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一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2025-09-15 11:00:02 392次浏览
一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3]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国内统计的发病率52.2/10万,女性略多于男性,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包括脑部占位性病变和血管压迫,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西医至今尚无明确的定论。中医认为,三叉神经痛是由于风邪侵入头面经络,和体内的痰浊互结、痹阻经络、气血不畅不通则痛。
[0004]三叉神经痛的发作常无预兆,而疼痛发作一般有规律。每次疼痛发作时间仅持续数秒到数分钟骤然停止。初期起病时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期亦长,数分钟、数小时不等,随病情发展,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亦逐渐加重而剧烈。夜晚疼痛发作减少。间歇期无任何不适;诱发因素:说话、吃饭、洗脸、剃须、刷牙以及风吹等均可诱发疼痛发作,以致病人精神萎靡不振,行动谨小慎微,甚至不敢洗脸、刷牙、进食,说话也小心,惟恐引起发作。目前,对于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主要是多先卡马西平、苯妥英纳、氯硝西洋等口服,为单纯止痛治疗,且由于该病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多需较长时间服药,导致药效减弱、药物副作用明显,患者眩晕、走路不稳、嗜睡等,严重影响生活、工作。

【发明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疗效确切,综合调理,治疗后不易复发、且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成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川芎10-20份、杜衡10-20份、木贼草8-18份、山奈6-17份、鹅不食草5-12份、苍耳子5-14份、白芷5-15份、百部4_12份、旋覆花4_14份、枇杷叶5-12份、木蝴蝶4-12份、天竺黄3-11份、乳香3_10份、没药2_11份、三棱3_12份、宝盖草3-10份、叶上珠根3-9份、秦艽2-10份、星宿菜2-8份、海桐皮2_8份、松节2_9份、苏木3_8份、儿茶2-10份、紫金牛1-6份、漏芦2-8份。
[0007]优化的,上述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成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川芎12-15份、杜衡12-15份、木贼草10-14份、山奈12-15份、鹅不食草8_11份、苍耳子7_12份、白芷9-13份、百部6-10份、旋覆花7-9份、枇杷叶8-11份、木蝴蝶8_10份、天竺黄5_8份、乳香4-7份、没药5-9份、三棱6-9份、宝盖草5-8份、叶上珠根5_8份、秦艽3_9份、星宿菜4-6份、海桐皮4-7份、松节5-8份、苏木4-6份、儿茶5_9份、紫金牛2_5份、漏芦3_6份。
[0008]优化的,上述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成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川芎13份、杜衡13份、木贼草11份、山奈13份、鹅不食草10份、苍耳子11份、白芷10份、百部8份、旋覆花8份、枇杷叶9份、木蝴蝶9份、天竺黄7份、乳香6份、没药7份、三棱8份、宝盖草6份、叶上珠根6份、秦艽5份、星宿菜5份、海桐皮6份、松节6份、苏木5份、儿茶6份、紫金牛4份、漏芦4份。
[0009]一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由以下步骤制成:
(1)将川芎、杜衡、山奈、苍耳子、白芷、百部、天竺黄、乳香、没药、三棱、叶上珠根、秦艽、海桐皮、松节、苏木、儿茶、紫金牛研磨成粉末,搅拌均匀;
(2)将木贼草、鹅不食草、旋覆花、枇杷叶、木蝴蝶、宝盖草、星宿菜、漏芦放入黄酒中,加热浸泡56-82小时,加热温度为83摄氏度;
(3)取步骤(I)的混合粉末放入蒸馏水中,浸泡80-120小时;
(4)将步骤(3)完成的溶液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73摄氏度,加热时间为80小时;
(5)将步骤(4)的混合溶液离心过滤,将过滤后的药汁过滤和回收,将药渣滤除;
(6)将步骤(5)和步骤(2)完成的药汁搅拌混合后加热至95摄氏度,加热至药汁的粘度至 4.3-5.4 ;
(7)将步骤(6)完成的药汁进行巴氏杀菌,将杀菌后的药汁装入密封袋抽真空封存。
[0010]本发明药物使用结果表明,有下述优点:本发明提出了采用包括多种有效的中成药新型组合物以协同作用产生更为有利的效果。川芎: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作用;祛风止痛。杜衡:入肺、胃经。散寒止痛:用于风寒头痛,牙痛,口舌生疮,跌打伤痛,痧气腹痛,风湿痹痛等;祛痰平喘。山奈:归脾、胃经。温中化湿,行气止痛。苍耳子:入肺经。功能发汗,散风,去湿。主治风寒头痛,鼻渊,痹痛拘挛。白芷:入肺、胃经。功能发表散风。消肿止痛。主治感冒头痛、鼻塞,鼻渊疼痛(鼻窦炎),眉棱骨疼,痈肿疮疡。天竺黄:入心、肝、肺经。功能清热祛痰、驱风热、定惊痫。主治中风不语,热病神昏谵语,小儿急惊抽风,烦躁不安,因痰热引起的咳喘等症。乳香:入心、肝、脾经。功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主治瘀血心腹诸痛,痹痛筋挛,痈疽肿痛,跌打损伤,疮疡溃烂。没药:入肝经。功能散血止痛,消肿生肌。主治痈疽肿痛,心腹、筋骨诸痛,损伤血,外用可敛疮生肌。三棱:入肝、脾经。功能破血行气,消积止痈。叶上珠根:治咳喘,风湿,劳伤,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补虚,止咳,止痛,固脱。秦艽:入肝、胃、胆经。祛风除湿,和血舒筋,清热利尿。治风湿痹痛,筋骨拘挛,黄疸,便血,骨蒸潮热,小儿疳热,小便不利。海桐皮:入肝、脾经。功能祛风湿,通经络,杀虫。主治风湿痹病、痢疾、牙痛、疥癣。松节:入肝、肾经。功能祛风燥湿,活血止痛。主治风湿性关节疼痛或外伤肿痛。多用于洗药,内服者较少。苏木:入心、肝、脾经。功能行血祛瘀、消肿止痛。主治瘀血作痛,经闭腹痛,产后瘀阻,外伤瘀血,痈肿。儿茶:入肺经。功能清热生津,化痰。外用生肌止痛、收敛止血。主治内服治痰热咳嗽,口渴。紫金牛:功用镇咳,祛痰,活血,利尿,解毒。木贼草: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明目退翳。鹅不食草:归肺、肝经。祛风通窍、祛痰止咳、解毒消肿。旋覆花:入肺、大肠经。功能下气、行水、消痰。主治咳嗽痰多,胸胁痞满、呕吐噫气。枇杷叶:入肺、胃经。功能清肺和胃,降气化痰。主治痰热咳嗽,胃热呕吐等症。木蝴蝶:入肺、肝经。功能润肺止咳,解郁平肝,收敛疮口。主治肺热咳嗽、肝气肋痛、胃痛、疮溃不敛。宝盖草:清利湿热,消肿,解毒。治水肿,脚气,黄疸,淋浊,带下,痈肿,疗毒。星宿菜:活血,散瘀,利水,化湿。漏芦:归胃经。清热解毒、通下乳汁、湿痹拘挛,有舒筋通脉之效。本发明通过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缓急止痛,促进三叉神经痛的恢复,通过临床实践,有很好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1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成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川芎10份、杜衡10份、木贼草8份、山奈6份、鹅不食草5份、苍耳子5份、白芷5份、百部4份、旋覆花4份、枇杷叶5份、木蝴蝶4份、天竺黄3份、乳香3份、没药2份、三棱3份、宝盖草3份、叶上珠根3份、秦艽2份、星宿菜2份、海桐皮2份、松节2份、苏木3份、儿茶2份、紫金牛I份、漏芦2份。
[0012]一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由以下步骤制成:
(1)将川芎、杜衡、山奈、苍耳子、白芷、百部、天竺黄、乳香、没药、三棱、叶上珠根、秦艽、海桐皮、松节、苏木、儿茶、紫金牛研磨成粉末,搅拌均匀;
(2)将木贼草、鹅不食草、旋覆花、枇杷叶、木蝴蝶、宝盖草、星宿菜、漏芦放入黄酒中,加热浸泡67小时,加热温度为83摄氏度;
(3)取步骤(I)的混合粉末放入蒸馏水中,浸泡80小时;
(4)将步骤(3)完成的溶液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73摄氏度,加热时间为80小时;
(5)将步骤(4)的混合溶液离心过滤,将过滤后的药汁过滤和回收,将药渣滤除;
(6)将步
文档序号 : 【 8451142 】

技术研发人员:侯荣耀,朱晓岩
技术所有人:侯荣耀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侯荣耀朱晓岩侯荣耀
一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理疗药包及制备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