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 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
[0003] 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两大类,其中原发性三 叉神经痛较常见。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能是由于供应血管的硬化并压迫神经造成,也可能 是因为脑膜增厚、神经通过的骨孔狭窄造成压迫引起疼痛。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由于肿 瘤压迫、炎症、血管畸形引起的三叉神经痛。
[0004] 三叉神经痛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 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 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 常人一样。
[0005] 目前,三叉神经痛国内统计的发病率52. 2/10万,女略多于男,发病率可随年龄而 增长。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三叉神经痛会随着病情的加重,间歇 期愈来愈短,发作愈加频繁,经过一次强烈的疼痛刺激,使病人精神异常紧张,终生难忘,造 成极大的痛苦,危害不容小觑。
[0006] 目前,治疗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有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而常见的西药主 要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氯硝西泮、七叶莲、巴氯芬等改善症状等几种神经营养类药物,效 果不佳,治标不治本;而手术治疗会给病人造成肉体上极大的痛苦与经济上比较大的损失。 中医认为该病是脑脉损伤、瘀血停留所致,多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且中药学作为我国 的传统医学,具有作用强、见效快、药效持久等优点,且没有依赖性、耐药性以及毒副作用, 因此选择一种中药制剂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对于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 义。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制剂 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和现代医药理论,具有祛风止痛、舒筋活络、清热解毒、舒筋 活血之功效,使用方便,吸收效果好,无不良及毒副作用,经临床验证,对三叉神经痛有极好 的预防与治疗效果,适于三叉神经痛的预防与治疗。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0009] -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 重量份数为:
[0010]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 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半边莲61~91份丁香油58~88份龙爪叶56~86份南瓜52~82份 竹叶参51~81份赶山鞭46~76份白药子43~73份革麦41~71份 当归37~67份三叉苦36~66份半截叶34~64份川芎32~62份 薜荔31~61份乌口树27~57份宽筋藤26~56份白千层21~51份。
2. -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 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半边莲84份丁香油81份龙爪叶79份南瓜75份 竹叶参74份赶山鞭69份白药子67份荜茇65份 当归63份三叉苦59份半截叶57份川芎55份 薜荔54份乌口树50份宽筋藤49份白千层44份。
3. -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 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半边莲77份丁香油74份龙爪叶72份南瓜70份 竹叶参67份赶山鞭62份白药子60份荜茇57份 当归56份三叉苦52份半截叶50份川芎46份 薜荔47份乌口树43份宽筋藤42份白千层37份。
4. 一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 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半边莲69份丁香油65份龙爪叶64份南瓜63份 竹叶参59份赶山鞭54份白药子51份荜茇50份 当归45份三叉苦47份半截叶43份川芎40份 薜荔38份乌口树35份宽筋藤34份白千层29份。
5. -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 将半边莲、丁香油、竹叶参、荜茇、乌口树和宽筋藤去除杂质,洗净,放入容器中,加5 倍量蒸馏水,煎煮2小时,提取煎煮液;再加入3~4倍量蒸馏水,煎煮1. 5小时,提取煎煮 液,最后合并2次提取的煎煮液,过滤,得滤液,并滴入丁香油,搅拌均匀后,将所得溶液浓 缩成60°C下相对密度为1. 10~1. 13的稠膏,备用; (2) 将龙爪叶、南瓜、三叉苦、半截叶与白千层去除杂质,洗净,放入容器内绞汁,滤过, 得滤液,浓缩成60°C下相对密度为1. 10~1. 13的稠膏,备用; (3) 将赶山鞭与薜荔去除杂质,洗净,日晒干燥,放入容器内研末,得到过140目的细 粉,备用; (4) 将白药子、当归与川芎去除杂质,洗净,切片,放入容器内,以水浸湿,闷泡4小时, 晒干,研末,得到过160目的细粉,备用; (5) 将步骤(1)、步骤(2)所得的稠膏与步骤(3)、步骤(4)所得的细粉混合后制成片剂, 即为所述的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半边莲、丁香油、龙爪叶、南瓜、竹叶参、赶山鞭、白药子、荜茇、当归、三叉苦、半截叶、川芎、薜荔、乌口树、宽筋藤和白千层;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和现代医药理论,具有祛风止痛、舒筋活络、清热解毒、舒筋活血之功效,使用方便,吸收效果好,无不良及毒副作用,经临床验证,对三叉神经痛有极好的预防与治疗效果,适于三叉神经痛的预防与治疗。
【IPC分类】A61K9-20, A61K36-896, A61P25-02
【公开号】CN104740208
【申请号】CN201510162672
【发明人】宋修响
【申请人】宋修响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4月8日
文档序号 :
【 8420346 】
技术研发人员:宋修响
技术所有人:宋修响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宋修响
技术所有人:宋修响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