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39]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治疗三叉神经痛方面,本发明中药制剂具有止痛快,治疗效果 好,治愈率高,标本兼治不易复发,无任何毒副作用等明显的技术优势;此外,本发明中药制 剂的药效稳定、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及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实施例1 为了验证本发明的中药组方和制备方法的可行性,并为后续的试验提供受试药品,发 明人选取了有代表性的组方配比,运用本发明制备方法的最佳工艺参数制备颗粒剂,这些 有代表性的组方配比分别为:组方范围内的任意值、3个优选组方配比: 1组方范围内的任意值: (1) 按中药组方分别称取荆芥600g、白芥子2000g、防风1100g、白芍3500g、香附900g、 蒺藜2400g、僵蚕1000g、郁李仁1100g、全蝎500g、天麻1700g、蜈蚣300g、决明子2500g、生 地800g、川芎3700g、地龙1000g、女贞子1600g、丹参1100g、知母2000g、甘草700g等各味 药材,分别粉碎,备用; (2) 将所有药材加入初始药材13倍重量的纯化水,浸泡15小时,回流煎煮3小时,过 滤,再加入初始重量8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并保留滤渣,合并滤液,浓缩 至55°C相对密度为1. 23-1. 26的浓缩液备用; (3) 将步骤(2)的滤渣加11倍重量的浓度7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过 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并浓缩至55°C相对密度为1. 23-1. 26的浓缩液备用; (4) 将步骤(2)和(3)所得的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至55°C相对密度为1. 33-1. 38的中 药浸膏,备用; (5) 将步骤(4)的中药浸膏添加辅料,利用现代通用的中药制剂技术制成颗粒剂,规格 为:0. 84g生药/g颗粒剂。
[0041] 2优选配比1的值: (1) 按中药组方分别称取荆芥1400g、白芥子1400g、防风1900g、白芍2300g、香附 1200g、蒺藜1700g、僵蚕1100g、郁李仁1300g、全蝎600g、天麻1200g、蜈蚣600g、决明子 1900g、生地1500g、川芎2500g、地龙1700g、女贞子1200g、丹参2000g、知母1400g、甘草 1000 g等各味药材,分别粉碎,备用; (2) 将所有药材加入初始药材13倍重量的纯化水,浸泡15小时,回流煎煮3小时,过 滤,再加入初始重量8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并保留滤渣,合并滤液,浓缩 至55°C相对密度为I. 23-1. 26的浓缩液备用; (3) 将步骤(2)的滤渣加11倍重量的浓度7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过 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并浓缩至55°C相对密度为1. 23-1. 26的浓缩液备用; (4) 将步骤(2)和(3)所得的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至55°C相对密度为1. 33-1. 38的中 药浸膏,备用; (5) 将步骤(4)的中药浸膏添加辅料,利用现代通用的中药制剂技术制成颗粒剂,规格 为:0. 84g生药/g颗粒剂。
[0042] 3优选配比2的值: (1) 按中药组方分别称取荆芥1600g、白芥子1600g、防风1800g、白芍2500g、香附 1300g、蒺藜1500g、僵蚕1300g、郁李仁1400g、全蝎500g、天麻1100g、蜈蚣500g、决明子 2100g、生地1600g、川芎2300g、地龙1800g、女贞子1100g、丹参2100g、知母1200g、甘草 IlOOg等各味药材,分别粉碎,备用; (2) 将所有药材加入初始药材13倍重量的纯化水,浸泡15小时,回流煎煮3小时,过 滤,再加入初始重量8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并保留滤渣,合并滤液,浓缩 至55°C相对密度为1. 23-1. 26的浓缩液备用; (3) 将步骤(2)的滤渣加11倍重量的浓度7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过 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并浓缩至55°C相对密度为1. 23-1. 26的浓缩液备用; (4) 将步骤(2)和(3)所得的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至55°C相对密度为1. 33-1. 38的中 药浸膏,备用; (5) 将步骤(4)的中药浸膏添加辅料,利用现代通用的中药制剂技术制成颗粒剂,规格 为:0. 84g生药/g颗粒剂。
[0043] 4优选配比3的值: (1) 按中药组方分别称取荆芥1500g、白芥子1600g、防风2200g、白芍2400g、香附 1400g、蒺藜1800g、僵蚕1000g、郁李仁1200g、全蝎700g、天麻1400g、蜈蚣700g、决明子 1700g、生地1600g、川芎2700g、地龙1800g、女贞子1300g、丹参1800g、知母1300g、甘草 1200g等各味药材,分别粉碎,备用; (2) 将所有药材加入初始药材13倍重量的纯化水,浸泡15小时,回流煎煮3小时,过 滤,再加入初始重量8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并保留滤渣,合并滤液,浓缩 至55°C相对密度为1. 23-1. 26的浓缩液备用; (3) 将步骤(2)的滤渣加11倍重量的浓度7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过 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并浓缩至55°C相对密度为1. 23-1. 26的浓缩液备用; (4) 将步骤(2)和(3)所得的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至55°C相对密度为1. 33-1. 38的中 药浸膏,备用; (5) 将步骤(4)的中药浸膏添加辅料,利用现代通用的中药制剂技术制成颗粒剂,规格 为:0. 84g生药/g颗粒剂。
[0044] 实施例2 本发明中药制剂的毒性试验 1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 SPF级KM小鼠,体重20±2g,雌雄各半,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0045] (2)药物与试剂 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的4种颗粒剂,加蒸馏水调制成所需浓度的溶液。
[0046] 2试验方法 (1)预实验 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制成最大浓度的溶液,浓度为〇. 76g/ml。给小鼠按每次最大给药 量0. 6ml/10g,每天给药3次,用10只小鼠(雌雄各半)做预试,经观察后,结果小鼠无一例 死亡,也未出现任何中毒现象。故此剂量为安全剂量,经计算可得,此剂量为成人日用量的 325. 7倍。根据以上的预试验,可知本药的毒性很小,由于急性毒性试验受到药物的浓度和 小鼠所能容纳的胃容积的限制,本试验难以求得LD 5tl。因此采用测定小鼠的最大耐受量来 测定药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
[0047] (2)方法与步骤 取SPF级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2组,分为给药组和空白组。灌胃前禁食不禁 水16h,1天内给药组灌胃给药3次,每次以药物最大浓度0. 76g/ml并按0. 6ml/10g的最大 给药量进行给药,相当于成人日用量(成人体重按60Kg算)的325. 7倍。空白组同样灌胃给 予相同剂量的蒸馏水。灌胃后观察7天,正常饮食,观察小鼠的死亡、中毒及外观、行为、分 泌物及排泄物的情况,并记录小鼠的体重变化。
[0048] 3观察指标 (1) 神经系统方面:行为及反应(包括不正常叫声、烦躁、不安等); (2) 运动(包括肌肉抽搐、僵硬、强迫运动等); (3) 瞳孔及分泌物(瞳孔有无缩小或放大、流泪等); (4) 呼吸及心血管:呼吸急促或过缓、鼻分泌、触心前区心率快慢等; (5) 胃肠方面:腹部胀气或收缩、大便坚硬或湿等; (6) 皮肤和毛:颜色、完整性、有否充血、发瘆等; (7) 心、肝、脾、肺、肾有无特殊改变; (8) 每天称体重和食量。
[0049] 4实验结果 给药后,连续观察7d,小鼠没有出现死亡情况。小鼠活动正常,一般状态良好,并未出现 明显的中毒现象。处死后解剖观察其心、肝、脾、肺、肾,均无特殊改变。我们记录了小鼠灌 胃前和灌胃后体重的变化情况,数据无统计学差异。由数据可知,给药组和空白组小鼠的体 重均有增长,可见此药对小鼠并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由实验可知,本发明中药制剂以最大浓 度0.76g/ml和最大给药量给药,小鼠未出现死亡和明显的中毒情况,此时,小鼠的日用剂 量136. 8g/kg,相当于临床成人日用剂量(成人日用剂量为0. 42g生药/kg) 396倍以上,故 本发明颗粒剂的临床用药安全性很高。
[0050] 实施例3 本发明中药制剂的药效学实验 1对0. 6%HAC致小鼠疼痛反应的镇痛作用: 取雄性健康小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本发明中药颗粒剂(实施例1优选配比2 的颗粒剂,规格为:〇.84g生药/g颗粒剂)高、中、低剂量组(16.8g生药/kg、8.4g生 药/kg、4. 2g生药/kg),分别为临床用药量的40倍、20倍、10倍;卡马西平组和空白 对照组;卡马西平组剂量为0. 02g/kg,均按0. 25ml/10g体重的体积灌胃给药,空白对 照组给等体积的水灌胃给药,连续3天,分别测定末次药后1小时腹腔注射0. 6%HAC, 0. lml/lOg鼠重,记录出现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和15分钟内的扭体次数,按公式计算疼痛 抑制率(%) = (空白组扭体均数-试药组扭体均数)
文档序号 :
【 9254384 】
技术研发人员:宫健
技术所有人:青岛蓝盛洋医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宫健
技术所有人:青岛蓝盛洋医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