕须27g山黄皮23g苦菜18g牛胆15g。
[0061]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62] 实施例4
[0063]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64] 糙苏57g白千层57g草石蚕48g槟榔45g 芥菜44g刺梨根41g瓜螺40g海芋38g 红门兰34g柯蒲木30g梨皮29g络石藤26g 榕须23g山黄皮19g苦菜16g牛胆13g。
[0065]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66] 实施例5
[0067]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68] 糙苏52g白千层52g草石蚕43g槟榔40g 芥菜39g刺梨根36g瓜螺35g海芋33g 红门兰29g柯蒲木26g梨皮24g络石藤21g 榕须18g山黄皮14g苦菜12g牛胆9g。
[0069] 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70] 临床资料:
[0071] 1、病例选择:
[0072] 作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选择确诊的三叉神经痛患者254例临床观察, 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127例,其中男性63例,女性64例,年龄20~ 61岁,平均年龄40. 5岁,平均病程1~2年;对照组127例,其中男性63例,女性64例,年 龄21~60岁,平均年龄40. 5岁,平均病程1~2年。
[0073] 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 性。
[0074] 2、药物选择:
[0075]治疗组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1粒(每粒0.5g), 饭后温开水送服;6天为1个疗程,1~3个疗程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0076] 对照组服用卡马西平片,口服,每日0.2~0.4g,每周逐渐增加至最大量1. 6g,分 3~4次服用。通常成人限量为1. 2g,12~15岁,每日不超过lg,少数人需用至1. 6g;作 止痛用每日不超过1. 2g。
[0077] 3、疗效判定:
[0078] (1)治愈:上述症状全部消失,身体各功能恢复正常。
[0079] (2)显效:上述症状明显减轻,身体各功能有所好转。
[0080] (3)有效:上述症状有所减轻,身体各功能明显好转。
[0081] (4)无效:通过治疗后上述症状无减轻或加重。
[0082] 4、结果:
[0083] 选用本发明中药制剂的治疗组中,治愈67例,显效3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治 愈率52. 8%,总有效率98. 4%。
[0084] 对照组中治愈40例,显效24例,有效18例,无效45例,治愈率31. 5%,总有效率 64. 6% 〇
[0085] 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0086]典型病例举例:
[0087]1、梁某,男,30岁,四川雅安人。患者发作性左面部抽痛,去医院就诊,诉左面部火 烧样痛,冷敷左面部疼痛略减轻,夜间重,牙龈肿痛,有口气,自觉发热,但测体温正常,小便 黄,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经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上述症状明显减轻, 服用2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0088] 2、罗某,女,27岁,河南漯河人。患者因左颜面部剧痛就诊,自诉为电灼样剧痛,捂 热后有所减轻,查体见四肢末梢发凉,诊断患三叉神经痛,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服用1 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消失,痊愈。
[0089] 3、郭某,男,35岁,陕西铜川人。患者患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半年多,经常服用卡马西 平片,勉强维持不疼痛,今年感觉病重,经朋友介绍来我院就诊,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 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有所好转,继续服用1个疗效后,症状消失,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0090] 4、马某,女,41岁,浙江嘉兴人。患者发作性右面部抽痛多天,去医院就诊,诉做面 部火烧样痛,冷敷右面部疼痛略减轻,牙龈肿痛,自觉发热,但测体温正常,经诊断患三叉神 经痛,热重证型。给予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缓解,发作次数减 少,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痊愈,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0091] 5、郑某,男,54岁,山东淄博人。患者患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已1年,服过多中药物 治疗,疼痛严重时,服用卡马西平片,未能治愈,后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服用1个疗程 后,症状有所好转,继续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痊愈。
[0092] 6、唐某,女,62岁,江苏镇江人。患者患三叉神经痛已有2年,曾服过多种药物治 疗,病情时轻时重,复发率高,后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症 状有所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痊愈,1年后随访未复发。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 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糖苏48~71份白千层48~66份草石香39~65份滨柳35~62份 芥菜35~61份刺梨根32~60份瓜螺31~60份海芋29~56份 红门兰24~52份柯蒲木22~50份梨皮19~49份络石藤16~44份 榕须14~40份山黄皮10~36份苦菜8~29份牛胆5~24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 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糙苏52~68份白千层52~70份草石蚕43~61份槟榔40~58份 芥菜39~57份刺梨根36~55份瓜螺35~55份海芋33~51份 红门兰29~48份柯蒲木26~45份梨皮24~44份络石藤21~39份 榕须18~36份山黄皮14~32份苦菜12~25份牛胆9~21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 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糖苏57~65份白千层57~65份草石香48~56份滨柳45~53份 芥菜44~52份刺梨根41~50份瓜螺40~48份海芋38~46份 红门兰34~42份柯蒲木30~41份梨皮29~39份络石藤26~34份 榕须23~31份山黄皮19~27份苦菜16~20份牛胆13~17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 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糙苏61份白千层61份草石蚕52份槟榔49份 芥菜48份刺梨根45份瓜螺44份海芋41份 红门兰38份柯蒲木36份梨皮34份络石藤30份 榕须27份山黄皮23份苦菜18份牛胆15份。
5. -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 将糙苏、白千层、瓜螺、海芋、红门兰和梨皮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 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 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 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C下相对密度为1. 12~1. 17的稠膏,备用; (2) 将草石蚕、柯蒲木、络石藤、榕须和山黄皮洗净,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 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C下相对密度为1. 12~ 1. 16的稠膏,备用; (3) 将槟榔、刺梨根和牛胆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4) 将芥菜和苦菜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5) 将上述步骤(1)~(4)所制得的稠膏、细粉以及汁液混合,制成胶囊,即得所述的治 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糙苏、白千层、草石蚕、槟榔、芥菜、刺梨根、瓜螺、海芋、红门兰、柯蒲木、梨皮、络石藤、榕须、山黄皮、苦菜和牛胆;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祛风除湿之功效,对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显著的疗效,疗程短、见效快,服用方便,治愈后不复发,安全无毒副作用,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理想药品,且总有效率高达98.4%。
【IPC分类】A61P15-02, A61K35-413, A61K36-898
【公开号】CN104623294
【申请号】CN201510063811
【发明人】张睿, 刘翠, 刘冰天
【申请人】张睿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2月8日
文档序号 :
【 8306217 】
技术研发人员:张睿,刘翠,刘冰天
技术所有人:张睿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张睿,刘翠,刘冰天
技术所有人:张睿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